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坚持稳中求进。今年上半年,在大气管控、行业政策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工业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质量效益仍稳步提高。
1、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市42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高于苏州、镇江,居苏南第3位、全省第7位。
2、企业效益有所提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4%,呈效益增速快于产销增速态势。与产销增速有所放缓趋势相反,企业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利润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达5.7%,较上年同期及一季度分别提高0.3个和0.6个百分点,呈逐月上升态势;企业亏损面也由年初的25.1%下降至18.9%,规上工业企业整体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3、行业发展形势迥异。上半年,全市各支柱行业发展形势喜忧参半,电子、机械行业发展形势较好,产值增速均在15%以上,如工程机械行业得益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的较快发展,延续上年良好发展态势,产销效均保持30%以上增速,有力地支撑机械行业的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化工、纺织服装、光伏等行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发展受阻,上半年产值同比分别下降1.7%、1.2%和25.4%,其中6月份当月产值同比分别下降10.2%、25.1%和57%。
4、民营经济支撑有力。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销效全面领跑全市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8%、12.0%和21.2%,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个、1.1个和3.8个百分点,均高于三资企业2.9个百分点以上。民营企业产销效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在61%以上,产销占比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产销效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均在72%以上。
5、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815.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增幅列苏南第三。其中技改投入457.7亿元,同比增长9.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6.1%。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完成投资347.5亿元,同比增长15.5%。上半年,全市25个省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1.2元,其中,6个新开工项目中,开工率达50%,完成投资12亿元,19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79.2亿元。全市124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3亿元,58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110.4亿元。
6、工业出口稳步上升。全市工业企业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594.88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7个有出口业务的行业中,有21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有所上升。占出口交货值比重较大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出口形势较好,出口交货值增速均超过20%。
7、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一是十大产业链贡献增强。上半年,全市十大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5%、13.2%和17.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在四成左右,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44%,较去年同期均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1313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0.7%,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6.9%,拉动全市产值增长6.5个百分点。
8、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去产能”效果显现。上半年,全市冶金、建材等行业受“去产能”政策影响较大,产品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如生铁、粗钢、钢材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7%、1.5%和9.9%,水泥产量从上年同期增长26%以上大幅下滑至下降20%以上。去杠杆有序推进。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列统的33个工业行业中19个行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降成本卓有成效。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4元,较一季度下降0.4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1%,回归个位数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