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既是反映市场经济冷热的“指示器”,也是配置市场经济资源的“调节器”,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十七大”以来(本文仅指2008至2011年,下同),常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市场物价总体平稳。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4年间累计上涨13.6%,年均上涨3.2%。
一、近四年常州CPI运行特点
(一)CPI月涨跌幅高低落差大。“十七大” 以来,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经历了2008年逐渐回落、2009年先降后升和2010年逐渐攀升、2011年先升后降四个阶段。从月同比涨跌幅来看,2008年2月(107.5)是峰点、2009年6月(98.1)是谷底,高低落差达9.4个百分点。
“十七大” 以来常州各月CPI走势图
2008年,常州CPI平均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升拉动总指数上升达67%以上。涨幅比预期控制目标4.8%高0.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涨幅0.2个百分点。影响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一是新涨价因素,新涨价因素占指数升幅的52%;二是消费品价格指数升幅快,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6.5%,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仅上涨2.0%;三是结构性价格变动特征明显,食品价格上升对总指数上升的拉动率达67%以上,其余各类价格处于温和上涨或下降。
2009年,常州CPI延续2008年底高位回落的运行态势,2-10月份,除3月份持平,其余月份均为负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了0.5%,与2008年上涨5.2%相比,落差达5.7个百分点,创近四年的最大降幅。
2010年,受食品和居住价格上升、上年翘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常州CPI总水平上涨3.4%,上升态势明显,超出3%的调控目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2011年,受食品、居住类价格上升及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0%。翘尾和新涨价因素的双重影响,助推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其中:翘尾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6个百分点,占CPI总升幅的52%;新涨价因素影响常州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4个百分点,占CPI总升幅的48%。
(二)价格指数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十七大” 以来,拉动常州CPI上涨的主要规格品类别,集中反映在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八大类价格指数呈“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类年均上涨8.1%,烟酒及用品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3.3%,居住类上涨3.2%,衣着类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6%,交通和通信下降1.5%。
2008-2011年常州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累计上涨(%) |
年均上涨(%)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5.2 |
99.5 |
103.4 |
105.0 |
13.6 |
3.2 |
食品 |
112.3 |
101.3 |
107.4 |
111.7 |
36.6 |
8.1 |
烟酒及用品 |
104.5 |
102.9 |
102.1 |
103.7 |
13.8 |
3.3 |
衣着 |
102.4 |
102.6 |
102.4 |
101.6 |
9.3 |
2.2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3.8 |
101.3 |
101.8 |
106.3 |
13.8 |
3.3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2.0 |
100.4 |
101.5 |
102.4 |
6.4 |
1.6 |
交通和通信 |
99.2 |
94.9 |
100.1 |
100.0 |
-5.8 |
-1.5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97.9 |
98.6 |
99.7 |
101.5 |
-2.2 |
-0.6 |
居住 |
106.5 |
97.9 |
104.1 |
104.4 |
13.3 |
3.2 |
(三)总体物价指数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七大” 以来,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上涨 14.7%,年均上涨3.5%,常州CPI累计上涨和年均上涨分别比全省低1.1和0.3个百分点,整体走势与全省保持基本一致,年均涨幅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列第7位。
二、影响常州CPI运行的主要因素
八大类指数对CPI累计指数的影响
分类名称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5.2 |
-0.5 |
3.4 |
5.0 |
食品 |
3.5 |
0.4 |
2.0 |
3.1 |
烟酒 |
0.2 |
0.1 |
0.1 |
0.1 |
衣着 |
0.2 |
0.2 |
0.2 |
0.1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0.2 |
0.1 |
0.1 |
0.3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0.2 |
0.0 |
0.1 |
0.2 |
交通和通信 |
-0.1 |
-0.6 |
0.0 |
0.0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3 |
-0.2 |
0.0 |
0.2 |
居住 |
1.4 |
-0.4 |
1.0 |
1.0 |
(一)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近四年来,食品价格年年上涨,四年累计上涨36.6%,年均上涨8.1%。其中,2008年和2011年食品类的涨幅最大,分别上升12.3%和11.7%,分别拉动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5和3.1个百分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如干鲜瓜果价格年均上涨17.1%,其中2010年涨幅最大,价格上涨了26.1%;粮食价格年均涨幅14.1%,其中2010年涨幅达19.8%;干豆类及豆制品价格年均上涨14.0%,其中2008年涨幅达60.4%;菜价格年均上涨10.6%,其中2009年涨幅达15.8%;水产品价格年均上涨10.6%,其中2010年涨幅达14.3%。
(二)居住价格刚性上涨幅度较大。“十七大” 以来,常州居住类价格累计上涨13.3%,年均上涨3.2%,是拉动近四年CPI上涨的第二大因素。其中CPI升幅较高的2008年,居住类价格上涨6.5%。住房租金价格的上升较大程度上拉动了居住类价格的走高,随着高校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对房屋租赁需求也不断攀升,价格逐年上涨。近四年来,常州住房租金价格累计上涨17.5%,其中私房房租累计上涨18.5%。个别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也值得关注,4年间,木材和砖价格分别累计上涨49.8%和46.8%。
