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全市工业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我市将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实施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全市服务业应对危机成效明显,批发零售、房地产、金融、旅游、交通运输等支柱行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业经济回落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抵御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也使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效应在过去一年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总量规模快速增长,比重份额显著提升。2009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9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1%,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3.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5%,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超过了工业经济贡献率,创出了历史新高。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由上年的12.6%回落至10.5%的情况下,服务业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为全市“保增长”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9.6%,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比重上升最快的年份。在全省13个城市中,我市服务业比重继续保持第3位次,仅次于南京(51.3%)和无锡(41.3%),略高于苏州(39.4%),比其它城市高出两个百分点以上。
(二)税收收入平稳增长,主要税种“两增一降”。一年来,我市国地税部门积极落实税收扶持政策,优化税收服务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化解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市服务业税收呈现先抑后扬、逐月回升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服务业税收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幅高于全部税收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税收增长高出3.6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35.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受消费市场逐步升温、汽车销售增势强劲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税收政策变化等因素的拉动,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税收22.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营业税受房地产形势“V型”反转、市场销售量价齐升的刺激,增长幅度迅速回升,全年实现税收44.7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房地产业营业税23.2亿元,增长63.0%;企业所得税则由于经济回调和税收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减收明显,全年完成税收25.4亿元,比上年下降25.5%。
(三)投入力度有增无减,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9年,我市服务业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信贷资金快速扩张。2009年末,全市服务业贷款余额909.5亿元,比年初增长55.3%,增幅高于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4个百分点。在资金投向上继续向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倾斜,主要集中在城市公共设施、道路交通以及市场建设等领域,全市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27.9亿元和193.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0.8%和107.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为79.9亿元,增长68.3%。二是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服务业实际到帐外资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增幅低于全部到帐外资1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服务业利用外资增势趋缓主要是由于房地产业利用外资有所降温,增幅明显回落,全年房地产业利用外资6.9亿美元,增幅由上年的41.6%回落至-2.9%,在服务业利用外资中所占份额由上年的79.7%下降为75%。三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增幅超过全社会投资1.4个百分点,快于工业投资2.3个百分点。信贷资金以及利用外资的资金投向,直接影响了服务业相关行业投资增长的格局,全年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72.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7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7%和44.7%,而房地产业全年完成投资362.8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1%,大大低于服务业的投资增幅。
(四)民营经济成长迅速,做大做强成效显著。多年来,我市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扶持民营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全市民营服务业队伍日益壮大。截止2009年末,全市服务业私营个体户数达15.5万户,比上年增加1.6万户,增长11.5%,占全部私营个体的比重由上年的75.5%提高到76.6%;服务业私营个体从业人数达48.9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7.2%,占全部私营个体的比重为35.4%,服务业对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的贡献作用进一步显现。在服务业个体私营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单体规模也持续发展壮大,全市年末服务业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49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4%;户均注册资金达到178.7万元,比上年增加26.8万元。
(五)重点行业亮点纷呈,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取决于各行业活力持续增强。2009年,我市服务业各行业大多表现出平稳、健康的良好运行态势。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一年来,我市交通行业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全市旅客运输和货运生产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客运量22904万人,客运周转量118.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9.0%、19.7%;完成货运量9490万吨,货物周转量57.9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7%、14.4%。
——通信服务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市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通信业务总收入47.6亿元,比上年增长6.2%。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正式拿到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移动电话业务快速发展,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移动电话用户424.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9%。受无线电话用户(小灵通)减少的影响,电话用户比上年有所减少。截止2009年末,全市本地电话用户数为169.2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4.6%,其中无线市话用户30.7万户,比上年末下降50.4%;住宅电话94.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6%。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不断上升,宽带网用户迅猛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互联网用户82.0万户,比上年增长40.8%,其中宽带网用户70.6万户,比上年增长39.6%。
——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2009年,我市消费需求延续去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呈现出繁荣活跃的态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实际增速创1986年以来的新高,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实现零售额7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住宿餐饮业继续维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江苏凌家塘市场、湖塘纺织城、长江塑化交易市场成为超百亿的重点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135.8亿元、126.8亿元和120亿元。
——旅游业品牌带动能力突出。近年来,我市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促销力度,积极推进重点旅游项目景区(景点)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大力塑造旅游城市品牌,带动旅游业向纵深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各旅游景点(区)共接待游客440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18.9%。
——房地产销售形势火爆。随着国家促进住房消费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市房地产销售迅速扭转年初的低迷态势,进入二季度后更是持续升温,全年呈现形成量价齐升的良好格局,增长速度创多年来最好水平。全年商品房成交突破10万套,达到10.1万套,成交面积达108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6.9%;成交额达5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1%。房地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速比上年加快10.6个百分点。
——保险证券增长较快。保险行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市场监管,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53.8亿元,增长16.6%;财产险保费收入18.8亿元,增长21.1%。全年保险赔款支出12.0亿元,比上年下降4.1%,其中人寿险赔款支出1.4亿元,增长4.8%,财产险赔款支出10.6亿元,下降5.2%。证券市场成交活跃,交易总额成倍增长。全年证券市场交易总额达63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其中A股成交6298.9亿元,增长1.6倍;B股成交18.3亿元,增长1.1倍。年末共有资金帐户总数55.9万户,比上年新增4.6万户,增长9.0%。
2009年,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但一些新兴服务业离产业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因此,我市应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市情,突出重点,在加快餐饮、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大市场、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为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人:屠 冰
核稿人:杨 珏
签发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