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复杂局面和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千方百计稳增长,抢抓机遇促转型。进入下半年以来,各项政策措施的效力逐步聚集,经济运行逐渐显现积极变化,主要指标企稳迹象有所明朗,国民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但产业结构过重、微观效益低下、内生动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依旧比较突出,部分重要指标增幅出现波动,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是十分巩固,创新驱动的转型之路仍旧艰难曲折。
一、1-9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运行质量有所改善。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市上下继续加大稳增长工作力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893.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76.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1604.83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1212.24亿元,增长10.9%。与上半年相比,GDP增速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中一产持平,第二、第三产业分别比上半年提高了1.0个、0.6个百分点。在增长速度缓步企稳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改善,企业效益下滑势头有所减缓,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9月,全市完成公共财政收入262.77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税收收入211.8亿元,增长4.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1个百分点,税收占比达到80.6%,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2、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全市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一核八园”建设和“510”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截止9月末,全市企业研发机构数71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24家,增长21.1%,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24家,同比增加222家,增长44.2%;全市申请专利数24623件,同比增长71.8%,其中发明专利6270件,增长71.9%。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的引进以及创新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全市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1-9月,全市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27.9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0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7.2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81.58亿元,同比增长36.4%,高出全社会投资18.1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3 %。
3、农业生产形势良好,高效农业加快推进。1-9月,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36.1亿元,同比增长13.8 %,全市秋粮长势良好,粮食面积达137.76万亩,比上年减少2.55万亩,全市秋粮总产量达84.3万吨,增长0.8%。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培育壮大现代高效农业。今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2.05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25.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5%;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6万亩,设施农业累计面积达到38.9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17.2%。
4、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行业分化有所加剧。1-9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9.5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645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市七大重点行业中,化工行业总体情况比较好,产值增速保持在30%左右,电子和纺织服装增速加快,产值增长由年初的个位数提高到同比分别增长16%、16.7%;生物医药和建材行业稳步回升,产值增幅实现由负转正,生物医药增幅由年初的-1.5%,提高到9.9%,建材行业则由年初的-22.4%,提高到1.9%;机械和冶金行业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机械行业产值同比增长8%,比年初提2.0个百分点,冶金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0%,增幅比年初下降2.3个百分点。
5、服务经济逐步发力,新兴行业作用明显。1-9月,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212.24亿元,增长10.9%,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1.4和0.6个百分点;实现税收191.73亿元,同比增长11.9 %,增幅提高14.2和0.3个百分点。旅游经济全面向好,前9个月全市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30.8%;旅游总收入411.1亿元,增长30.7%;接待旅游总人数3099.9万人次、增长23.5%。房地产销售逐步回稳,销售形势由年初的下降42%,到上半年的下降3.2%,到7月实现累计正增长,稳步回升的趋势基本确立,1-9月份,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51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金融保险保持较快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增幅都在15%左右,金融业营业税同比增长45.4%,1-9月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4.5亿元,增长25.6%。
6、投资增长保持稳定,投入结构继续优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序推进,新开工项目数量显著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1-9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8.35亿元,同比增长18.3%。在建投资项目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投资主体结构都有显著改善,表现在:亿元以上项目增长较快,前9个月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51.92亿元,同比增长23.3%,高出全部投资5.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1454.89亿元,同比增长19.5%,高出全部投资1.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中,用于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的设备、工器具购置占比达到58.4%,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中,基建项目、房地产项目投资占比有所下降,产业性服务业投资占比由上年的28.5%提高到35.1%。
7、利用外资增势趋缓,出口形势未见好转。今年以来,殴债危机始终没有走出危机阴影,美国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外围经济环境依旧不乐观,各地的外资外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9月份,全市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3.66亿美元,增幅由年初的20%以上,下滑到上半年的16.4%,再到三季度的个位数增长7.1%,增幅呈逐步下滑之势。外贸出口严峻形势尚未得到明显缓解,前9个月全市进出口总额205.86亿美元,同比下降6.1%,其中出口总额142.6亿美元,同比下降3.7%。从主要出口地来看,对美出口由年初的恢复性增长态势逐步趋向平稳,上半年增幅一直维持在20%以上,1-9月逐步回落至同比增长11.2%;欧盟、日本市场未见明显起色,特别是对欧盟出口30.64亿元,同比下降27.0%,已经持续8个月降幅在20%以上。
8、金融信贷平稳运行,资金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以来,我市开展多场政银企对接活动,出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568.69亿元,比年初13.6%,贷款余额3804.23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全市前8个月新增贷款达到397.5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386亿元的水平,但9月当月新增贷款仅为0.3亿,表明实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趋于下降。年内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市场资金面不断宽松,贴现利率水平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前8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7%,增幅比最高的1-5月份下降了20个百分点,其中利息支出增幅下降了16.3个百分点。
