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1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工业篇
发布日期:2012-08-30  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  字号:〖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内外环境复杂、要素资源紧张、成本费用上升、通胀压力明显等多重困难和压力,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但成本上升、信贷紧缩、供电紧张、汇率上升等制约因素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持续扩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主要指标增速逐月收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2011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年来,我市工业系统着力在发展中推动转型,在调整中优化结构,工业经济整体呈现运行平稳、支撑良好、排位前移的运行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经济总量再上台阶,支柱产业拉动明显。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302.5亿元,较上年增长26.8%,工业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34.3亿元,增长14.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比GDP增幅高出近3个百分点,位居苏南五市之首,列全省第7位,创出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从行业发展情况看,传统支柱产业依然是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冶金、机械、化工、电子四大行业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717.7亿元,较上年增长30.5%,对全市工业发展的贡献份额高达89.4%,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见表一)。

表一:四大支柱行业工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贡献份额 (%

占比(%)

拉动百分点(个)

全市合计

8302.5

26.8

100

100

——

#四大行业小计

6717.7

30.5

89.4

80.9

24.0

 机械行业

3205.9

29.6

41.7

38.6

11.2

 冶金行业

1784.0

28.5

22.5

21.5

6.0

 化工行业

1067.9

31.3

14.5

12.9

3.9

 电子行业

659.9

39.9

10.7

7.9

2.9

2、经济效益高开低走,增长幅度逐月收窄。受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呈现年初大幅高开、年中相对平稳、年末加速回落的总体格局。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27.7%,利税增幅达41.3%,利润增幅达49.9%,均创出近年新高。但进入二季度特别是下半年后,工业经济运行的环境趋于紧缩,企业景气度有所下行,主要指标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增幅较年初回落3.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711.2亿元,利润466.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4.9%21.4%,比年初回落11.8个和24.7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态势良好,贡献作用有所提升。2011年,面对从紧的货币政策与低迷的市场环境,我市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重点企业积极探索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出路,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为全市工业平稳增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502家大中型企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4991.2亿元,比上年增长38.6%,较上年提高18.0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79.15%,其中36家大型企业完成产值2243.2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由上年的30.4%提升至40.7%。全市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117家,比上年增加33家;产值超100亿元企业由5家增加至8家,其中东方特钢、新时代铜业、上上电缆首次迈入百亿元企业行列。

4、五大产业增势强劲,比重份额逐年提高。2011年是实施“振兴五大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工业系统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结构升级为重点,着力加大五大产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五大产业发展取得骄人业绩。全市2256家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620.9亿元,较上年增长3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6.9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80.7%,比2010年提高6.9个百分点。与三年前相比,五大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比重由30.2提高到33.7%,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比重分别由14.6%3.4%提高到19.5%5.5%(见表二)。

表二:全市五大产业工业产值完成情况

 

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2011

比上年增长

贡献份额

2011

2010

200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8302.5

26.8

100

#五大产业合计

5620.9

33.7

80.7

67.7

64.0

61.7

装备制造业

2796.3

34.5

40.9

33.7

32.4

34.1

电子信息业

526.8

32.0

7.3

6.4

6.1

6.4

新材料产业

1617.2

28.7

20.5

19.5

18.9

15.2

生物技术及制药业

225.9

23.5

2.4

2.7

2.6

2.7

新能源产业

454.7

58.5

9.6

5.5

4.1

3.3

5、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逐步优化。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规模持续增长、比重明显提升、贡献显著增强的良好态势,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共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值3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1%上升至37.4%,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7.7%,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分地区看(数据未包括省特殊点招企业),溧阳市、新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全年分别完成产值408.7亿元、790.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1.6%42.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5%47.1%,分别较上年提高7.8个、6.2个百分点(见表三)。

表三:分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省口径)工业产值完成情况

 

 

企业数(个)

