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公报 >> 内容
2015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6-03-03  来源: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开拓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优的态势。

    一、综合经济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516.2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10.5%。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5%,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新格局转变。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112221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8018美元。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6.3亿元,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373.7亿元,增长7.3%,税收占比达到80.1%。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含营改增)完成70.8亿元,增长6.4%;营业税完成113.8亿元,增长19.1%;企业所得税完成42.6亿元,增长1.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2亿元,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76.5亿元,增长12.2%;科学技术支出23.5亿元,增长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2亿元,增长8.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9.2亿元,增长22.4%。

    民营经济增幅放缓。2015年末,全市拥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6.3万户,注册资本4814.7亿元。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54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0%,增幅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2%,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二、农业与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5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71.8亿元,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147.2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1.9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38.8亿元,增长3.5%;渔业产值68.3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6亿元,增长10.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4.2万亩,粮食总产量108.3万吨,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3.2%、3.4%。水稻单产643.5公斤/亩、小麦单产356.3公斤/亩,水稻单产连续13年保持全省第一。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6.3万亩,累计建成134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2.7万亩,累计建成46.5万亩;新发展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6万亩,累计建成18.1万亩,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比重突破30%;2015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0%,分别较上年提高1个、3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全市9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618亿元,增长9.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幅趋缓。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1454.3亿元,比上年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产值8790.7亿元,增长4.9%;轻工业完成产值2663.6亿元,增长7.7%。七大行业中,化工、机械、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行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952.8亿元、4602.7亿元、976亿元、278.8亿元,分别增长14.9%、9.3%、7.2%、7%;电子、建材行业分别完成产值656.1亿元、376.4亿元,增长4.8%、0.3%;冶金行业完成产值1849.8亿元,下降9.5%。

    十大产业链贡献提升。2015年,全市十大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816.8亿元,增长8.9%,增速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52.6%。十大产业链中,太阳能光伏、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三大产业分别完成产值633.6亿元、656.2亿元、411.5亿元,分别增长25.6%、15.8%和13.1%。

    建筑行业发展平缓。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0.3%;施工面积10007.7万平方米,下降6.9 %;竣工面积3448.6万平方米,下降9.5%。建筑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8.5万元/人,比上年下降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99亿元,增长6.7%,其中工业投资1756.1亿元,增长6.5%,服务业投资1636.7亿元,增长7.1%。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94.6亿元,增长13.9%,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7.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技改投入1160.2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66.1%,较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2015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8亿元,同比下降25.5%。全年商品房开发面积3948.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5%,其中新开工面积637.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稳定。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0.5亿元,增长10.3%,增幅与全省平均增幅持平,与上年相比下降2.8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40.1亿元,增长9.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85.7亿元,增长10.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9.9亿元,增长14.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4.8亿元,增长4%。按单位经营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61.1亿元,增长10.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9.4亿元,增长5.7%。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难中求进。2015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319.2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全年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良好,其中对印度、东盟、中东分别出口8.7亿元、27.3亿元、10.7亿元,增长27.6%、12.3%、5%。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7.4亿元,增长9.7%;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4.1%,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服务贸易进出口额80亿元,增长5.1%;一般贸易出口979亿元,增长0.5%。

    外资项目有所突破。全年全市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4.9亿美元,新增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总投资超10亿美元的瑞声射频模组项目成功签约,波士顿锂电池、联合光伏、顺风光电科技等3个项目总投资超5亿美元。全年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增资项目2个,数量创近年新高。

    对外合作不断加强。全年新备案境外投资项目6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55亿美元,同比增长61.7%,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项目12个,中方协议投资额3.6亿美元,占比达到47.8%。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3.8亿美元,增长21.5%;服务外包执行额3.2亿美元,增长17.7%。

    开发区建设提档升级。全市开发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9.7亿元,完成工业投入1323.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97.4亿元,全年实际到账外资22.5亿美元,新批协议注册外资23.6亿美元。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和武进经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中以、中德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对外交流不断深化。全年接待外宾197批、1025人次,接待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28批、161人次,外国友好城市团组38批、215人次,外国来访记者4批、8人次。2015年新缔结友城两个,分别是智利拉塞雷纳市和巴西库里蒂巴市。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6公里。全年营业性客运量8293.4万人,比上年下降0.8%,货运量1.3亿吨,比上年增长2.8%。公路客运量6577万人,比上年下降2.8%,公路旅客周转量40.7亿人公里,下降2.9%;公路货运量1.1亿吨,增长3.4%,公路货物周转量116.4亿吨公里,增长4.7%。全年铁路客运量1369.2万人,增长11%。全年民用航空旅客吞吐量181.1万人次,货物邮吞吐量1.8万吨。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984万吨,其中常州长江港货物吞吐量3619万吨。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96.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82.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3.1%。

