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日期:2013-10-11  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  字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体育锻炼以其有益身心的功效,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纲要》颁布以来,更极大地加快了全民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愈加显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科学谋划体育事业发展,让更多的人走进体育健身的队伍,养成长期健身的良好习惯,也是当前常州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本文运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着重对常州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为改善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环境、促进居民健身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一、常州全民体育锻炼的总体环境

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常州始终注重坚持对居民体育锻炼事业的发展和引导,体育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促进体育锻炼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近年来,常州始终坚持把全民体育健身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不仅连续多年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而且在制度和规划上也有一整套的周密部署。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将群众体育工作纳入《富裕常州建设指标体系》,并连续三年把体育惠民工程列入全市重点工程。

2、体育锻炼场馆设施建设更加配套。特别是十七届省运会在常州举办以来,全市体育场馆建设发展迅速,市级及区县级体育中心建设初步成形。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融资等多种途径,建成了包括容纳4万人的体育场、6200人的体育馆、2300人的跳水游泳在内的市奥体中心,建成了运动学校重竞技馆、综合训练馆、生活服务大楼,少体校综合训练馆等体育设施。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截止2012年底,市级及区县级体育设施总投入超过20多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5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衔接配套的体育场馆设施体系,基本保证了训练竞赛要求和广大群众的运动健身需求。

3、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得以蓬勃发展。常州市体育健身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据了解,常州目前已有各级体育社团21个,全民健身点1423个;群体工作专兼职人员队伍进一步扩大,截止2011年底,常州市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2名,位居全省前列。

二、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

调查中,我们采用PPS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为20岁至80岁的成年无残疾常驻人口,采取按年龄段分组(其中成年甲组20—39岁、成年乙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0岁),随机等距分别抽取三个年龄段的调查对象。全市共入户访问调查对象2640人,这其中,在过去一年中,回答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为2071人,占78.4%,没有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为569人,占21.6%

1、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结构特征。在被调查的2071位体育锻炼人口中,男性1043人,占50.4%;女性1028人,占49.6%。从年龄分组看,60岁及以上年龄组788人,占38.0%40—59岁年龄组699人,占33.8%20-39岁年龄组584人,占28.2%。从文化程度看,大学以上学历(含大专)的占25.7%;高中(含中专)26.0%;初中34.5%;小学及以下占13.8%

2、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与强度。调查结果显示,2071位体育锻炼人口中,从事体育锻炼能平均每周达到5次及以上的比例最高,占到48.3%;平均每周3-4次的占16.4%;平均每周1-2次的为18.6%;平均每月1次以上,但每周不足1次的有8.6%;平均每月不足1次占8.0%。从每次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看,比例最高的是30-60分钟,占44.0%;其次是60分钟及以上,占34.7%;每次不足30分钟占到21.3%。从体育锻炼时的身体感受看,感到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认为是锻炼的中等强度)的比例最高,为 59.0%;其次是呼吸、心跳与不锻炼时比,变化不大(较小强度),为24.8%;感到呼吸急促、心跳明显加快、出汗较多(较大强度)的比例较低,占到16.3%。如果以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中等以上)来衡量,2012年底,常州抽样调查的2071位体育锻炼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3.3%,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要求的32%高出1.3个百分点。

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频率、时间与强度

项目

内容

人数(人)

比例(%

每周锻炼的频度

3次以下

731

35.3

3-4

339

16.4

5次及以上

1001

48.3

每次锻炼的时间

小于30分钟

441

21.3

30-60分钟

912

44.0

60分钟及以上

718

34.7

每次锻炼的强度

较大

513

24.8

中等

1221

59.0

较小

337

16.3

3、进行体育锻炼所选择的方式。调查表明,常州城镇居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受访者中,只采取1种方式锻炼者占43.5%,采取2种方式者占27.9%,采取3种及3种以上方式者占28.6%。主要采取的体育锻炼方式是健步走、跑步、健身器材、羽毛球或乒乓球、骑车和舞蹈运动,其选择者比例分别为82.7%、22.2%、14.8%13.6%、13.4%和10.7%。但无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锻炼方式均以采取健步走方式所占比例最高。从不同人群选择锻炼的方式比较看,女性选择健步走和舞蹈锻炼的比例明显比男性高,而选择跑步和球类运动的比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中老年人多是选择健步走、体育健身舞、器械健身等舒缓型运动,而青年人则大多选择跑步、骑车、足篮排大球类和乒乓等小球类激烈型运动。

