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执行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推进商品流通领域建设,城乡居民商品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延续了中高速增长的态势,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格局。
一、市场运行特点
1、消费总量稳步增长,限上消费拉动增强。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6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5%,高出苏南平均0.3个百分点,位居苏南五市第二,较第一位镇江市低0.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9.6亿元,增长11.2%,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0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拉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2、城镇居民消费给力,地域消费更趋均衡。1-6月,城镇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4.1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1%,增长11.1%,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个百分点。新区划调整以来,常州一市五区社会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更趋均衡。1-6月,武进区和天宁区分别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7.0亿元、230.0亿元,增长8.2%、11.6%;钟楼区实现168.3亿元,增长9.1%;新北区和溧阳市均完成140.5亿元,增长11.5%和10.1%;金坛区完成130.3亿元,增长14.8%。
3、批零业占主导地位,住餐业增速有提升。1-6月,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8.9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8%,增长10.2%,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9.2%,较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消费主导地位持续增强。上半年,我市住宿和餐饮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1-6月,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7.7亿元,增长14.3%,增速高出全市平均、一季度3.8、1.7个百分点。
4、刚需类商品增长平稳,住行类消费增速提高。1-6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实现吃穿用类零售额99.8亿元,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2%,增长5.7%,较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智能家居家装、绿色家电、环保建材、新能源汽车等体现生活品质的产品备受青睐,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1-6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单位实现家电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共84.2亿元,增长16.0%,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了2.4个百分点;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189.5亿元、47.7亿元,增长13.1%、4.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了2.6、6.5个百分点。
5、文化类商品增长较快,通讯器材类下降明显。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上半年实现书报杂志和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29.2亿元,增长16.4%,高于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2个百分点。其中,书报杂志类实现零售额5.0亿元,增长7.8%,增幅较一季度提升了2.6个百分点。受电商平台更多选择、更优价格的冲击,我市通讯器材类零售实体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1-6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实现通讯器材类零售额3.7亿元,下降14.1%。
二、趋势预测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求,增强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居民消费新需求不断得到满足,预计下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
我市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存在一定的优势,一是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市零售、餐饮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利用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释放了新的消费活力。二是高品质商品成消费新热点。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追求高品质生活方式成为新常态,高品质商品正逐渐步入居民视野,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为我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三是“新消费”政策提供新动力。近期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创造了“新消费”,形成了新动力。如“二孩”政策实施后,儿童用品需求不断扩大,带动了我市儿童用品类商品消费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居民消费欲望,带动了相关行业消费市场发展。四是与旅游相关消费增长较快。近两年来,我市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旅游者的“食、住、行、购”带动了零售和餐饮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为我市消费品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业预期信心不足。二季度对全市2012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景气指数为99,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8,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调查企业对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合理预期认为乐观或一般的占83.7%,较对二季度预期低0.1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5元,较苏南平均20848元低1523元,增长8.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尤其网络消费中存在不诚信问题,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影响了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与周边城市相比较,我市消费品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全市列统批发和零售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份额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行业创新融合发展还不到位,商业网点建设与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为推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再上新台阶,建议:
一是深化商贸实体与电商融合发展。把握“互联网+”发展新契机,强化互联网对产业升级的引领、融合、创新驱动作用,重点培育我市“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商贸龙头企业。
二是全方位形成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将商业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鼓励以江南环球港、迪诺水镇为代表的、具有较强品牌号召力的商业综合体拓展发展空间,将文娱游憩、度假休闲与新型商业相结合,塑造独具特色的商业景观、商业形象和城市商业文化。
三是引导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目前我市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重要阶段,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我市应顺势而为,保障商贸流通领域对供求信息的正确传导,加强引导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侧的提档升级与全方位完善,提升商品质量和消费体验,满足本地各层次消费需求。
撰稿人:刘宁东
李晓鸿
核稿人:陈邦辉
签发人:杨 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