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和徐州市虽然分属江苏南北阵营,但两市经济规模相近,呈现比较明显的竞争发展态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徐州市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地区生产总值(GDP)直逼常州,并于今年上半年以全省第一的增速实现赶超。为客观分析两市经济发展的态势和所处地位,本文收集了近五年来两市主要经济指标,通过比较分析寻找差距和不足,为探寻常州有效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一)人口与面积的比较
徐州辖两市三县六区,土地面积11259平方公里,相当于常州的2.6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10.3千公顷,相当于常州的4.9倍;2011年末户籍人口976.7万人,相当于常州的2.7倍。由于常州市属于人口流入地区,徐州市属于人口流出地区,两市常住人口的差距明显小于户籍人口,但徐州市常住人口依然比常州市多出392万人,相当于常州市的1.8倍。从参与经济活动的从业人口看,徐州市2011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达528.9万人,相当于常州市的1.9倍。
表一:两市的人口和区域比较
指 标 名 称
|
计量单位
|
常州市
|
徐州市
|
常州︰徐州
|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
平方公里
|
4372
|
11259
|
1︰2.6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
千公顷
|
226.21
|
1110.29
|
1︰4.9
|
年末户籍人口
|
万人
|
362.86
|
976.66
|
1︰2.7
|
年末常住人口
|
万人
|
464.97
|
857.26
|
1︰1.8
|
从业人员
|
万人
|
277.72
|
528.85
|
1︰1.9
|
(二)经济规模的比较
徐州市地广人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总量一直高于常州。改革开放以后,常州市凭籍苏南区位优势和超前发展意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GDP总量与徐州市的差距逐年缩小,并于2004年正式超过徐州,2007年,常州市经济总量的领先优势一度达到165.6亿元。但进入“十一五”中后期以来,我省以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重心逐步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并于2008年出台《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徐州市作为苏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步跃进。2011年,常州市、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581.0亿元、3551.7亿元,常州市领先优势缩小为29.3亿元;今年上半年,徐州市实现GDP 1960.7亿元,比常州市高出10.6亿元,经济总量时隔8年之后重新反超常州。
(三)经济结构的比较
产业结构方面: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常州市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占优,产业发展层次明显优于徐州市。2011年,常州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3.1:54.5:42.4,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较徐州低6.3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比徐州高出4.4个、1.9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两市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相同,常州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8.0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4个、6.6个百分点;徐州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3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了4.8个和0.5个百分点,常州市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幅度略高于徐州。
工业结构方面:两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结构差异较大。徐州市工业发展以资源优势性行业为主导,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煤盐化工、冶金和建材等六大行业,2011年,徐州六大重点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15.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98.6%,其中以徐工集团为主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以徐矿集团为主的能源产业、以维维集团和徐州卷烟厂为主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天裕能源为主的煤盐化工业均已经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常州市属于工业加工型城市,资源性行业比重明显偏小,工业经济结构中,冶金行业、机械行业、化工行业和电子行业属于支柱产业,近年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新材料、生物技术和制药,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五大产业,2011年,常州市五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20.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67.7%,达到千亿级规模的只有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
企业结构方面:徐州市排名前列的企业分别属于采矿业、烟草业以及饮料制造业等盈利能力强、增加值率高的行业,这些行业增加值率都很高,其中采矿业增加值率高达60%左右,这些大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从业人数,还是经济效益、社会贡献,都好于常州市,对徐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增加值率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常州市工业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工业经济总量排名前列的企业基本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以及新能源等“大进大出”的行业,虽然产值规模比较大,但创造的增加值并不高。以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为例,大多数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原材料价格在企业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赶过95%,加工费对应于原材料而言微乎其微,行业平均实际增加值率仅有1%左右,对地方经济总量的贡献相对有限。2011年,徐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6.2%,比常州市高出4.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徐州市高出381.6亿元,但工业增加值却比徐州低7.7亿元。
(四)运行质量的比较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数据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考虑到徐州市三次产业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而农业基本不产生税收,因此采用财政收入与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来作分析。2011年,徐州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9%,常州市为10.1%,比徐州高出0.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常州市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运行质量总体好上于徐州市,另一方面也说明常州市虽然地处苏南,在经济运行质量方面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从统计数据看,徐州市最近几年财政收入增幅大大快于我市,赶超势头十分明显,2007年-2011年,徐州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1.3%、25.4%、30.6%、35.2%、43.3%,分别比常州市高出8.3个、8.2个、14.0个、2.6个和20.7个百分点。2006年,徐州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相当于我市的59.7%,经过短短数年时间的追赶,到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改变为90.7%,提高了31个百分点。而同期徐州市GDP总量与常州市的比例则从2006年的91.0%提高到2011年的99.2%,提高了8.2个百分点。
表二、徐州和常州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表
|
|
|
|
|
|
单位:亿元
|
指 标
|
徐 州
|
常 州
|
徐州增速
|
2011年
|
2007-2011
|
2011年
|
2007-2011
|
高出常州
|
年均增长(%)
|
年均增长(%)
|
(百分点)
|
经济总量
|
地区生产总值
|
3551.7
|
19.4
|
3581.0
|
17.7
|
1.7
|
第一产业
|
334.5
|
12.0
|
111.8
|
11.1
|
0.9
|
第二产业
|
1777.0
|
18.6
|
1950.8
|
15.4
|
3.3
|
工 业
|
1509.8
|
18.5
|
1768.9
|
15.1
|
3.3
|
第三产业
|
1440.1
|
22.7
|
1518.4
|
21.9
|
0.8
|
相关指标
|
一般预算收入
|
318.4
|
35.0
|
350.9
|
24.2
|
10.8
|
固定资产投资
|
2201.0
|
23.9
|
2221.6
|
18.5
|
5.4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14.7
|
43.1
|
30.5
|
19.5
|
23.6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1744.1
|
25.3
|
3505.8
|
21.1
|
4.2
|
工业用电量
|
225.9
|
15.6
|
267.2
|
8.8
|
6.8
|
以上主要是基于两市经济指标的比较和分析。除此之外,地方经济发展与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定位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政策扶持角度看,徐州市作为江苏的老工业基地,被省委省政府赋予了拉动苏北经济崛起的重要使命,在产业发展项目、要素资源调节以及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因素为徐州市未来一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发展空间看,常州市工业化、城市化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发展潜力和空间相对比较有限,重大项目的引进以及产业的扩张受到土地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用工成本等多方面要素的限制,经济总量很难实现飞跃式的发展。而徐州市地广人众,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职工工资和消费水平较低,充足的土地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相对低廉的用工成本,为徐州市未来强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面对“标兵渐行渐远、追兵逐个赶超”的严峻压力,我市必须痛下决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坚强有力的措施,创新突破,以质保量,推动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撰稿人:顾海峰
核稿人:杨 薇
签发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