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等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我市经济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企业家信心平稳回升、企业生产经营向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天气灾害及人为炒作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势明显。
一、企业景气指数平稳高位运行
1、企业家信心增强。2010年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平均为127.5,比上年提高18.9点。各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均运行在较为景气区间,从一季度的129.6、二季度的123.8、三季度的124.3,上升到四季度的132.1。综观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走势,一季度高开,二至三季度略有回落,四季度达到全年最高点。受国家一系列房价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波动较大,一季度为111.1,二季度急降至72.2,三季度为93.8,四季度回升至106.3,全年平均值为95.9,整体处于不景气区间。
2、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稳步上升。2010年全市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132.1,比上年提高14.9点。各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26.6、二季度133.9、三季度132.4、四季度135.6,呈稳步上行态势。八大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向好,除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外,其余行业全年各季度均运行在景气区间,其中,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的景气指数全年都在120以上的较为景气区间运行。
2010年常州市企业景气指数 |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全年平均 |
全 市 |
126.6 |
133.9 |
132.4 |
135.6 |
132.1 |
工业 |
125.9 |
141.3 |
137.0 |
138.3 |
135.6 |
建筑业 |
123.1 |
138.5 |
155.7 |
146.2 |
140.9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94.1 |
100.0 |
111.8 |
111.8 |
104.4 |
批发和零售业 |
152.5 |
137.5 |
146.3 |
151.3 |
146.9 |
房地产业 |
133.3 |
138.9 |
131.3 |
125.0 |
132.1 |
社会服务业 |
124.0 |
124.0 |
121.7 |
130.4 |
125.0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87.5 |
137.5 |
100.0 |
112.5 |
109.4 |
住宿和餐饮业 |
130.4 |
117.4 |
113.0 |
117.4 |
119.6 |
二、规模以下工业运行良好
1-11月,被调查的141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幅较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1378.2万元,同比增长54.1%;上缴税金1570.2万元,增长19.4%。141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3.5亿元,同比增长13.0%。被调查的141家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1764人,同比增长10.2%。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17500元,同比提高4.4%。
三、部分服务业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
2010年,我市部分服务业企业总体呈现规模扩大、收入增长、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1-11月,被调查的服务业企业资产规模达935.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7.3%;营业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51.8%,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5.3%。
2010年,全市纳入调查的部分服务业企业共吸纳就业21152人次,同比增长5.9%;应付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四项收入指标同比分别增长11.1%、18.2%、12.3%和61%。
四、物价指数全面上扬
1、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明显。2010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3.4,涨幅较2009年提升3.9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呈“七升一降”运行态势。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4%,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6.1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1%;衣着类同比上涨2.4%;烟酒及用品类同比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同比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同比上涨1.5%;交通和通讯类同比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3%。
从全年各月走势看,2010年我市CPI同比呈逐月上涨、波动上行态势。1-12月份我市CPI同比涨幅分别为1.2%、1.6%、1.7%、2.5%、3.2%、3.1%、3.8%、3.2%、4.2%、5.3%、6.1%、5.3%。一季度CPI逐月平稳上涨,同比累计上涨1.5%;受诸多涨价因素影响,从4月份开始我市CPI同比波动上行,涨势明显,11月CPI涨幅达6.1%,创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受鲜菜价格下降及其他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12月CPI略有回落。
2、工业生产者价格出现较大涨幅。2010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1.7%。被调查的30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大类行业的产品出厂价格出现上涨,仅有5个行业下跌,上涨面达83.3%。其中,涨幅较大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2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21.6%,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上涨20.9%,造纸及纸制品业,上涨13.2%。
五、城乡居民收支持续增长
1、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29008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69元,比上年增加2518元,同比增长10.6%,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0%。从居民家庭收入构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8552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150元,比上年增长87.1%;人均转移性收入为6754元,比上年增长5.2%;人均经营性收入为2552元,比上年增长7.8%。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2637元,比上年增长12.9%。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人均8412元,比上年增长14%;经营纯收入人均2865元,比上年增长5.9%;财产性纯收入人均696元,比上年增长18.4%;转移性收入人均664元,比上年增长25.8%。
2、城乡居民消费稳步提升。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25048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人均消费性支出17124元,比上年增加1163元,增长7.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8%。2010年我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7%,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从消费支出构成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呈全面上涨格局。居住类人均消费支出1408元,比上年增长30.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人均消费支出1136元,比上年增长15.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人均消费支出2574元,增长10.6%;食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信类、其他商品和服务类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5603元、1629元、1108元、2928元和73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0.9%、5.0%、3.4%和6.9%。
2010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12870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24元,比上年增长12.2%。
撰稿人:陆晓燕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薛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