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形势,按照“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工作导向,着力推进调整结构转方式、体制创新保发展、破解难题惠民生等各项中心任务。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明显、节能降耗形势严峻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季度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平稳增长,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4.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3个百分点,在全省列第10位。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部分行业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47.6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6.4个百分点,比1-2月份回升1.2个百分点。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5.7亿元,增长10.6%,扭转了前2个月工业增加值个位数增长的局面。化工冶金行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化工、冶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别完成产值302.3亿元、43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和11.4%;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以及电子行业虽然仍然呈现个位数增长,但增长速度比前2 个月回升了2-3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有所增强。全市产值规模前50位的企业完成产值840.2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高出全部工业7.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893.67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高于全部规模工业5.5个百分点。
2、有效投入较快增长,新开项目明显增加。一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7.1亿元,同比增长19.9%;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9.2亿元,增长4%。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全市新开工项目95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574.6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05.6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1倍和2.4倍。全市新开工项目单体规模平均达到602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7%。二三产投资均衡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35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57.1%,对全社会投资贡献率58.3%;受西太湖环境整治、花博会场馆建设等大项目的拉动,服务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完成投资249.8亿元,同比增长19.4%。民间投资成为亮点。全市完成民间投资447.7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高于全社会投资3.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76.3%,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份额由去年同期的74.8%提高到86.1%,成为支撑全社会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3、消费市场增势平稳,农村市场有所加快。受经济增速下行、刺激消费政策退出以及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市场增速明显放缓,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19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消费分流迹象比较明显。由于商业格局和形态等方面的变化,我市社会消费的集中度有所下降,大型商贸市场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186.8亿元,同比增长22.4%,拉动全社会消费11.2个百分点,而限额以上仅实现个位数增长,实现零售额164.4亿元,同比增长7.5%。农村市场发展有所加快。一季度,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8.78亿元,同比增长14.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2.4亿元,增长20.3%,增幅高出城镇市场5.7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继续保持热销。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5.44亿元,同比增长23.9%,中西药品、文化用品类商品也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
4、外贸出口遭遇寒流,服务外包增势强劲。去年下半年以来,受欧洲债务危机前景复杂、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曲折、人民币继续缓慢升值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我市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持续回落,出口额低位徘徊。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3.74亿美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42.22亿元,同比下降1.1%。对美出口继续回升。随着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我市对美出口呈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市对美出口总额达到9.14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增幅比前2个月加快3.9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增势良好。在欧盟、日本、港台等传统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市各类出口主体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一季度对拉丁美洲、非洲和东盟的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5.1%、14.8%和14%。服务外包增势强劲。一些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处于加速发展的上升期,带动全市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壮大。一季度,全市完成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4211.6万美元,同比增长35.7%,离岸执行额2191.5万美元,同比增长38.5%。
5、金融信贷平稳增长,贷款结构继续优化。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所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个人存款增长较快。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266.6亿元,比年初增长7.4%,其中个人存款余额为2464.7亿元,增长12.4%,增幅比单位存款高出8.9个百分点。新增贷款规模温和放大。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548.1亿元,比年初增长4.2%。从各月新增贷款的规模来看,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141.7亿元,创出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新高,显示出去年四季度以来货币政策微调预调的作用逐渐显现。短期贷款明显好于中长期贷款。贷款投放的结构性调整较为明显,短期贷款特别是进入实体经济的经营性贷款大大快于固定资产贷款。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1937.7亿元,比年初增长5.3%,其中单位经营贷款余额1550亿元,增长5.1%;中长期贷款余额1525.4亿元,增长2.9%。
6、居民收入稳中趋快,民生支出显著提高。全市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惠民措施频频推出,各项民生幸福工程稳步推进。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8元,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8259元,增长12.4%,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4.1个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低收入居民增速领先。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着力实施扶贫帮困工作,不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继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促进了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的较快提高。一季度,全市20%的低收入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52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平均水平高出8.0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压力犹在。1-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4,其中3月份当月为103.7,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均呈上升态势,食品类价格上涨仍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因,3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8.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1%,其中汽、柴油价格分别上涨8.2%和7.8%。民生支出增长加快。一季度,全市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03亿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0%、32.1%。公共事业支出也保持较快增长,教育、卫生支出分别为11.48亿元、4.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35.8%。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受宏观形势偏紧、产业结构偏重、生产要素制约、同期基数较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个别指标增长速度低于金融危机最为困难的时候,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大,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加,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困难。
1、主要指标增速明显放缓。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次由去年一季度的第6位下滑至第10位;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9.75亿元,同比增长0.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6.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在省内城市中列最后1位;全市工业申报销售1786.8亿元,工业用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0.8 %、1.9%,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38个、18.8个百分点,在省内排位均比较靠后。
2、部分重点行业生产下滑明显。一季度,我市33个工业行业有13个行业同比出现负增长。机械行业是我市产业规模最大、对工业支撑作用最大的行业,今年以来除输变电行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外,其它行业均面临生产效益双双下滑的严峻形势。受铁道部项目调控、高铁投资建设步伐放缓、部分建设项目取消或延后等因素影响,我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生产规模有所缩水,一季度轨道交通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4亿元,同比下降13.5%。工程机械和建材行业都是受经济周期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逐步深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工程机械和建材行业市场需求明显萎缩,生产出现下滑,一季度完成产值102.5亿元和54.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和12.1%。
3、经济效益短期难有明显好转。在工业生产速度放慢的同时,企业效益下滑势头更是明显,企业在土地、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制约以及人工成本、财务成本和上下游价格等多重因素的挤压下,盈利能力大大减弱,发展空间受到影响。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5.9%以上,制造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1%,各项要素成本呈刚性上升态势,加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企业经济效益出现普遍下滑。1-3月份,全市33个工业行业有15个行业实现利润低于去年同期,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06.53亿元,利润总额70.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0 %、23.3 %;企业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15.6%提高到23.1%,亏损额由去年同期的69.2亿元增加到134.5亿元。
4、服务业发展支撑力度仍显不足。在加快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服务业是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我市服务业发展中缺乏能够引领和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在服务业产出方面的亮点不多,增势不强,导致我市经济增长面临二三产业发展同步减弱的风险。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营业税23.05亿元,同比下降11.3%,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4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一。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中,房地产业受持续调控的影响,投资增幅大幅回落,一季度完成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6.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仍处于下降通道,列统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8.8%、25.2%。消费市场缺乏明显热点,汽车消费向常态化增长回归,一季度汽车零售额53.8亿元,同比增长10.3%,与前两年相比回落态势十分明显,家电消费更是出现了25%以上的负增长。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业、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还在起步阶段,总量规模偏小,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5、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在经济速度放缓的同时,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今年一季度,在全国轻工业增长速度比重工业高出2.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而我市依然呈现重工业速度快于轻工业的格局,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3.7%,轻工行业发展的景气度继续走低。工业增长高度依赖钢铁、化工等“双高”行业的增长,1-3月份,全市钢铁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1.5%,化工行业产值同比增长34.1%,两大行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2%。全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产综合能耗同比增长11.9%,拉动工业生产综合能耗增长5.6个百分点,其能耗所占比重由46.6%提高到48.8%,大大增加了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压力和目标任务完成的难度。
综合政策、环境、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等方面因素分析,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难言“谷底”,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仍不排除进一步下行的可能。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预调微调空间的打开、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信贷投放的放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落实以及欧债危机的逐步缓解,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都有望出现复苏回升的迹象,从而带动经济的逐步回暖,全市经济运行也有望走出谷底,逐步回归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
撰稿人:杨 薇
核稿人:恽东玉
签发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