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商品市场规模扩张 消费结构有所改善
——2018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市场消费篇
发布日期:2019-02-18  来源: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018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等各项政策,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有力促进了消费品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发展速度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传统业态和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总体呈现稳中趋优的发展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市场运行总体良好,增长速度小幅波动。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幅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继续保持苏南五市首位。从季度走势看,季度零售额累计增幅呈“V”字形走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速分别为9.8%、8.8%、8.3%和9.1%,总体呈现平稳运行、小幅波动的态势。

2、城乡结构持续优化,乡村市场活跃度增强。随着我市乡村振兴等政策逐步落地,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快于城镇0.4个百分点。全市各大商业企业销售渠道进一步向农村地区下沉,农村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带动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2018年,全市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8.1亿元,增长17.2%,增幅高于城镇市场8.7个百分点,优势较上年扩大0.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上年的6.9%提高到7.6%。

3、批发零售业增势放缓,住宿餐饮业持续回升。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57.3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2%,增速由上年的10.6%回落至8.2%。在外卖经济方兴未艾、“网红”餐厅一座难求、旅游休闲热度不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全市住宿餐饮业经营情况逐年回暖。2018年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5.9亿元,增速由2014年的增长5.6%提升至18.9%,高于零售总额增速9.8个百分点,对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18.6%,拉动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

4、新兴业态较快增长,传统零售继续回暖。2018年,我市商品消费领域业态融合日益深化,居民消费多元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全市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7.7%,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10.1个百分点。线上方面,以棉之初服饰、安科电子商务、简尚家居等为代表的无店铺零售业态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无店铺零售业态全年实现零售额增长14.3%,高于有店铺零售额增速7.8个百分点。线下方面,我市传统零售企业积极应用社交媒体宣传、外卖APP、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手段改善经营,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限额以上实体零售业态全年实现零售额增长6.5%,增速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1个和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食杂店和便利店实现零售额36.7亿元,增长27.1%,增速较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超市、百货店和家具建材商店实现零售额增速分别较上年提高0.7个、4.7个和6.2个百分点。

二、商品零售分类别主要特点

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商品类别零售普遍呈增长态势,有零售额的23个商品分类中16个实现正增长。从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类值看:

1、汽车类商品增速回落。2018年,全市入库车辆购置税增长2.9%,在经历了爆发式扩张阶段后,我市整车销售逐年趋缓,汽车市场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2018年年末全市私人汽车保有量为113.41万辆,处于较高水平。全市汽车类商品全年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312.3亿元,由上年的增长8.2%变为下降0.9%,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由上年的30.9%下降到29.9%,拉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0.3个百分点。

2、石油制品类商品引领增长。受国际原油宽幅上扬、国内油价连续上调、汽车保有量持续高位等因素影响,石油类零售额增长较快。2018年,全市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92.7亿元,增长13.2%,增速高于上年11.7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8.9%,拉动其增长1.1个百分点,拉动率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3、基本生活类商品稳中有增。2018年,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类商品增长较快,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吃的方面,粮油、食品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103亿元,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穿的方面,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71.3亿元,较上年增长10.9%;用的方面,日用品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39.2亿元,较上年增长12.4%。三类商品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20.5%,对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30.8%,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2.3个百分点。

4、消费升级类商品走势良好。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2018年全市通讯器材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9.8亿元,增长18.8%,较年初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7.7个和2.4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8.9亿元,增长15.5%;书报杂志、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剔除不可比因素)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6.9亿元,增长45.1%;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3.1亿元,增速由年初的下降33.1%提高到增长1.8%;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限额以上零售额较上年下降0.7%,降幅较年初和上半年收窄8.9个和3.1个百分点。

三、我市消费品市场面临的挑战

1、新消费模式发展缓慢。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消费的地域限制,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居民购买力被“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以及众多中小型电商吸引分流,对我市传统零售业形成强劲冲击。我市零售业仍以传统企业为主,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仍处于发展期,规模大、成长快、销售范围覆盖广的平台型电商企业不多。2018年年末,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的企业仅67家,未形成集群效应,对全市消费品市场拉动作用较弱。

2、消费结构有待优化。汽车类消费是近年来拉动我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占整个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的三成左右,其销量直接影响零售额的增幅高低。随着汽车消费增速放缓,我市消费品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当前汽车类“一家独大”的消费结构亟待优化,需要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从而推动消费品市场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居民消费由实物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型。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位居前三位的项目分别是: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9.9 %、交通通信支出增长7.8 %、医疗保健支出增长7.6%。

3、高端消费市场发展不充分。我市居民消费结构近年来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更高层次转变,然而全市范围内高端消费品牌少、选择空间小,不少市民选择出国旅行时购买或者海外代购中高端消费品,以及到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采购商品来满足消费的更高需求,导致中高端消费流出我市。

4、商贸企业负担较重。资金、成本、负债等诸多因素仍是困扰商贸企业经营的主要问题。2018年,全市797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年末应收账款68.8亿元,增长22.7%,较上半年和三季度末分别提高9.8个和13.5个百分点。资金回笼慢,应收账款增多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由于商贸企业流动资金有限,货款回收周期延长加重了企业负担,企业偿债能力有所减弱。2018年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0.9%,高于一季度末0.3个百分点。企业反映店面租金、用工成本、运费、培训费用、营销费用均不断增长,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四、促进全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建议

1、加快转型升级,改善消费结构。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我市应以此文件为导向,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应多层次、多渠道激发新消费热点,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和购买门槛,通过创造供给激活需求。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大力培育健康、休闲、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性消费;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品的升级换代。

2、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我市应进一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降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成本,化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让消费者更加“能消费”;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等领域,聚焦消费细分市场,加大特色产品研发和供给,开发新需求,形成消费新增长点。构建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让消费者更加“愿消费”;强化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健全消费者维权法律体系,提高消费者主体意识和维权能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更加“敢消费”。

3、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近年来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较大,“脱实向虚”愈演愈烈。我市应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各项改革,优化市场主体运营环境,破除制约微观实体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贯彻落实好各项针对性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各类非税负担,继续通过简政放权等措施大力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综上所述,影响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因素错综复杂,前瞻2019年消费市场,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将承受一定压力,但市场总体稳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仍将继续保持目前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