    邮政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1.6%。邮政业全年发送特快专递1.2亿件,增长46.9%。全市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增长40%。全年通信业务收入52.7亿元,比上年下降2.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3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3.9万户,其中3G用户132.2万户,4G用户260.4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99.8万户,增长25.3%,其中宽带网用户199.5万户,增长26.7%。

    旅游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1.21亿美元,增长18.8%;旅游接待总人数545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443.0万人次,增长9.1%,入境过夜旅游者1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截至年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景区33家,其中5A级旅游区2家,4A级旅游区9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5家,江苏省工业旅游点3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6家;旅行社140家,1家旅行社进入全省旅行社20强;星级酒店5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8家,四星级酒店21家。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和升级,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坛长荡湖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春秋淹城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通过国家级评审,华夏宝盛园、江南环球港等新景区建成开放。2015年,常州成为大陆游客赴台湾自由行城市,常州机场新开通了多条境外航线。

    八、金融业

    金融信贷平稳运行。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438.7亿元,比年初新增512.3亿元,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3193.8亿元,增长4.7%。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354.6亿元,比年初新增564.8亿元,增长11.8%,住户贷款余额1233.8亿元,增长15.2%。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成功组建运营江南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保险业稳步发展。截至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共67家,其中产险公司28家,寿险公司39家。全年保费总收入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寿险104.9亿元,增长17.0%,财产险51.7亿元,增长13.2%。全年保险赔(结)款支出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寿险21.7亿元,下降6.5%,财产险33.4亿元,增长29.5%。

    证券市场趋于活跃。截至年底,全市证券营业部总数达40个,资金账户总数96万户,持有A股市值1246.5亿元。证券市场全年各类证券交易总额32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A股交易额28946.8亿元,增长275.9%;B股交易额35亿元,增长408.4%;基金成交额749.4亿元,增长132.0%;债券成交额2441.1亿元,增长39.6%。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8家,其中境内24家、境外14家,累计募集资金409亿元。年内新增上市企业两家,分别是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募集资金7.1亿元。

    九、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专利申请38559件,其中发明专利13211件;专利授权2158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6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78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0家,累计112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97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4%。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30项,争取经费超过5.3亿元。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116项。2014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1%。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3家,累计建成“两站三中心”1159个,其中省级以上602家。新增孵化器、加速器16家,累计108家;新增孵化、加速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累计达800多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江苏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及4家省产业研究院预备研究所建设,其中2家正式挂牌;完成20家市级重大公共研发机构的建设和提升。

    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核两区多园”的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建设步伐加快;“常州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成效明显;科教城省科技服务示范区特色鲜明;武进高新区及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被列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91所,在校学生79.32万人,教职工5.7万人。大力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全市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08个,完成投资16亿元。2014年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得分为87.4,位居全省第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本二以上达线率达77.46%,职业学校对口单招本科录取率连续16年位居全省第一。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在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1个、二等奖120个,获奖数量、层次均居全省前列;五大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共335个,二等奖共547个,在全省保持高位。办学品质不断提升,16所高中的17个项目建成省级课程基地,建成职业教育集团10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37个,热点高中统招名额分配比例保持在70%,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吸纳比例达90.2%。职业教育全国领航,高标准完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全市江苏省品牌和特色专业增至45个,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博物馆24个;公共图书馆4个,全年总流通217.2万人次;自办广播节目7套,电视台节目7套,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分别达117.6万户、116.6万户。不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程顺利推进,恽代英纪念馆建成开放。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常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精品生产再获丰收,原创大型锡剧《夕照青果巷》成功亮相第二届江苏省艺术展演月,获“省文华优秀剧目奖”,被列为全省重点剧目明年晋京演出,《龙城谍恋》、《幸福的红萝卜》、《千古词帝》、《帝国的最后一夜》等作品成绩突出。文化惠民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组织全市10多家民办博物馆、100多个社会文化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全心参与,惠及市民再超百万。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中华龙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入选文化部2015年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区”称号。环太湖艺术城、东方盐湖城、华夏宝盛园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推进。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3%。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96个,拥有总床位24263张,卫生技术人员2.9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009人、注册护士12531人,全市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55人。深入推进综合医改,11家城市公立医院和7家县级公立医院同步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构建分级诊疗制度,8所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380张床位的21个特色专科;大力发展社会资本办医,全年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72家,床位1200张。稳步夯实基层基础,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100%,人均筹资标准达到603元,住院实际补偿比达56.03%;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基层医疗机构11家。规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达50元,服务内容扩大到12类45项;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达72.2%,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0.7%。大力提升优质医疗,推进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市三院公卫临床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配合行政区划调整,增设3个急救分站。不断创优计生服务,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受理城镇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2114对。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2340个,其中体育场26个,体育馆29个。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常州市和辖市区全部创建成为“第一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有序推进各级各类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年内开工建设1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完成4个乡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建成32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为自然村(居民小区)新建和更新637个健身路径,免费开展国民体质测试超3万人次。实施“提升农民体育工程”,乡镇农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逐步推进。全年共成功举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武进赛段)、第七届U21青年女曲亚洲杯赛、中塞国际男篮对抗赛等5项次国际性比赛,以及26项次全国比赛(含体育协会赛事)、14项次省级比赛。2015年,常州市共有13名运动员获得国际性比赛前三名,63名运动员获得全国性比赛前三名;其中,2015年8月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上,常州籍运动员史婧琳、沈铎和队友夺得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金牌,全市世界冠军总人数达到20人。全年共组织中小学生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棋类、射击、举重等20项47次中小学生体育比赛。

