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份,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和时序进度较为理想,大多数指标有望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双双走高,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增大。
工业生产: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956.9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9%,增幅列全省第10位。五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运行良好,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前10个月,全市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807.6亿元,同比增长28.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1.4%提高到63.9%;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78.8亿元(市口径),同比增长2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1.7%,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1-10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3.8亿元,其中工业完成投资92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和22.8%,较前三季度回落0.5和1.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五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10个月,我市五大产业完成投资655.9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较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0.6%,较去年同期提高了8.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及制药、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完成投资402.3亿元、97.8亿元、31.8亿元和48.4亿元,同比增长35.8%、127.2%、49.4%和35.9%。高新技术产业增速继续加快,前10个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430.3亿元,同比增长51.5%,较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月的45.5%提高至46.3%,较去年同期提高了8.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1-10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61.4亿元,同比增长31.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7.7亿元,同比增长25.7%,较去年同期提高13.4个百分点,收入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从收入来源看,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累计入库192.4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契税、企业所得税增势强劲,分别入库17.1亿元、34.7亿元,同比增幅达66.7%、48.3%;增值税增速有所加快,累计入库31.2亿元,增长3.2%,增幅较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营业税及个人所得税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入库营业税51.7亿元,个人所得税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33.7%。
价格指数:下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逐月攀升态势,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今年最高水平。食品类价格上涨面宽,涨幅大,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监测的16大类食品价格“14升2降”,上涨面达87.5%,粮食、鲜菜、蛋类、水产品等“菜篮子”商品价格涨势最猛,推动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5%;居住类价格成为第二大推手,同比上涨5.7%。工业品价格上涨势头也有所加剧,10月份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108.1,涨幅较上月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2%,轻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1.0,九大类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扬,其中有色金属类和燃料动力类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月上涨25.3%和14.4%。
居民收入:据对市区3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前10个月,我市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80元,同比增长10.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从收入构成看,人均工薪收入15507元,同比增长9.6%,较去年同期增长2.5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保持迅猛增长,人均收入972元,同比增长74.8%。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有所,前10个月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18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月加快 个百分点,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类分别消费支出970元、935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4%、15.2%。
(统计局综合处:王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