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和形势的变化,着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城市面貌保持同步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增长速度普遍高于苏南五市平均水平,在苏南板块中的发展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经济总量:“十一五”前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306.3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518.66亿元,年均增长17.8%,高于苏南地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占苏南地区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11.4%提高至11.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由2005年的37207元增加到2009年的70138元,年均增长17.2%,增速高于苏南地区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十一五”前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24.3%,高于苏南地区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78.66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2.4倍,占苏南地区工业产值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10.6%提高到12.7%,上升2.1个百分点。
有效投入:2009年,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8.17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1.9倍,占苏南地区的比重由2005年的13.3%提高到13.5%。4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达17.1%,快于苏南地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外向经济:“十一五”期间,我市外向型经济保持活跃发展态势,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在苏南地区所占比重明显上升。4年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2.6%,快于苏南地区平均增速17.3个百分点,占苏南地区的比重由2005年的7.4%上升到13.0%。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61.28亿美元上升至2009年的108.62亿美元,年均增长15.4%,比苏南地区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占苏南地区的比重也由5.5%提高至6.3%。
财政收入:4年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94.99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215.89亿元,年均增长22.8%,增幅高于苏南地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占苏南地区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11.2%提高至11.3%。
(统计局综合处:魏曙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