常州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项目选择

序号

项目

性别(%)

年龄(%)

男性

女性

60-80

40-59

20-39

1

走(健步等各种走)

77.7

87.8

90.1

85.6

69.0

2

跑步

25.1

19.2

13.5

20.9

36.3

3

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

10.0

1.6

1.0

2.9

15.8

4

骑车

14.7

12.2

9.5

13.0

19.5

5

乒、羽、网球、柔力、毽球类运动

14.7

12.5

4.4

14.7

24.8

6

游泳

5.3

4.3

1.6

3.4

10.8

7

保龄球、地掷球、门球

0.8

0.5

0.4

0.7

0.7

8

体操

2.1

4.8

5.5

2.6

1.9

9

健身路径(小区、广场的免费健身设施)

14.5

15.1

17.7

14.9

10.8

10

舞蹈

4.9

16.6

12.2

12.9

6.5

11

武术

2.1

2.1

4.4

0.6

0.9

12

格斗类

0.5

0.1

0.4

0.0

0.5

13

力量练习(徒手、器械)

5.4

1.2

2.1

2.6

5.8

14

气功

1.6

1.0

1.4

1.1

1.4

15

登山

1.6

1.5

1.4

2.1

1.0

16

跳绳、踢毽

1.8

4.2

0.3

3.0

6.7

17

冰雪活动、轮滑、旱冰等

0.1

0.0

0.1

0.0

0.0

18

其他

1.8

1.3

3.6

0.1

1.5

 

4、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从场所选择看,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场所是多途径的。这当中,33.1%的选择只在1个场所锻炼身体,选择在2个场所锻炼者占26.8%,在3个及以上场所锻炼者占40.1%。主要选择的场所按重要程度排依次为公园、住宅小区空地、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广场(场院)、公路(街道)边、公共体育场馆、自家庭院或室内和健身会所,选择比例分别为41.8%38.0%32.4%29.1%19.6%19.3%15.3%8.0%。不同特征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不同。从性别看,女性选择在公园、住宅小区空地、自家庭院或室内、广场场院锻炼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而男性选择在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和健身会所锻炼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分年龄看,选择公园、住宅小区空地、广场(场院)锻炼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年龄越小越偏向于选择在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和健身会所锻炼的比例就越高。

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活动地点选择

单位:%

序号

活动地点

比例

性别

年龄

男性

女性

60岁及以上

40-59

20-39

1

公园

41.8

40.5

43.2

46.1

39.9

38.4

2

住宅小区空地

38.0

34.2

41.7

42.6

35.8

34.3

3

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

32.4

33.8

31.0

28.3

30.5

40.4

4

广场、场院

29.1

26.7

31.6

33.8

27.9

24.3

5

公路、街道边

19.6

20.7

18.4

21.1

20.7

16.1

6

公共体育场馆

19.3

21.2

17.3

10.3

17.3

33.7

7

自家庭院或室内

15.3

14.7

16.0

13.8

18.2

13.9

8

健身会所

8.0

8.9

7.0

2.9

6.6

19.9

5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多数常州居民认为体育锻炼是愉悦放松心身的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示,83.9%的受访者认为锻炼是很好的娱乐活动86.0%认为锻炼可以让人感到心情舒畅81.6%的认为锻炼可以舒缓焦虑、烦躁情绪79.2%的认为可以在锻炼中感到放松57.8%的认为锻炼可以使人得到宣泄。调查中,受访者喜欢每天进行锻炼的占到49.5%,能有时进行锻炼的占34.0%;赞成适度把时间和金钱用在体育锻炼上的分别占76.3%61.0%

三、影响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者参加锻炼的主要障碍按其填答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惰性、工作忙、家务重、缺乏场地设施、没兴趣、身体弱、缺乏组织、缺乏锻炼知识或指导,选择比例分别为46.3%46.1%34.3%18.1%15.3%14.8%11.8%11.5%。从中不难看出,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原因,除自身原因外,场地缺乏、组织缺乏和锻炼知识或指导缺乏外等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健身的重要因素。

