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战略新机遇,不断扩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能级,坚持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快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全市服务业运行呈现总体稳中向好、结构更趋优化的发展态势。
一、全年服务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1、规模总量继续突破。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3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1%,高出全市GDP增速1.6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继2015年超第二产业后,2016年首次超过五成,达50.9%,占比位列全省第四,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着国民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作用。
2、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全市服务业在总量攀升的同时,内部结构更趋优化。信息传输、软件技术、商务服务和文化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以互联网、软件、商务和文娱为主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服务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41.9亿元,增长13.6%,占服务业比重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平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实现个位数增长,分别增长9.3%、6.8%和5.4%,三个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8.7%,较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3、税收增速明显回落。2016年,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313.8亿元,比上年下降4.7%,增幅较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土地增值税清算退税大幅增长以及融资地块土地契税入库较少等因素影响,房地产业税收收入下滑严重。2016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08.0亿元,下降16.0%,增幅较上年回落24.8个百分点,拉低服务业税收增幅6.2个百分点。二是随着“营改增”改革扎实推进,减税效应有所显现。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数据看,全市列统服务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13.1亿元,增长9.3%,完成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和应交增值税共计26.3亿元,下降0.1%,增幅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三项税金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2%,占比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4、投资结构趋向优化。2016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68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增幅较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速虽有所下降,但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剔除房地产开发,其他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234.8亿元,增长9.4%。服务业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常州轨道交通工程、常州中科院南方遗传资源研发中心、中兴能源云计算华东基地、百度大数据产业园以及常州文化广场等一批亿元以上大项目的实施推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的迅速兴起与成熟,我市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领域不断加大投入,2016年上述四个行业投资增速分别达到70.6%、57.0%、36.9%和25.7%。此外,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邮政业发展前景也被各界广泛看好,2016年行业投资增幅达172.1%。
5、融合发展成新动能。“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模式、新技术,对我市服务业行业的渗透效应日益加深,逐渐成为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一是“互联网+”助推旅游相关服务企业规模壮大,全市规模以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比上年增长65.6%,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增幅56.3个百分点;二是“互联网+”助推快递业较快发展,全市全年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4.5亿元,增长41.3%;三是“互联网+”助推电子商务平台快速成长,对信息服务业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增长23.0%。
二、主要行业发展特点
1、交通运输稳中趋缓。2016年,我市加快完善交通综合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枢纽地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9.3%。据交通部门数据资料显示,2016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3亿吨,货物周转量168.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4%和4.9%;完成客运量7204.5万人,客运周转量37.2亿人公里,分别下降4.9%和7.7%。全市完成全社会港口货物吞吐量9385.0万吨,增长4.5%,其中常州港货物吞吐量达4031.0万吨,增长11.4%。常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195.6万人,增长8.0%,货物吞吐量1.6万吨,下降10.9%。
2、金融市场基本平稳。2016年,我市着力优化金融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银行支持不断提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29家,年内新设常州钟楼长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市第5家村镇银行。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540.8亿元,比年初增长14.8%;贷款余额6043.2亿元,增长12.9%。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全市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总收入22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寿险169.4亿元,增长61.5%,财产险55.5亿元,增长7.4%。全年保险赔(结)款支出67.4亿元,增长22.3%,其中寿险33.2亿元,增长53.0%,财产险34.2亿元,增长2.3%。证券市场交易趋冷。全年证券交易总额19439.0亿元,下降39.6%。其中,A股交易额16684.0亿元,下降42.4%;B股交易额321.0亿元,增长817.7%;基金成交额334.4亿元,下降55.4%;债券成交额2099.6亿元,下降14.0%。
3、邮政快递总体向好。近年来,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快递业务蓬勃发展,我市邮政快递业总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2016年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实现邮政业务收入33.9亿元,增长30.5%。其中新型快递业务增长迅猛,全年实现快递业务量1.6亿件,增长40.4%,快递业务对全市邮政业务收入的贡献率达90.5%,拉动邮政业务收入增长27.6个百分点。而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继续收缩,全年包裹、函件、汇兑、杂志、报纸等传统业务量继续下降,分别下降37.9%、35.6%、28.3%、9.1%和3.3%。
4、商务服务活力迸发。2016年以来,全市商务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效益逐步提升,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持续增强。全市316家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9.4亿元,总量在30个重点服务业调查大类中名列第一,比上年增长22.8%,较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增幅高出13.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9.0%。全年实现税收(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和应交增值税)7.3亿元,增长17.8%,实现营业利润40.6亿元,增长57.9%。商务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提高我市制造业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5、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我市着力旅游供给侧改革,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产品品质,优化消费环境。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增幅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总量稳居全省第四;旅游接待总人数6004.2万人次,增长10.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5989.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20.0亿元,分别增长10.0%和14.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4.6万人次,增长14.9%,增幅全省领先。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处于苏南地区领先地位。
三、下阶段服务业发展政策建议
我市服务业正步入快速成长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产业集聚、集约、集中度不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不多,企业规模偏小,高端人才匮乏等短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产业,是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我市应结合当前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大力推动服务业产业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加速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全市服务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尚未形成集群发展的态势。全市纳入统计的127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仅7家,占调查总数的0.5%,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较少。我市要加快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与传统优势制造业关联的服务业,加快培育支撑服务业发展的企业集团和创新型企业,针对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发展前景较好的大型企业,突出发展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企业集群,加快金融商务区、互联网产业园、影视基地等特色集聚区建设,进一步促进全市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和业态创新。
2、加深行业开放程度,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截至2016年年末,我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和外商投资服务业企业仅40家,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3.1%,服务业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应致力打造项目、资金、服务三大公共平台,通过项目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合作载体,通过资金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更好融资环境,通过服务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中介服务等各方面优质服务,优化服务业投资环境,主攻企业总部、功能性机构、研发部门等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项目的吸引与扶持,为我市服务业发展补短板、树优势。
3、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服务业从业队伍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取决于服务业领域从业人员队伍的竞争力。我市要围绕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创造条件,招引国内外熟悉现代服务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优秀人才,着重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紧缺型人才和创业团队。建立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企业再培训中心建设,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我市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培养多层次、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全市服务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注:文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为剔除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业、金融业的服务业法人单位。
撰稿人:施俊飞
核稿人:陈邦辉
签发人:杨 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