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各个时期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千方百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村体制改革力度,创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全市农业生产力在科技兴农、高效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得到极大的解放,农业经济进入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农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业经济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达108.9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5.6倍,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相当于1985年的14.6倍,年均增长13.0%。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把贯彻农业政策、落实科技兴农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始终,农业发展在“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政策引导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特别“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和市场机制的引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农民生产和生活空前广泛地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30年来,全市农业经济发展随着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常州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在农村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了农业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建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这期间,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45.6%,其中粮食收购价格提高56.6%,棉花收购价格提高39.6%。双重积极因素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自主经营意识和商品意识得到增强,农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84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8%,6年间翻了一番多,粮食、油料、水产品、肉猪出栏数分别比1978年增长18.3%、1.8倍、2.2倍和8.3%。在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快速的增长的同时,农业经济增长也由单纯的数量型增长向结构型增长转变,全市种植业总量由1978年的5.9亿元增加至1984年的9.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80.2%下降至65.8%;牧业、渔业发展迅猛,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16.4%和1.8%提高到23.2%和6.1%。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农产品市场化步伐加快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1985年,国家对农产品统派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改粮棉统购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其他各类农产品实行价格放开,由市场供求调节。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我市农民从事农副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种植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良好格局,为农村经济腾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84年的13.9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27.8亿元,年均增长10.4%;农、林、牧、渔业比重结构由1984年的68.7:0.9:18.4:2.9调整为1991年的52.2:0.7:28.7:8.8,油料产量比1984年增长了41.3%,水产品产量比1984年增长了90.6%。但这一时期由于农业投入、农产品购销价格政策等关键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主要农产品产量一度出现波动和徘徊,1991年,全市粮食产量比1984年下降了3.3%,生猪出栏比1984年下降了20.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剔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0.7%。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8年):一系列惠农措施的出台促进了农村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农村改革逐步进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逐步发挥主导作用。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和农业工作,积极增加农业投入,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并把农村和农业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上,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地方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市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开始被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取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显现,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村和农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91年的27.8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84.0亿元,年均递增17.1%。农村非农行业发展迅猛,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289元,相当于1991年的3.3倍,年均递增18.4%;农村非农行业总产值789.8亿元,相当于1991年的4.5倍,年均递增23.8%。
第四阶段(1999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和种粮直补政策推动农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迈进。1999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并连续5年下发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补贴政策,从多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提高多种经营效益。我市农村经济开始向稳定一产、提升二产、推进三产方向发展,农村社会向注重环境、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转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全面完成改制的乡镇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日益焕发新的活力,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8.9亿元,相当于1998年的1.3倍,年均递增2.9%;农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相当于1998年的2.1倍,年均增长8.6%。这一时期,我市农村面貌和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二、农业经济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和发展方式实现了重大转变,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斐然,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普及,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趋势逐步显现,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优势农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全市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特别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近年来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电力建设和道路建设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农村正在龙城大地上迅速崛起。
1、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0年来,我市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素养稳步提升,为传统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全市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步由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转向多种经营并举、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结构。2007年,全市种植业产值为51.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7.5%,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 22.2个百分点;牧业产值 19.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9 %,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5.1个百分点;渔业产值30.7 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28.2%,比改革开放初期上升了 17.7个百分点。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作物产值由1978年的6.2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9.8 亿元,而占种植业比重却由1978年的76.5%下降至2007年的38.3%,蔬菜、瓜果、茶、桑等经济作物比重迅速增加。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全市形成了花卉、水产、水果、茶叶、畜禽等八大特色经济产业,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明显提升。
2、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着力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澡港河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水利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吨粮田”为目标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展开。农业机械化作业从无到有,耕作比例由低到高,形成了少耕条播机、开沟机、机动插秧机、机动抛秧机、联合收割机、脱粒机等基本配套齐全的农业机械化体系,农业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截止2007年,全市共建成“吨粮田”50 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0%左右。全市机耕地面积174.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72.1%;机播面积187.1万亩,机收面积213万亩,小麦和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49.1万千瓦提高到2007年的158.3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85%以上。设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至2007年底,全市蔬菜、食用菌等大棚种植面积达3.5万亩左右,地膜覆盖面积5.7万亩,有效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法宝。
3、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革命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按照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加大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的建设力度,积极探索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走品牌战略之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截止2007年底,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466个,吸纳会员7.7万名,带动农户25.6万多户,实现农产品销售30多亿元,农业产品商品率达70%左右,渔业产品商品率85%以上。全市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57个,农业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50.9万亩,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327个,形成了“天目湖”、“长荡湖”、“金鹿”等一批著名的农产品品牌,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已达14家,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夏溪花木市场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农业产业化生产初露端倪。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接近1000家,涉及粮油、食品、茧丝绸、珍珠、皮革等10多行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3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达20家,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方式。
4、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实质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和鼓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推动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30年来,全市粮食生产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新产品和新品种覆盖面积持续提高,至2007年,全市水稻新品种播种面积达167万亩,占全部播种面积的80%以上,为粮食单产连创历史纪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1980年相比,全市水稻单产由315公斤提高到571公斤,油菜籽单产由82公斤提高到136公斤,小麦单产由225公斤提高到270公斤。在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生产中,名特优产品的引进推广更为迅速,大大提高了经济作物产量和种养效益,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一大批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产品产量,降低了农民劳作强度,截止2007年,全市粮食生产中肥床旱育秧、抛秧轻型简化栽培技术、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应用已达150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近70%,多种经营生产中,通过采用林桑果苗木嫁接技术、板栗喷硼技术、名优茶机械化炒制技术等,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撰稿人:李 戈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