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的情况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层次,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569家,累计完成产值413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3.2%,实现利税377.5亿元、利润23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和20.2%,呈现出效益增长快于产销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分地区看,受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影响,各地高新产业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其中,高新产业总量最大的是武进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739家,占全市高新产业企业数的近一半,2013年累计完成产值1607.1亿元,占全市高新产值总量的近四成;高新产业占比最高的是钟楼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24家,2013年累计完成产值451.7亿元,占该地区规上产值总量的54.7%;高新产业发展最快的是溧阳,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30家,2013年累计完成产值556.4亿元,同比增长41.9%。
2013年各辖市区高新产业完成情况表
|
企业数 |
产值 (亿元) |
增长
(%) |
占规上工业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合计 |
1569 |
4138.0 |
13.1 |
41.1 |
天宁区 |
54 |
136.8 |
8.3 |
17.8 |
钟楼区 |
124 |
451.7 |
8.1 |
54.7 |
戚墅堰区 |
48 |
146.8 |
11.4 |
48.4 |
新北区 |
339 |
956.9 |
9.5 |
47.2 |
武进区 |
739 |
1607.1 |
11.1 |
40.7 |
金坛市 |
135 |
282.4 |
4.3 |
44.4 |
溧阳市 |
130 |
556.4 |
41.9 |
35.7 |
分产业看,智能装备制造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共有企业758家,2013年共完成产值2095.4亿元,超全市高新产值总量的五成,仪器仪表制造业有36家企业,2013年完成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43.5%,增速在高新技术产业八大产业分类中居首位。
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类完成情况表
|
企业数 |
产值 (亿元) |
增长 (%) |
占规上产值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 |
1569 |
4138.0 |
13.1 |
41.1 |
航空航天制造业 |
7 |
5.9 |
13.3 |
0.1 |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
8 |
10.5 |
10.5 |
0.1 |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
224 |
499.5 |
16.0 |
5.0 |
医药制造业 |
112 |
171.4 |
7.8 |
1.7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36 |
42.4 |
43.5 |
0.4 |
智能装备制造业 |
758 |
2095.4 |
14.7 |
20.8 |
新材料制造业 |
373 |
1111.7 |
7.8 |
11.0 |
新能源制造业 |
51 |
201.2 |
20.1 |
2.0 |
分规模看,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中,亿元以上企业572家,10亿元以上企业83家,百亿元以上企业4家,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29家、13家和2家。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亮点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省科技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1.1%,比2012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在省内13个城市中列第4位,比2013年一季度提升3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列全省第5位,排位与上年持平,比位列第4位的南通市低516.5亿元,比位列第6位的徐州市高出539.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8%,高于规上工业产值比重0.4个百分点。
2、贡献份额稳步上升。2013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低开稳走态势,高新产业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较其他产业而言,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对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3年,我市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2%,较2013年一季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
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由于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工作形势十分严峻。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市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节能减排矛盾。据统计,2013年,我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617.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7%,其中,高新产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4.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以占不足10%的能源消耗支撑了超过40%的产出份额;全市规上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16吨标准煤,而高新技术产业万元产值能耗仅0.037吨标准煤,这就意味着,每一万元产值产出,高新技术企业比全市规上企业平均要少消耗能源0.123吨标准煤。
4、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市加大力度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企业研发机构,提高和保障企业高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据统计,到2013年年底,我市九成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有各种形式的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有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认定和孵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据统计,2013年,我市共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1308项,最终被省认定通过750项,在全省排第5位。其中,有93项产品年产值超亿元。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
1、发展不平衡。十二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从2010年的32.1%上升到2013年的41.1%,三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但在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也逐渐显露。分地区看,由于产业布局、发展阶段不同,各辖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低不一,有的地区高新技术产值占比已近六成,而有的地区高新技术产值占比不足二成,相差近40个百分点;有的地区2013年高新技术产值增幅超40%,有的地区高新技术产值却是个位数增长;分产业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智能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这两大产业的企业数和产值分别占高新技术产业的72.1%和77.5%,而其他领域产业规模还偏小,产业影响力还不够。
2、盈利能力不强。2013年,在规上工业效益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的形势下,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未能体现出应有的高收益。2013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9.1%,仅高出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利税总额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另一方面,从两项资金(应收账款净额、产成品库存)和三项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情况看,高新技术产业总量都占了全市的一半以上,同比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两项资金占全市总量的53.7%,同比增长10.3%,三项费用支出占全市总量的51.4%,同比增长8.9%,增速分别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个和1.1个百分点。
3、投资力度减弱。由于经济下行风险不减,企业家信心有所不足,投资意愿较弱,全市工业投资增速远低于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回落幅度更为明显。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共完成投资610.5亿元,增长2.5%,增速低于全市工业投资14.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8%,低于上年1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也由2012年的40.5%下降为39.6%。
撰稿人:詹 威
核稿人:陈邦辉
签发人:杨 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