9、物价水平保持平稳,民生改善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市物价总水平基本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稳回落,由年初的103.6逐月下调至1-9月份的102.7。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前9个月,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249元,同比增长14.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2%,增幅与GDP增长速度基本衔接。各项收入来源中,转移性收入和工薪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1%和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5258元,同比增长8.5%,其中交通与通讯支出、衣着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7%和11.6%。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4951元,同比增长12.6%。
10、能耗增幅有所回落,完成目标压力犹在。今年上半年,我市节能降耗工作连续两个季度被省节能办亮出红灯之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节能措施,科学把握稳增长和降能耗的关系,全市工业生产综合能耗增幅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耗1183.6万吨,同比增长7.3%,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和1-8月份回落3.9个、2.0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3%,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0%,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6.2%、0.1%,全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4.47%的目标任务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二、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复苏艰难曲折,转型道路任重道远。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家微调预调政策以及省市政府一系列加快发展、促进转型政策措施的实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逐步趋稳,部分行业、部分指标已经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复苏的过程曲折而复杂。进入三季度以后,财政收入、税务申报、工业用电等指标再次出现下行趋势,1-9月,全市财政收入增幅较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回落2.3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降幅扩大7.2个百分点;税务申报销售降幅有所扩大,由上半年的下降1.3%扩大为下降2.6%。全市工业用电量自6月份由负转正后,9月再次出现负增长,当月同比下降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继续呈现双双下跌的走势,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跌6%,比上个月扩大0.1个点;购进价格下跌6.5%,比上个月扩大0.9个百分点。
2、区域竞争压力增大,主要指标排位靠后。省内三大板块呈现苏北快、苏中稳、苏南好的特征,随着苏中苏北的崛起,城市间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我市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在全省排位相对靠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面临严峻的赶超局面。1-9月份,我市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基本处于下游水平,其中GDP增幅列全省第11位,分别低于徐州和南通2.0个、0.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列全省第11位,增幅低于全省平均4.5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徐州和南通9.6个、9.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列全省第10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列全省第11位,低于全省平均7.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列全省第1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无锡并列第12位。
3、周期行业面临困局,消化产能形势严峻。我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投资导向的特点,呈现“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投资类产品多、消费类产品少”的产业格局。今年以来,我市钢铁冶金、工程机械、光伏等行业景气持续下降,生产经营萎缩,这些周期性强、受宏观环境影响大的行业,在行业去产能、企业去库存没有全面完成之前,很难走出低谷,形成反转趋势。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钢铁企业产值同比增长7.6%,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工程机械、光伏行业产值同比仍为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4.4和19.6%,尚没有出现企稳迹象。进入四季度,随着各地投资项目的放开、房地产业的温和回升,以及国家对光伏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将对这些行业止跌企稳形成一定支撑,但能够实现持续的增长并形成良好的上升趋势,仍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
4、企业效益降幅收窄,扩大生产动力不足。下半年以来,随着部分重点行业生产的逐步恢复,我市工业利税、利润下降幅度逐步收窄,效益下滑出现趋缓迹象。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同比下降3.6%,比上半年减少18.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下降9.6 %,比上半年减少15.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和产成品库存增长速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减缓。但由于外部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内外需市场均处于疲弱状态,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短时期内难以消化,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信心有所下降,扩大生产的意愿不强。三季度,全市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回落,企业景气指数为119.6,较上季度回落9个百分点,跌至“相对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仅为105.0,较上季度回落12.2个百分点,跌至“微景气”区间。
三、全年经济走势展望
从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看,国家调控政策将继续维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稳增长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消费增长、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的各项措施正在加快出台和实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在陆续启动。全省“营改增”试点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这将对我市制造业的回升、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体经济的复苏形成一定的支撑。从我市经济运行情况看,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向好的迹象,资金等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实体经济运行逐步趋向平稳,但光伏、冶金、工程机械等行业走出低谷还需要一个过程,部分重点企业运行仍然比较困难,财政收入、GDP、节能降耗等重要指标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市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牢牢把握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机遇,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工作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抓项目,扩需求,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撰稿人:杨 薇
核稿人:恽东玉
签发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