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全市308家企业景气监测显示,2011年二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继续稳定在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130.4,比上季略升0.4点,比去年同期提升6.6点;企业生产经营保持稳步向好发展态势,企业景气指数为129.0,比上季上升2.7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9点。
一、企业景气指数“二升二平四降”
二季度,我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29.0。八大行业景气指数均运行于景气临界点之上,和一季度比,呈“二升二平四降”态势。环比、同比情况见下表。
企业景气指数
行 业 |
二季度 |
比上季
增减(%) |
比上年同期
增减(%) |
企业景气指数 |
129.0 |
2.7 |
-4.9 |
(一)工业 |
129.7 |
7.8 |
-11.6 |
(二)建筑业 |
135.6 |
-7.6 |
-2.9 |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00.0 |
-5.9 |
0 |
(四)批发和零售业 |
148.8 |
-3.9 |
11.3 |
(五)房地产业 |
125.6 |
0 |
-13.3 |
(六)社会服务业 |
120.0 |
-4.0 |
-4.0 |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00.0 |
0 |
-37.5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140.0 |
12.0 |
22.6 |
1、旅游业带动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大幅上扬。二季度,我市新的旅游景点“恐龙嬉戏谷”的对外试营,恰逢“五一”、“端午”假日到来,我市旅游客源明显增多,带动了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展,本季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稳步向上,景气指数高达140,分别较上季和去年同期上升12和22.6点。
2、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小幅上扬。随着本季度工业企业生产总量、产品订货的增加,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稳步向好。二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129.7,较上季度上升7.8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1.6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其中,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127.7点,较上季度上升6.7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0.2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景气指数160点,较上季度上升43.3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点,进入“较强景气”区间。
从工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标看,二季度工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139.3,较上季度上升38.9点;产品订货景气指数128.9,较上季度上升9.5点;产品销售景气指数143.4,较上季度上升46.6点;生产成本景气指数53.2,较上季度上升7点;产成品库存景气指数132.3,较上季度上升17.7点;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124.0,较上季度上升19.5点;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117.9,较上季度上升17.4点。二季度工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标升多降少,显示目前工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稳步向好。
3、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景气指数与上季度持平。二季度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5.6和100.0点,均与上季度持平,分别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和景气临界点运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3和37.5点。受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国八条”等抑制房价上涨相关政策出台的影响,二季度新开工情况、房屋竣工景气指数分别为88.9、85.5,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比上季度下降5.5和3.4点;商品房销售价格、待售商品房景气指数虽处于景气区间之上,但与上季度相比,下降16.7和11.1点;流动资金和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55.6和50,进入“较不景气”区间,与上季度相比,下降8.9和20.1点;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比上季度下降9点,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4、材料购进价提高,建筑业综合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二季度,建筑业景气指数为135.6,与上季度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7.6和2.9点。其中:建筑材料购进价格和工程结算成本景气指数分别为26.0和30.8,跌入“较强不景气”区间,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下降9.8和20.1点;流动资金和工程款拖欠景气指数分别为51.2和61.5,处于“较不景气”区间,比上季度分别下降15.4和41.9点;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与上季持平,为82.0,依然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
5、业务预订、业务量增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景气指数运行平稳。二季度,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景气指数介于景气临界点,为100.0,比上季度下降5.9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随着业务预定和业务量的上升,二季度业务预定和业务量景气指数均运行于景气临界点上,为100.0,与上季度相比均上升了5.9点;业务成本景气指数为35.3,比上季度上升了11.8点;但流动资金和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70.6和76.5,处于“较不景气”区间,比上季度下降23.5和5.9点,企业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为88.2,跌入“相对不景气”区间,比上季度下降17.7。
二、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标升降各半
从综合生产经营分类景气指数来看,八大指标升降各半。二季度我市企业生产总量、盈利(亏损)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订货综合景气指数分别为127.6、109.9、115.8和118.4,比上季度分别上升24.8、5.8、10.9和6点;流动资金、货款拖欠、劳动力需求和企业融资综合景气指数分别为90.7、91.8、130.3和92.7,比上季度分别下降2.9、1、1.5和0.5点。上升的幅度远远高于下降的,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仍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二季度企业分类综合景气指标
分类综合景气指数 |
本季度 |
比上季度增减(%) |
比上年同期增减(%) |
下季度预计 |
生产总量 |
127.6 |
24.8 |
-1.8 |
113.0 |
盈亏变化 |
109.9 |
5.8 |
-0.9 |
119.1 |
流动资金 |
90.7 |
-2.9 |
-8.3 |
93.5 |
货款拖欠 |
91.8 |
-1 |
-5.2 |
107.1 |
劳动力需求 |
130.3 |
-1.5 |
9.6 |
117.8 |
固定资产投资 |
115.8 |
10.9 |
3.4 |
110.5 |
产品订货 |
118.4 |
6.0 |
1.1 |
106.7 |
企业融资 |
92.7 |
-0.5 |
-9 |
91.8 |
三、当前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二季度,工业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为38.5,比上季度上升了14.2点,比去年同期25点。在调查的工业企业中,认为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上升的占63.7%,认为下降的仅占2.1%。如:我市一家纺织有限公司反映原材料(棉花)价格起伏不定,主原料(棉花)和产品(纱、布)呈现有价无市局面,订单不足;一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反映原辅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成本不堪重负;
2、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不足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两大因素。 二季度,在308家样本企业中,有28.2%的企业认为流动资金紧张,比上季度提高了2.2点,18.6%的企业认为企业融资困难,与上季度持平。多家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除上述不利因素,由于日本发生大地震,导致部分企业来自日本方面的订单量严重下降。另外,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出口型企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多数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仍持有信心。调查显示,38.3%的企业家对下季度宏观经济走势持乐观态度,53.7%的企业家认为一般,仅有8.0%的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发展持悲观态度。预期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0.4点,与本季持平,企业景气指数为134.0,高于二季度。
撰稿人:宋静芳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薛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