(三)家庭设备及其他商品价格上涨不可小觑。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累计上涨13.8%,年均上涨3.3%。其中,床上用品累计上涨45%,年均上涨9.7%;家庭服务价格累计上涨13.8%,年均上涨3.3%,该两个中类对总指数拉动作用较大。烟酒类价格近四年累计上涨13.8%,年均上涨3.3%。其中,白酒累计上涨59.8%,年均上涨12.4%。受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影响,衣着类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四年累计上涨9.3%,年均上涨2.2%。
(四)交通通信及娱乐用品价格平抑物价显现。2008-2011年,交通和通信价格累计下跌5.8%,年均下跌1.5%。其中,2009年下跌幅度最大,达到5.1%,拉动总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近年来,汽车价格随着我国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升级、竞争加剧,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走势。轿车价格四年累计下跌22.8%,年均下跌6.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四年累计下跌2.2%,年均下跌0.6%。
三、常州CPI上涨成因分析
(一)经济增长因素。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是物价上涨的隐形基础。2008—2011年常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595亿元,4年平均增幅达18%。经济增长必将带动原材料和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为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价格提供了上涨的动力,从而带动相关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二)输入型价格上涨压力影响。从全球范围看,能源、食品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由于我国对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对外依存度较高,高企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过现货、期货等途径传导到国内市场,推动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此外,国际上一些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货币流动性宽松,在一定程度推动了物价上涨。
(三)自然灾害频发。近几年来,全球及国内部分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供应量的减少导致产品价格上升,由此带动食品产业加工成本上升,食品价格上涨,而食品产业的发展又会影响其他产业的商品价格间接上涨,一定程度推动了物价上涨。
(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房地产的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在我国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已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不仅带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产品价格的迅速上涨。
(五)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在逐年提高,2011年常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由2010年的960元/月调整为1140元/月,提高幅度为18.8%,在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以及劳动力供给缺口的影响下,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通过提高出厂价格来转嫁这部分成本,同时劳动力成本上涨也推高了部分服务项目价格。
四、常州CPI走势展望及对策建议
2012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对价格上涨的压力有所减轻,常州CPI走势温和,前9个月平均上涨2.7%。但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面临长期性上涨压力等,都会给维护价格总水平稳定增加一定难度,影响CPI上涨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各级政府稳物价依然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一)发挥好政府对价格的调控作用。各级政府要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要加大对成品油、水、电、燃气、交通等重要公共服务项目价格监测力度,把握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调整节奏和力度,将物价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还应考虑和解决调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二)密切跟踪监测价格运行情况。我国价格水平已经由负转正,且货币投放量迅速增加,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积累着通货膨胀的风险,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因此,应加强对重要消费品特别是食品供求状况和价格运行的监测,警惕由于气候异常或价格大幅波动等原因引起的食品供给不足,适时出台稳定物价政策。
(三)组织好农产品的生产供应。粮食价格的稳定不仅是市场价格稳定的基础,也是农业稳定的基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的整顿力度,查处哄抬农资价格的行为,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和电力设施的保护和维修,减轻涉农费用负担,稳定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四)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近年来频繁发生炒作农产品、越权定价、违规收费、价格欺诈、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行为,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同时,要加强对价格运行的监测,对价格领域存在的深层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准确把握和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风险。
(五)完善对低收入困难群体价格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尤其是在食品价格偏高的情况下,要加强对低收入和困难家庭的补贴救济工作,减少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困难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撰稿人:张 渊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冯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