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市工业经济坚持以“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努力化解原辅材料普涨、人民币汇率调整、国际贸易壁垒、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压力陡增等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年运行情况好于预期,呈现结构不断改善、生产稳步提高、效益高位运行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经济规模和运行质量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1、经济总量实现突破,效益指标增势强劲。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迈上新的发展平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单月产出规模均实现新的突破,全年产值超7000亿元,达到73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12月当月产值首次超过700亿元,达到739.3亿元,创历史最好纪录。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69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2%,增速分别比无锡、南通、南京高出1.2个、0.6个和0.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174.1亿元,增长16.2%,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个百分点。企业整体效益水平在较高平台上实现了稳步增长,从全年运行趋势看,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等主要指标增幅均以高位开局,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季度逐步趋稳,四季度冲高收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263.3亿元,实现利税61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9%、37.4%;利润总额突破400亿大关,达到405.8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出近年最好水平,达到225.5%,比上年提高15.5个点,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8.5%,成本费用利润率6%,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1个百分点。
2、经营状况持续改善,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随着工业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经营状况持续好转。截止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为434家,比上年减少68家;企业亏损面6.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9.3亿元,比上年下降25.2%。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利润增幅超过三成,比上年增加13个;15个行业利润增幅超过五成,其中金属制品业实现利润13.8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3亿元,纺织业1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4%、106.1%、98.9%。企业外贸出口形势明显改观,一批骨干企业坚持做大做强,工业规模化、集中化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实现外贸出口额15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2%,其中天合光能出口总额超15亿美元、亿晶光电出口总额近5亿美元;全市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87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其产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9.8%,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中天钢铁、申特钢铁、亚邦化工、金源铜业、天合光能等5家企业产出规模突破百亿元。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企稳向好,其在增加税收、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贡献力度也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188.2亿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9%、24.6%;从业人员平均数达到94.4万人,比上年增加9.6万人,增长11.3%;应付工资总额达到345亿元,比上年提高96.9亿元,增长39.1%;人均工资达到3.7万元,比上年提高0.8万元,增长25%。
3、五大产业势头良好,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一年来,我市积极扶持五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市4045家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五大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1.7%提高到64%,上升了2.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上年的62.1%提高到68.3%。新能源产业优势凸显,呈现裂变式强劲发展态势,全年完成产值30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4亿元,利税41.3亿元,利润总额3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1%、52.9%、92.5%和105.7%,增幅比五大产业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3.9个、24.7个、56个、6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产值3798.2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6.8亿元,利税356.1亿元,利润25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3%、54.2%、68.1%,增幅高于全市12.4个、16.9个、20个百分点。
4、有效投入持续扩大,耗能行业增势减缓。2010年,我市着力化解各种资源要素制约,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不断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全市工业投入结构明显优化,五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份额稳步提高,为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10年,全市五大产业完成投资822.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增速高于全市工业投资13.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工业投入的比重达到69.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544.4亿元,比上年增长44.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38.7%提高至46.1%。随着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以及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投入比重有所下降,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2010年,全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0%下降到37.9%;完成工业投资2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6.3%下降到24.3%。
二、当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问题
1、宏观环境复杂多变。2010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金融领域风险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从国内看,房地产新政频出,节能降耗任务不减,物价上涨压力犹存,宏观政策环境日益趋紧,投资规模受到限制,国家不断出台的调控措施和手段,将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业企业尤其是投资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明显的影响。
2、企业资金面逐步紧张。在通胀压力不断增大、流动性过剩的调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实现由“适度宽松”向“保持稳健”的转向,存款准备金率屡次调整、年初数次加息释放出明显的政策紧缩信号,对新增信贷总量的控制将进一步趋紧,工业企业将受到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的双重制约,资金面紧张程度将超过以往几年。据全市百户重点企业专项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市109家重点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367.6亿元,增幅超过三成,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后期面临的资金压力将明显增加。
3、部分行业发展形势比较严峻。虽然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较为巩固,但工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态势不平衡,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行业的强势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部分行业的经营困境。如服装加工出口企业不仅要消化原材料价格高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而且人民币持续升值所形成的经营风险和压力已经大大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许多企业面临着有订单不敢接的尴尬状态,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
综观2010年,我市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趋于明显,总体形势好于上年,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在外贸出口加快恢复的同时,内需动力进一步增强;在落后产能加速淘汰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在大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中小企业活力增强,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发展方式的转变仍有待实质性的突破。展望2011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将比过去的一年更为困难和复杂,面临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调结构、促转型的双重任务和压力,面临着政策紧缩力度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以及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走势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等诸多考验。我市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培育特色园区和新兴产业,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增强产业积聚效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撰稿人:顾春静
核稿人:杨 珏
签发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