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大力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着力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具体扶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全市服务业呈现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水平明显提高,并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扩大就业以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服务业与制造业一起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一)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地位明显提升。1978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只有2.5亿元,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仅为14.1%。改革开放后,随着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流通、重产品轻服务等传统观念的转变,特别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发布以后,我市服务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30年间,仅有1981年至1982年、1988年至1991年出现两次比较明显的调整,其它年份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特别是1995年以来,服务业进入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周期,可比价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16.5%之间,稳定性明显提高。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695.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81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4.7%,超过同期GDP增速1.5个百分点,比第一、第二产业年均增速分别高出10.4个和0.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上升,由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提高到2007年的42.5%;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稳步走高,1989年突破20%,1996年突破30%,2007年达到37.0%,在省内城市中名列前茅,比1978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二)新兴行业加快发展,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市服务业体系相对欠缺,主要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为主,不仅结构单一,而且开放程度低,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新型行业则在较长时期内处于限制经营状态。1990年全市服务业总量中,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达到40%左右。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服务业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市信息服务、邮电通信、房地产、旅游等一批新兴服务行业迅速成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全市邮电业业务总量由1990年的0.8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45.2亿元,增长59.2倍;旅游业务收入由1996年的29.5亿元提高到199.3亿元,增长5.8倍。房地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1亿元提高到68.3亿元,年均增长22.9%;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4.3亿元增加到81.9亿元,年均增长18.9%。在新兴行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传统行业经营模式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仓储企业加速向现代高效物流企业转型,加速转型的传统行业与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一起,共同撑起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脊梁。
(三)从业人员稳定增长,就业容量明显扩大。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从业人员结构呈现“一、二、三”格局,1978年,全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0.5%,服务业从业人员仅有18.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2.6%。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商贸餐饮、交通邮电、科教文卫和社会服务业等领域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途径,为分流农村转移人口、解决城市就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85年和2001年,我市分别实现了劳动力结构“二、一、三”和“二、三、一”的转变,截止2007年末,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90.2万人,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4.8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3.2%,比1978年提高了20.6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全社会就业增长的贡献度接近六成,改革开放30年,全市新增从业人员126.9万人,其中服务业新增从业人员75.4万人,占新吸纳劳动力的59.4%。
(四)经营主体日趋多元,民营经济凸显生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按照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调整的要求,积极推进服务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大对竞争性领域国有、集体服务业企业股份制改革力度,着力消除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进入服务性行业。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全市服务业所有制结构逐步由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发展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合资合作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速发展。目前,除教育卫生、科学研究、公共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产业以外,其它大多数服务业行业中的国有资本已经基本退出,民资、外资等非公有资本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截止2007年末,全市服务业个体工商户达10.9万户,从业人员达18.9万人;服务业私营企业2.0万户,从业人员20.4万人。2007年,服务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5.3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52.5%。服务业外商投资项目明显增加,2000年以来,全市新签服务业外商投资项目437个,其中房地产开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分别192个、43个、32个;共计新签协议利用外资40.8亿美元。2007年末,全市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达308户,从业人员达0.7万人。
(五)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整体实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顺应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教育卫生、商贸流通等服务行业的投资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大力促进服务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并以重点项目为着力点强攻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后实施了总投资达4.6亿元的新阳光食品城、总投资4.2亿元的常州大剧院、总投资3.5亿元的长江塑化城、总投资1.3亿元的江苏国际塑化城物流中心、总投资7亿元的金属批发市场、总投资2亿元的横林地板城产业基地、总投资2.5亿元的博物馆规划展示馆以及总投资5亿元的药品物流中心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对于提升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调高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增强了服务业的发展后劲和增长潜力。2000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1953.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26.8%,其中2007年完成服务业投资516.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的42.9%。
(六)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地方财力贡献突出。随着服务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新兴行业的崛起,我市服务业的效益水平和税收收入大幅提高,日益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2007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各项税收收入98亿元,相当于2002年的2.5倍,年均增长28.8%,比同期全部税收年均增幅高出3.3个百分点,领先于第二产业税收增长4.8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国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达34.3%,在苏南五市中列第2位。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营业税、房地产税等地方税收均呈较快上升态势,2007年分别达36.7亿元、3.7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依次为23.2%和2.3%,2002年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30.8%、17.5%,为地方财力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服务业各行业中,房地产业、金融业等新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上升期,经济效益增势良好,2002年以来营业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40.7%、55.5%,企业所得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53.3%、149.2%。(撰稿人:许听泉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