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和零售业不仅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市批发和零售业在国家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引导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常州批发和零售业的总量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批发和零售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批发和零售业的总体情况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单位112360家,占全市基本单位总数的 46%,占全市服务业单位总数的58%。其中我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1127家,从业人员112305人,分别占服务业总量的45.6%、23.9%。批发和零售业个体户101233个,从业人员223488人,分别占服务业个体户总量的59.8%、58.1%,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200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达 217.1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1%;在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中,200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法人单位的增加值达185.4亿元,占批零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4%;批发零售贸易业个体户增加值达31.7亿元,占批零业增加值比重为14.6%。
二、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特点
(一)纵观趋势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数在全市基本单位总数的占比由一经普的42.2%提高至46%,占服务业单位总数的比重由2004年的54.3%提高至58%;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是2004年的2.5倍。批发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比2004年翻了一番,零售业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是一经普时的1.9倍。2008年全市法人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1亿元,比2004年的191.1亿元翻了一番多,平均每年增长21.8%。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的销售额达2426.4亿元,占全部批零住餐业法人企业销售额的98.5%,是2004年的2.6倍,平均每年增长27.6%;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的零售额达392.4亿元,占全市法人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4%,是2004年的2.2倍,平均每年增长21.9%。
(二)内看构成
从单位数量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是单位数量最多的行业。通过普查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单位112360个,占全市基本单位数的近二分之一;批零产业活动单位12508个,占经济普查产业活动单位总量的21.6%。
从经营方式的分类情况看,全市共有批发业单位19121家,占批零贸易业单位总数的17%,其中法人企业8735个,个体户10386户,分别占批发业单位总数的45.7%和54.3%;零售业单位共93239家,占批零贸易业单位总数的83%,其中法人企业2392个,个体户90847户,分别占零售业单位总数的2.6%和97.4%。(详见表1)
表1 2008年按行业分类的批发零售贸易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
指标名称 |
单位数(个) |
比重% |
从业人员(人) |
比重% |
合 计 |
112360 |
100 |
335793 |
100 |
一、批发业 |
19121 |
17 |
103270 |
30.8 |
#法人企业 |
8735 |
45.7 |
70142 |
67.9 |
#个体经营户 |
10386 |
54.3 |
33128 |
32.1 |
二、零售业 |
93239 |
83 |
232523 |
69.2 |
#法人企业 |
2392 |
2.6 |
42163 |
18.1 |
#个体经营户 |
90847 |
97.4 |
190360 |
81.9 |
从经济成份看,民营经济成为主力军。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的国有和集体经济主导地位已被私营经济和有限责任公司所代替。从企业数量看,2008年底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占据第一位的是私营企业10347个,占93%;其次为有限责任公司328个,占法人单位的3%;国有和集体企业各占0.5%和1.8%。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几年来我市个体经济迅速壮大发展,2008年末个体批发和零售业101233户,占全市个体户总数的53.1%。
从行业分类看,从事批发的企业主要集中于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和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业,从事零售业的企业以从事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业和综合零售业为主。批发业中,从事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的单位数量最多,占批发业法人单位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