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宏观局势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坚持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稳步推进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全面巩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如期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并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1、城市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我市国民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全面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976.7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2.3倍。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2008年至2009年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13.6%(可比价),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由2005年的37345元提高到2010年的8261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12474美元。在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的同时,我市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总收入连续攀上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四个台阶,由2005年的220.4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841.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6.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7%。
2、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新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市不断强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着力扶持五大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市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整体效益在较高平台上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3%,比“十五”期末提高11.4个百分点,在省内各市继续保持领先位置,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7.3%提高到9.6%。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2008年外,其它年份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63.3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4.2%;实现工业利税613.7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6%;利润405.8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4.2倍,年均增长33.3%。
3、增长发展动力呈现新格局。“十一五”期间,我市投资、消费、出口规模全面实现翻番,呈现均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06年至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412亿元,相当于建国至2005年投资总额的2.1倍,年均增长22.3%。在国家促进消费政策的刺激下,我市国内贸易发展再上新台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所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7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6%,比“十五”期间高出1.5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克服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不利因素,总体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市实现外贸出口155.6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5%;“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出口总额达574亿美元,相当于改革开放至2005年之和的2.1倍。
4、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果。“十一五”以来,我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结构升级为重点,积极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二、三产业互补互动、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良性运行格局。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3:61.1:34.6调整为3.4∶56.0∶40.6,与“十五”期末相比,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降低了0.9个和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结构也由“十五”期末的13.5:53.4:33.1调整为2009年末的9.7∶56.0∶34.3。新型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由2005年的1073家增加到2307家,高新技术产值(市口径)由2005年的916.2亿元增加到3798.2亿元,年均增长32.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36.6%提高到51.4%。服务业逐步向高端挺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市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由“十五”期末的24.2%上升为27.5%。
5、外向发展战略取得新进展。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并举的对外开放战略,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和出口创汇力度,外向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新批外资项目17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由2005年的7.3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6.7亿美元,年均增长29.6%。截止2010年底,已有5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市,共投资创办76家外商投资企业,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的总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引资项目规模明显增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引进总投资近亿和超亿美元外资项目66个,是“十五”时期的3.3倍,总投资达3.3亿美元的瓦卢瑞克曼无缝钢管项目成为全市单体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2010年,全市新批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达172个,项目平均规模达2047万美元,比2005年扩大46.9%。
6、富民增收工程实现新发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4589元提高到2010年的26269元,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002元提高到12637元,年均增长12.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865.4亿元提高到2009.2亿元,年均增长18.3%;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24611元提高到55688元,年均增加6215元。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屋使用面积由“十五”期末的21.0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33.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56.2平方米增加到60.3平方米。居民日常生活的电气化和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截止2010年末,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83台,家用小汽车20辆,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33台、16辆;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37台,家用小汽车10辆,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27台、8辆。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5.9%下降至32.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9.8%下降至34.4%。
7、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之路,生态环境继续改善,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开创了发展与保护双赢的良好局面。全市单位GDP能耗水平明显下降,顺利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取得实质进展,23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金坛、溧阳、武进顺利通过环保部验收,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达86.3%。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05年的307天增加到334天。城乡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先后新建和改扩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圩墩遗址公园、恐龙谷温泉公园、飞龙公园等一大批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32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十五”期末的7.1平方米/人增加到2010年的12.4平方米/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8.8%提高到42.2%。
8、城乡统筹发展呈现新面貌。五年来,我市坚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城乡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步伐,全市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2006年至2010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057.1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3.3倍,年均增长20.7%,市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期末的104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末的153.1平方公里。公交优先战略深入实施,初步形成快速公交骨架网络,市民公交出行比例超过25%;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截止2010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卫生镇27个,省级卫生村478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9、科技创新战略结出新硕果。五年来,我市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5%提高到2009年的2.33%,在全省13个城市中列第3位。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分别由2005年的2696件、1240件增加到2010年的15874件、9093件,年均分别增长42.6%和49.0%。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研发机构544家,其中培育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20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6家。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1家,引进外资研发机构54家,孵化器和加速器面积累计达304.2万平方米(其中孵化器面积253.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130家)。深入实施千名海归人才集聚工程,千名海归带着创业信念和高端科技落户常州,2007年至2010年,全市先后引进300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并带动引进15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走出一条以人才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的科学发展之路。
10、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教育规模及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常州科教城为我市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成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地和实验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8-21周岁适龄青年高校毛入学率达68.9,高考二本以上进线率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实施卫生惠民工程,推进社区卫生改革,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夯实农村卫生基础,完善基本医保政策,全市医疗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群众文体生活丰富多彩,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大剧院、博物馆、规划馆等公共工程建成开放,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功能。社会保障工程稳步推进,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截止2010年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净增7.7万人、12.5万人和5.4万人,新农保参保率达98.7%,新农合参保率达100%。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常州模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国务院充分肯定。
撰稿人:杨 珏
核稿人:吴晓燕
签发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