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我市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重点市场建设,大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积极推进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全市城乡消费品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繁荣活跃的发展态势,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商品市场体系更趋完善,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消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50亿元,创出了我市消费市场发展的历史最好水平。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经济政策引导以及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等利好因素作用下,去年我市社会消费需求继续处于上行通道,消费品市场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增速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与苏州并列全省第7位。消费品市场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伴随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市城乡消费市场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BRT快速公交1号线的全线贯通,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市郊农民的出行,使得农村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城市在社会消费中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全年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6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增幅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城市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达91.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二是多种零售业态竞相发展。2008年,我市超级市场、精品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零售业态迅速发展,业态种类逐渐丰富,经营网点不断扩展,基本形成了百货商场、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互为补充的商业业态。特别是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建成投运,国际零售巨头及国内特大零售商纷纷入驻抢滩,形成了我市消费品市场新的增长点。截止年末,全市限额以上综合零售贸易企业达141家,其中综合百货商店10家,超级市场23家,专业和专卖店107家,分别实现销售额28.3亿元、39.4亿元、145.5亿元,占全部限额以上综合零售贸易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3.2%、18.5%、68.2%。
三是住宿餐饮行业增势迅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市城乡居民的饮食条件得到改善,外出就餐群体不断扩大,住宿餐饮市场需求旺盛,呈现速度加快、比重提高、拉动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增长速度在商贸流通各行业中持续保持领先位置。2008年,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增速较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高出批发零售业5.4个百分点,高于其他行业10.7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1.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零售额拉动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3个百分点,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3.8%。
四是各类热点商品销售畅旺。2008年,我市消费品市场热点相对突出,居民消费观念更趋时尚,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代表的家居用品、休闲娱乐类产品呈现较快增长态势,高档服装、精品珠宝、进口化妆品等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热点。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类值统计,我市25大类商品中有14类商品销售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6类商品的增幅在20%以上,煤炭及制品类、家俱类增势强劲,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2.2%、80.4%,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
五是假日消费拉动依然强势。随着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渗透,节日消费在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繁荣市场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全市各大重点商贸企业充分把握各种商机,大肆渲染节日气氛,千方百计挖掘市场潜力,使接踵而至的中西大小节日成为炙手可热的节日经济,对消费品市场形成了强劲的拉动力。统计资料显示,时逢“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的2月、5月和10月,我市单月零售额均在66亿元以上,高于其它月份近一成,临近元旦、春节两大节日的12月份实现零售额72.6亿元,为全年单月最高水平。
二、消费品市场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8年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得益于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和购买力的增强,物价指数的高位运行、大型商业街区的建成投运,也对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由于经济危机的侵袭和宏观环境的变化,一些制约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因素开始逐步显现,值得引起必要的关注。
一是部分热点商品销售出现降温迹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类值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市25大类商品中有8类商品出现负增长,15类商品的零售额增幅比上年有所下降,其中9类商品降幅在15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近年来有效拉动社会消费的住房、汽车、数码电子产品等热点领域,降温迹象较为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商品房销售形势低迷,直接影响建筑装潢材料、家用电器等商品的销售,去年我市限额以上企业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3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幅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左右。二是高油价对汽车类商品消费产生较大影响,去年上半年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一路走高,一些有购车意愿的居民开始持币观望,全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幅由上年的29.1%下降为10%。
二是财富效应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2006年和2007年,我国股市和房市价格大幅上涨,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2008年情况出现逆转,受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股市大幅跳水,楼市持续低迷,加上一些企业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而裁减员工,城镇失业人数有所增加,这些因素导致民众收入预期降低,购买能力减弱,消费信心下降,并对未来社会消费增长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三是农村消费市场总体仍然较为低迷。虽然近年来我市积极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农村的消费环境有所改善,农民的消费能力稳步提升,但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市场依然受到消费观念陈旧、商品档次偏低、售后服务滞后以及网点布局和市场拓展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消费市场所占份额持续下降。2008年,我市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全市乡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的接近四成,而农村市场零售额仅占全市总量的8.4%。
三、对2009年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展望
从有利因素分析,2008年9月中旬以来,央行连续五次减息,并在10月初取消了征收近9年的利息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成品油税费改革自2009年起正式实施,国家鼓励消费的意图十分明显,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将刺激消费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优化消费环境的有关政策,为释放消费潜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国内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民生公益事业的逐步完善、“家电下乡”、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等刺激消费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中央政府各项让利于民减税免赋政策的出台,将为扩大消费提供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并对市场消费信心起到提振作用。
从不利因素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速下滑,消费者信心指数连创新低,CPI指数明显回落,主要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呈现低位趋稳的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可能加深和扩大,商业企业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难以独善其身。由于国内市场资本市场价格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回升,房市、车市仍处于调整期,2009年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仍不乐观,汽车和住房类消费增速有可能继续下滑,并带动建材、家电、家具、装修装饰等相关消费品增速的回落。同时,住房、教育、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不明朗,也增加了民众对未来支出的预期,使得预防性储蓄成为削弱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影响2009年消费增长的因素有扬有抑,但总体上抑大于扬。预计全年消费增长的形势不容乐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比2008年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撰稿人:陈 征 核稿人:杨 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