    十一、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逐步扩大。截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0.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1%,其中城镇人口329.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0%。全市户籍总人口370.9万人,增长0.6%。其中,男性183.6万人,增长0.4%;女性187.3万人,增长0.8%。户籍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

    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扶持创业12979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11362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4%以内。成功组织“第二届常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征集创业项目330个。在全省首推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大力促进残疾人从业创业,全年新增残疾人就业853人。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3.8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824人,位居全省第一。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79元,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10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12元,增长8.8%,城乡收入比为1.95:1。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34元,增长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58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64元,增长9.1%。201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1.7%,分别较上年下降0.3个、0.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中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4.4%,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烟酒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七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4.0、103.1、102.4、101.4、101.2、101.1、100.9。

    住房保障工作有序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保障房19065套,基本建成15847套。全年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家庭953户,其中实物配租家庭710户,租金补贴家庭243户。2014年全市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86.8%,居全省第一。

    社会保障提质增效。截至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3.8万人,比上年增长2.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8.1万人,增长5.5%;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8.7万人,增长3.3%。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8%。连续第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幅超过10%。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提升。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大幅提高,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城乡低保标准为670元/月,金坛区、溧阳市城乡低保标准均为590元/月,武进区城乡低保标准为620元/月。2015年全市23351户、39734人纳入低保范围,其中城镇低保对象7906户、13123人,农村低保对象15445户,2661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77亿元。全年医疗直接救助152977人次、医疗直接救助金额5907.5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08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1968张,收养人数12274人。全年发行福利彩票11.02亿元。2015年,全市各级慈善会募集到账资金1.18亿元,发放(支出)各类救助金8646万元,惠及困难对象16万人次。

    十二、城乡建设和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持续推进。常溧高速、延政西路西延、金武路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劳动西路(五星路~龙江路)、三堡街(长江路~五星路)、福阳路(青洋路~北塘河西路)和飞龙西路等新建和大修工程建成通车,永宁北路(新一路~横塘河西路)、新堂北路(新一路~龙汇路)、新一路和龙汇路(竹林北路~新堂北路)等新建工程基本具备通车条件。

    公共交通服务不断完善。截至年底,全市公交线路306条,公交营运车辆3135辆,营运出租汽车3680辆。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28.9%,镇村公交开通率100%。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4.4亿千瓦时,增长6%。全年实现城市供水2.5亿立方米,供气3.9亿立方米,安装照明设施8307套、9338盏,污水处理总量1.72亿立方米。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30万立方米/日德胜河应急取水工程,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工程西石桥水厂项目、魏村水厂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改造、新建城市管道68.2公里,市区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提升工程基本完成。

    十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绿城建设不断深化。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9782.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478.7公顷。市区人均公园绿地13.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1%。建成环高架及延伸段、丽华路、光华路、大明路生态绿道、横塘河湿地公园和白荡河绿地。扎实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示范工作,完成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检查验收,推进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2015年常州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270项,水环境整治项目356项。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8天,比上年增加22天,优良率70.7%。市区PM2.5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1%。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74.3%。

    注: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2、公报中数据均为快报数,实际引用请以统计年鉴为准。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