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4,比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104.3,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9,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和4.2个百分点。
一、居民消费价格构成特点
今年来,受节日和持续冷阴雨天气等因素影响,我市部分农副食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加上今年以来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加剧了部分商品的物流成本。一季度我市各月CPI同比涨幅分别为 1月上涨3.6%,2月上涨3%,3月上涨3.7%,其中,2月份创下了自2010年5月以来21个月的新低。
——大类商品及服务多数趋涨。从一季度CPI分类指数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六涨一跌一平”格局。与上年相比,其中食品类上涨9%、烟酒类上涨5.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居住类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持平、衣着类下跌 0.4%。
——新涨价因素占据五成。从一季度CPI上涨构成看,新涨价因素约为1.8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53%;翘尾因素约为1.6个百分点,占47%。从各月情况看,一季度各月翘尾因素影响作用呈U型变化。由于去年2月正值春节,CPI环比涨幅较大,造成1月翘尾影响最高为2.3个百分点,2月回落到0.9个百分点,3月为1.6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因素分析
1、食品类价格仍是CPI 上涨的主推动因。一季度食品类价格上涨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2.5个百分点,占CPI上涨份额约73%。
——鲜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由于今年以来天气持续阴雨寒冷,地产菜上市量少,加上油价上涨,客菜运输成本增加,使得被春节拉高的菜价回落缓慢,价格稳中有涨。一季度,鲜菜价格同比平均上涨25.2%,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约0.6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先涨后跌。一季度猪肉价格同比平均上涨22.5%,拉动总指数上升约0.5个百分点。受元旦、春节“双节”效应影响,肉禽制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猪肉价格1月份环比上涨4.9%。2-3月份随着生猪存栏量较多,收购价格压低,再加上市场需求减少,猪肉价格开始回落。2、3月份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1%和5.6%。
——在外用膳价格同步上扬。随着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及用工成本的增加,在外用膳价格呈普遍上涨态势。一季度,在外用膳价格上涨7.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7个百分点。其中,炒菜类上涨6.4%,拉动总指数上升0.4个百分点。
2、居住类价格总体呈现小幅上涨。居住类价格上涨1.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个百分点。2月份随着务工人员返城,节后形成一个“租房”小高峰,房租价格开始上涨。一季度住房租金上涨2.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个百分点;由于今年以来房地产低迷带来相关木材、水泥、涂料、厨卫设备建材价格回落,建房及装修材料下跌2.1%;水、电、燃料总体平稳,但液化石油气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已连续3个月环比分别上涨2.5%、2.4%和7.1%。
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整体微涨。一季度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3%,受2月8日、3月20日国家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97#汽油、93#汽油价格比年初价格均上涨9.8%,0#柴油价格比年初上涨11%。由于汽、柴油价格上涨,共同拉动总指数上升0.1个百分点。
三、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走势预测
当前,在经济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国内通胀压力将继续缓解,若不发生突发情况,预计后期我市CPI总水平有进一步回落空间。首先,食品类价格有望继续回落。随着气候的转暖,客菜、地产蔬菜上市量将明显增加,同时我市平价商店(蔬菜类)建设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对平抑我市市场蔬菜价格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去年成为CPI上涨主要推手的猪肉价格目前已成为跌幅较大的主要农产品,后期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仍将保持缓跌态势。其次,“翘尾”因素影响减弱。今年二季度,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的“翘尾”影响有所减弱,4-6月份分别为1.0、1.2、0.8个百分点,平均为1.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
但考虑到外围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国内在今年继续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等不确定因素,对于未来的通胀形势仍不可掉以轻心。综合各种因素初步预计,二季度CPI有望继续低于4%的政府调控目标。
撰稿人:张 渊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冯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