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可选3项,并按重要性排序)

单位:%

内容

所占比重

内容

所占比重

惰性

28.4

没兴趣

5.6

工作忙,缺少时间

25.7

缺乏组织

7.9

家务忙,缺少时间

21.9

没必要

4.0

缺乏场地设施

12.4

体力工作多,不必参加

3.7

身体弱,不宜参加

8.5

怕受伤

2.3

其他

8.4

经济条件限制

2.5

缺乏锻炼知识或指导

7.1

怕受嘲笑

0.5

结合上表数据和调查中受访者对其他相关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影响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有待提高。虽然多数常州居民认为体育锻炼是愉悦放松心身、增强意志、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很好的健体、娱乐活动,也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赞成适度把时间和金钱用在体育锻炼上。但也有21.1%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不需要,27.2%的认为锻炼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浪费时间,33.4%的认为锻炼在生活中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说明部分人对体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全民健身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有待养成。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能有意识的主动加强体育锻炼,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锻炼还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受访者中,表示能坚持完成或有时能完成锻炼计划的分别占到25.7%48.8%20.0%的表示不能完成计划;64.4%的人会因身体疲劳难以坚持锻炼;53.4%的可能因为会生活中遇到困难而中断锻炼;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会因天气因素而不再坚持锻炼;表示喜欢每天进行锻炼不足五成;对自己坚持锻炼感到很满意和满意的只占到60.7%。说明相当部分锻炼者并没有形成良好、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

3、体育锻炼的组织指导有待加强。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回答参加过体育锻炼的占到78.4%21.6%的没有参加过体育锻炼。在回答参加过体育锻炼的受访者中,能每天坚持活动的人占到48.3%。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在平时偶尔锻炼一下,随意性较大;部分居民虽然在锻炼,但对身体的刺激量很小,达不到健身效果。对于是否知道怎样锻炼,调查中回答绝对知道的只有3.0%,回答知道一些的比例最高(68.5%),13.0%15.5%的人回答不知道说不清。这从不同层面上反映许多锻炼者还不懂得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需要相应的专门指导

4体育锻炼场所有待扩充。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的增多,热爱运动的常州市民也越来越多。但由于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及现有的场地、设施开放程度不高及收费过高等原因,我市更多的城镇居民主要还是在城市公园、社区空地、街头巷尾、江河湖畔、公路马路等其他公共场所进行健身活动,或到单位、社区、学校所拥有的免费体育场所去活动,只有少部分居民去公共体育场馆或健身会所场所进行健身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体育锻炼场所、设施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现有小区的体育配套设施不够齐全

四、促进常州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建议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秉承体育即民生的理念积极推进体育惠民工程,去年又把启动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列为全市民生幸福工程十件实事之一,出台了《常州市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群也越来越壮大,如何充分满足全民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需要,带动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推动我市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现结合常州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特点、状况和发展趋势,谈几点体会和想法。

1、提高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常州城镇居民获得体育锻炼知识的主要途径看,最多还是来源媒体,这一比例占调查总人数的52.3%;其次是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占32.9%;第三是学习教育(9.1%);第四是社会体育指导员(5.6%)。因此,我市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加强对全民体育健身计划健身目标的宣传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健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体育的氛围,形成有利于居民体育锻炼的良好环境,激励和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有效促进我市群众体育的发展,提高居民体育水平。

2、引导居民科学开展健身锻炼可以通过我市市、辖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居民小区(自然村)健身五级网络,进一步对居民体育锻炼的科学宣教和健身指导,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体质检测和评估,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科学健身效果,使更多的居民能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健身锻炼,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体育惠民的成果。

3、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确保“10分钟体育健身圈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我市在确定区级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健身点、行政村健身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及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等具体建设标准基础上,政府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鼓励和资助个人兴建健身点、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体育设施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到多方筹集资金,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

4、提高社会体育资源使用率。坚持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原则。针对当前城区街道、社区体育健身室内场馆建设比较薄弱的问题,积极拓宽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途径和办法。建议免费开放社区周边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进一步强化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意识,提高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体育场馆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各种体育设施建设,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便利条件,以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撰稿人:刘庆岩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冯吉红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