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消费价格高位回落 政策调控初见成效
2011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居民消费价格篇
发布日期:2012-08-30  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  字号:〖

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叠加影响,2011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整体高位运行,总体走势呈缓慢上行形成相对高点后又逐月回落格局。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0%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

一、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基本情况

承接20108月份以来的上涨势头,以及食品价格大幅走高影响,2011年上半年各月CPI涨幅均维持在5.3%5.8%的区间高位运行,6月份同比涨幅首度破“6”,创下了6.4%的年内新高。随着下半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逐见成效,在食品价格整体回落以及翘尾影响减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9月、10月、11月、12月各月同比涨幅明显收窄。12月当月,以3.2%的同比涨幅创下了年内以及去年8月份以来15个月的新低,比年内6月份的最高点(6.4%)大幅回落了3.2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涨一平”格局。与上年相比,其中食品类上涨1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6.3%、居住类上涨4.4%、烟酒类上涨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1.5%、衣着类上涨1.6%、唯有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与上年持平。

二、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因素分析

1、食品类价格领跑CPI2011年,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11.7%,直接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3.1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指数的贡献率达62.3% ,成为今年以来价格轮番上涨的主要推手。与去年同期7.4%的涨幅相比,扩大了4.3个百分点调查的16小类呈现普涨格局。

——粮食价格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年初国家提高了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加之北方地区连续干旱等因素影响,2011年全年粮食价格上涨16.0%,影响食品类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大米价格上涨15.5%,面粉价格上涨6.0%,粮食制品价格上涨14.4%。从各月走势看, 3月、11月受大米以及粮食制品上涨的影响,环比上涨幅度均在3.0%以上。

——猪肉价格成为食品类价格高企的主要推手由于市场生猪供需失衡,加上饲料价格和物流成本上升,以及市场出现的瘦肉精事件等影响,上半年我市猪肉价格一路攀升,2月、5月、6月、7月环比涨幅分别高达6.5%4.3%13.6%5.8%,成为食品类价格高企的主要推手。进入8月份以来,随着各地储备肉的出仓以及生猪大量出栏,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足,猪肉价格一路走低。10月、11月、12月环比分别下跌1.4%4.4%2.2%。但全年累计涨幅仍达31.4%拉动食品类价格上升2.2百分点。

——鲜菜价格暴涨暴跌。今年以来,由于全国各主要鲜菜生产基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大面积灾害天气影响,加上鲜菜批发环节增多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导致鲜菜价格连续上涨。特别是12月份,受寒冷天气及降雪影响,我市鲜菜价格涨势明显,环比分别上涨10.2%24.7%随着3月份天气的逐渐转暖,市场上鲜菜供应的品种、数量明显增加,鲜菜价格环比下跌10.9 %56月份受干旱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上市量明显较少,部分鲜菜价格涨势明显,环比分别上涨了6.9%8.7%9月份随着我市22家蔬菜类平价商店统一挂牌营业等调控措施作用,平抑蔬菜价格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果,1011月份鲜菜价格环比分别大幅下跌24.8%18.0%12月份鲜菜价格随着天气寒冷止跌回升。全年鲜菜价格同比平均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0.17个百分点。

2、居住类价格相对平稳。2011年,由于央行年内三次加息和七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水泥、涂料、板材、玻璃等建材的部分品种价格呈现微涨和下跌态势,影响居住类价格全年呈现相对平稳的走势,累计涨幅为4.4%,带动价格总指数上涨约0.95个百分点。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上涨5.3%;住房租金上涨3.6%;自有住房上涨5.2%;水、电、燃料上涨2.5%

3、服务类收费价格稳中略涨。受经营成本提高、人工费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部分服务项目价格普遍有所上涨,2011年服务项目价格总体上涨3.0%,影响总指数上涨1个百分点。其中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费上涨5.7%,医疗保健服务费上涨2.0%,旅行社收费上涨9.8%

三、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1、工业生产者价格高位回落,对消费领域价格的传导作用明显。2011年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累计分别上涨7.9%8.5%,但各月同比涨幅均呈现一个前高后低的态势,出厂价格同比涨幅高低落差8.0个百分点,购进价格高低落差9.4个百分点。受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影响,下游工业消费品价格也呈现一个缓慢攀升后逐步回落的态势。年度其最高涨幅达3.7%,最低涨幅为1.3%,落差达2.4个百分点。

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宽幅震荡带动相关消费品价格大幅波动。由于上半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带动国内市场成品油、金饰品、大豆、白糖等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输入型通胀进一步加强,从而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行。此外,通胀预期也导致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投向具有保值功能的黄金以及其他贵金属市场,这又进一步推高现货价格,进而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一步上涨。进入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落,有效地减缓了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同程度抑制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

3翘尾因素逐步消减也是导致CPI回落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市2010CPI前低后高且下半年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对2011年的正翘尾因素明显。据测算,1季度CPI涨幅中上年翘尾因素约为4.0个百分点,占CPI同比上涨份额的72.7%1-2季度CPI涨幅中上年翘尾因素约为3.8个百分点,占CPI同比上涨份额的67.9%1-3季度CPI涨幅中上年翘尾因素约为3.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上涨份额的60.0%;全年CPI涨幅中上年翘尾因素约为2.9个百分点,占CPI同比上涨份额的58.0%

四、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预测

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将更趋复杂,抑制和支撑物价上涨的因素并存,预计全年物价涨幅较今年将有所回落,综合各种因素初步测算及考虑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等因素,预计明年涨幅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

1、抑制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首先,2012年随着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投资增速放缓和保障房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将有利于稳定居住价格,并有效抑制建材、家具等领域相关产品价格上行。第二,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升值压力等诸多不明朗因素将导致出口和内需增长乏力,将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第三,随着猪肉、鸡蛋价格一轮上涨周期进入下行区间,价格下跌通道已经打开,支撑食品类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将得到缓解。第四,随着我市平价商店(蔬菜类)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平抑我市市场蔬菜价格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加上去年两次出现的“菜贱伤农”事件后,国家加大了从生产、冷链、流通、终端等各个环节加大政策指导、扶持力度,这将有效降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风险。

2支撑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劳动力成本将呈长期上涨趋势。由于目前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明显,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将成为常态,据劳动部门的调查,目前我市企业用工成本普遍增加15%-20%。加之目前政府已连续7年提高企业人员退休金水平,以后还将逐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国家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将形成新涨价因素。“十二五”期间,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国家将适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逐步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度和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水、电、天热气等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这些都将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撰稿人:居淑萍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冯吉红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