工业产值(亿元、%

占总产值比重(%

2011

2010

2011

比上年增长

2011

2010

高新技术产业

980

877

3008.8

38.6

36.2

31.8

  天宁区

55

47

121.4

30.7

18.4

17.7

  钟楼区

99

83

280.9

36.3

40.6

33.8

  戚墅堰区

23

23

78.4

34.3

32.6

23.8

  新北区

218

196

790.5

42.3

47.1

40.9

  武进区

391

354

1012.2

28.5

31.4

29.7

  金坛市

93

92

316.8

36.0

48.2

43.6

  溧阳市

101

82

408.7

71.6

35.5

27.7

注:表中数据未包括省特殊点招企业。

6、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工业投入平稳增长。2011年,我市各级各部门以“510工程”为抓手,全面保障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131个,比上年增长28个。工业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投入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五大产业完成投资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4.3%,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7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44.6%,比上年提高17.2个百分点。小松工程机械、协鑫光伏硅片、恒立高压油缸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虽然2011年我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运行态势,但经济运行的环境和形势异常复杂,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业运行面临着增长动力减弱、要素供给趋紧、通胀压力持续和企业效益下滑等一系列挑战,实体经济运行的困难和矛盾明显增多。

一是重点行业景气度有所下行。由于我市工业经济结构中装备制造类、投资类产品占据了较高比重,因此宏观经济紧缩和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冲击相对比较明显。进入下半年以后,随着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我市轨道交通、钢铁冶金、工程机械、光伏电子、输变电等重点行业步入了比较明显的下跌通道。部分企业增长速度明显收窄,外贸出口遭遇重创,经济效益逐月下行,生产经营景气度明显下降,投资和发展信心受到较大打击。最新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我市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9.9,比三季度回落13.6个百分点,是2009年金融危机复苏以来首次滑落至景气临界点以下;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07.3,比三季度下降16.5个点,也是近2年来首次运行于“微景气”区间。

二是实体经济困难有所增加。2011年是实体经济运行中矛盾和困难比较集中的一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外部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的压力,经营业绩有所下滑,资金拖欠情况有所加剧,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上升。全市纳入统计的3374家企业中有312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由上年的6.3%上升到9.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8%。企业两项资金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截止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到118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4%;产成品库存达到337.8亿元,比上年增长31.7%;两项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8.6%,比去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

三是外贸出口难度有所提升。刚刚过去的一年,受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加重、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需求下滑、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市外贸出口呈现比较明显的高开低走态势。全市出口贸易累计增幅从4月份的40%,一路走低至12月的24.4%,单月出口额也从4月份的18.42亿美元,振荡回落至12月的15.49亿美元。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压价竞争情况严重,企业订单承接有所减少,出口效益明显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0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增幅比年初下降16.9个百分点,其中852家有出口业绩的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244.8亿元,利税324.2亿元,利润2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9.3%15.2%,三项指标增速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2个、3个、6.8个百分点。

四是工业重化趋势仍在加剧。2011年,我市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重化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重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仍然保持小幅攀升的格局。全年重工业产值增长29%,高于轻工业10.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1.6%,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9个百分点,重工业占比在省内13个城市中仅次于南京市。全市规模较大的前10家企业均为重工业企业,其中冶金企业占了6家,化工、光伏企业各1家,前10强企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885.4亿元,同比增长45.6%,在有力支撑全市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加重了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的工作压力。

三、2012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预判

2012年是我国结构调整的深化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创新驱动加速年”,工业发展将由后危机时期的“调整和振兴”向“转型与升级”转变,总体仍将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从积极的方面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政策、稳增长、稳通胀”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随着国家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工业经济运行的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可能会趋于宽松;近年来我市坚持调结构、抓创新、强投入,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持续增强,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比较强劲,也将为新的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从全球经济角度分析,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经济活力正在逐步减弱,市场信心大幅下降,主要国家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等不确定因素,都将对2012年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2012年有可能成为工业经济的平稳调整年,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有可能在2011年的基础上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实体经济运行的困难局面仍将维持一个阶段,一些重点行业短期内还难以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我市应牢牢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增,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发展导向,充分发挥“510”行动计划项目的示范性、引领性和带动性作用,集聚政策、集中资源、集约服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企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快速提高,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撰稿人:陈邦辉

核稿人:杨 珏

签发人:恽东玉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