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2010年我市部分服务业发展情况简析
发布日期:2011-05-17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据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全市部分服务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体育业、娱乐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等13个行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9.2%。服务业企业资产规模有所扩大,营业收入和企业员工收入保持增长,但服务业企业发展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市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一、发展现状

1、资产总量进一步扩大,增速保持较快水平。2010年,全市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资产总额达860.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8.3亿元,增长5.9%。从行业分类来看,商务服务业企业资产总额最大,为832.5亿元,占企业资产总额的96.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9%;计算机服务业和物业管理业资产增幅较大,分别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3%13.8%,但这二个行业资产份额较小,分别占企业资产总额的0.2%0.1%

2、经营状况良好,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市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9.6%。从行业分类来看,商务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49.9亿元,占13个行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的69.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6%;物业管理业、娱乐业及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三个行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611万元、2562万元和54786万元,增长46.6%39.9%24.8%

3、赢利能力增强,税收增幅明显。2010年,我市部分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对全社会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我市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营业利润达8.4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5.3%,大大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其中居民服务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和物业管理业列增幅前三,分别达147.2%146.0%88.2%2010年,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缴纳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费用中的税金)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7%,其中物业管理业、居民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位列增幅前三,分别达57.9%51.4%39.6%

     4、促进就业显效,职工福利提高。发展服务业对吸纳劳动力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2010年我市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期末从业人员为23534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86人,增长7.7%,其中:物业管理业、商务服务业和其它服务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7.5%9.45%8.67%,位列前三。随着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及劳动法的日益完善,企业职工收入有较大提高。2010年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职工工资和福利费总额为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28万元,增长14.1%;人均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为28342元,增加1579元,增长5.9%

二、增长的主要因素

1、政府重视,相关行业发展迅速。发展服务业是我市转变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的现实要求,我市依托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为此,我市就发展服务业所要求的资金、人才、创意、科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政策引导,并对文创、动画、软件、市场等许多产业拟订了相关鼓励和扶持的意见。在政府的重视下,我市服务业正逐步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如,2010年我市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同比增长31.5%;科学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47万元,同比增长28.5%

2、投资拉动。今年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外资、民资、国资的进一步投入,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2010年,我市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为2103.55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3.4% ,其中服务业投资完成额为909.6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6.0%,高于全社会投资完成额增幅2.6个百分点。

3、工业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的促进。我市是现代制造业基地,工业是我市强项,如何围绕工业企业发展做好现代服务业这篇文章是一个重要课题。2010年,我市工业发展强劲,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7387.79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698.60亿元,增长15.2%。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装卸搬运、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等服务业行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这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33.4%36.2%28.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偏小,盈利能力弱。我市服务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在调查的有效样本企业中,营业收入小于100万元的企业有212家,比例为36.1%100500万元的企业有200家,比例为34.0%5001000万元的企业有67家,比例为11.4%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9家,比例为18.5%。我市服务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缺乏市场竞争力,这种状况不仅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使服务效能难以有效发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也受到了限制。

2、行业结构欠优,传统服务业仍占主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旅游、会展等新兴服务业近两年虽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所占比重偏低,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调查显示,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份额,如投资与资产管理业的营业收入占了整个样本企业营业收入的35.0%

3、运营成本偏大,企业经营艰难。2010年部分服务业样本企业营业成本为32.22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高于营业收入2.9个百分点。规模小、成本高阻碍了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和引导作用。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法律政策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协调,在全社会营造出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氛围,引导企业规范经营。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切实制定优惠措施,并将措施落到实处,特别是在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扶持企业渡过难关。三是建立服务业交易平台,使优秀的服务业项目能通过平台进行良好的资源配置。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投资资金,对有好项目但缺资金的企业提供支持。

2、因势利导,优化区域布局。根据各市县区特点,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发展专业服务。比如城区的商业、居民服务业,各类园区的科技服务业,城郊的交通物流业,农村的休闲旅游业等,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利用地区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市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水平。

3、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在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要着力加强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服务业重点突破,优化我市产业结构,保持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培育扶持服务业龙头企业。扶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拥有服务品牌、多元投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大型企业,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一批科技型服务业企业,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扩大网点、连锁店或成立分公司等走出去的模式,扩大对外服务业投资比重。继续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和企业家行为,规范市场,为有效促进我市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开放和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来加强自身的管理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5、促进工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服务业是工业经济发展转型的助推器,没有科技推广和交流,没有现代化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等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工业化就只能长期在粗放阶段徘徊,甚至出现倒退,无法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目标,社会经济地位也不牢固。因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工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有效缓解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撰稿人:蒋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薛建伟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