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物质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实现了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封闭结构向开放结构、生存结构向发展结构的转换。30年的建设和发展,使全市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已经初具雏形。
一、产业结构从传统走向现代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三次产业虽然已经由传统的“一二三”序构转变为“二一三”序构,但农业经济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经济规模较小,服务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1978年以后,随着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我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变革开始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1987年,三次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了“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由1978年的21.9:64.0:14.1调整为18.9:62.0:19.1。此后,依托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我市的产业结构体系进一步得到优化,逐步形成了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现代格局。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4:59.6:37.0,第三产业比重较30年前上升了22.9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地位日益提升。各产业内部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加速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种植业比重稳步下降,从81.2%下降至45.4%;渔业比重出现大幅上升,由1.8%提高到29.2%。花卉苗木、特种水产、名优茶叶等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高效规模种养殖水平全省领先。2007年,全市高效种植面积达63.1万亩,高效渔业面积23万亩,生猪、肉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0%、91%和87%。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水稻机种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75.1%、91%。工业结构加速由传统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转变,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突出,产业集中度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之比由1978年的51.1:48.9调整为2007年24.2:75.8,九大行业中机械、冶金、化工三个行业比重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5%、8%提高到34.1%、19.5%和14.1%。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稳步提升,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1%提高到2007年的43.3%。第三产业加速由传统领域向现代领域转变,金融保险、通讯信息、房地产、旅游、软件动漫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金融保险、信息传输、房地产、商务服务、居民服务等现代行业所占比重达34%。
二、所有制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所有制结构中以国有、集体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工业领域国有比重基本保持在70%左右,集体比重在30%左右。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民营经济的崛起,我市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被彻底打破,以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日益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逐步形成了各种经济类型同步发展、比翼齐飞的多元经济格局。目前,公有制经济除了在公共服务领域和部分垄断性行业仍保持较高比重外,已经基本从一般性竞争行业退出,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和所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完善,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税收总额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经济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领域实现了投资主体由国有经济向非国有经济的重大转化,非国有投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比重仅为18.6%,非国有投资比重达到81.4%,其中民间投资占6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占15.0%。流通领域形成多元发展格局,外商和港澳台经济以大型超市和快餐经营形式迅速入驻,占全市的份额迅速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得到长足发展,国有集体流通企业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比重下降到7%左右。工业领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稳步推进,到2007年为止,在全部工业单位数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4.6%,私营经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单位数比重分别达66.9%、16.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44.5%、33.4%。
三、市场格局从封闭走向开放
受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我市的经济体系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各类生产资料不能自由流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几乎为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产品经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换的速度明显加快,我市经济也逐步由半封闭状态迅速转向全方位开放,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的开放度和活跃度稳步提升。对外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裂变式发展,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到2007年,全市贸易伙伴遍及全球六大洲176个国家和地区,年进出口规模超过130亿美元,其中出口规模接近100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51%,出口依存度达到38.1%。利用外商成效显著,外资来源渠道日趋广泛,外商直接投资从80年代初的100多万美元上升到2007的18.3亿美元,30年来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04.2亿美元,来常投资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0多个,4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设立各类投资项目68个。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我市对内积极实行放开搞活,通过国有企业改制、乡镇企业转制和推进企业上市等形式,加大对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的改革力度,有效增强了微观经济的整体活力,使之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日益成为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2007年末,全市已有13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50.4亿元,有3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创办企业或设立机构79家,总投资12706万美元,其中中方协议外资9455万美元。
四、社会结构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社会
虽然上世纪70年代末我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造就了一大批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人”,促进了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常州成为闻名全国工业明星城市的辉煌,但当时我市还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城市,农业社会的特征比较明显,非农人口比重仅为15.5%,农业就业人员比重超过60%。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户籍管理、人口流动政策的逐步松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和城镇集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整个社会面貌,为我市社会结构转型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全市三次就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序构转变为“二三一”序构。三十年间,全市农业人口减少了三成多,占户籍人口的比重由84.5%降低至50%以下。城镇人口稳步增加,2007年达到264.8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0.5%,近十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左右。二、三产业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就业的主渠道,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78年的60.5:26.9:12.6调整为11.1:55.6:33.2,三十年间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了49.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劳动者数量明显增加,到2007年底,全市外来人口已经接近150万人,其中来常务工、经商或从事服务行业的比重占到80%左右,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达到0.42:1。全市人口的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显著上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8年,比1990年提高1.6年;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14.5%上升到26.1%;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31.3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83年的2.8%提高到11.5%。
五、人民生活从生存走向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单一,收入水平只能满足生存需要,吃、穿、用等生存性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超过60%,普通家庭少有积蓄,添置手表、自行车等“大件”则需要省吃俭用数年方能实现心愿。1978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为7182万元,人均储蓄额仅为25元。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温饱生活步入小康生活,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比例显著上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收入渠道日趋多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4年的7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9089元,年均增长15.5%,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1984年的94.5%降低至2007年的60.7%,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比分别提高到13.3%、0.9%、25.2%。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不断拓展,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工资性收入逐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429元提高到903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1983年的19.2%提高到2007年的64.8%。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重点逐步转移到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领域,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4年的56.8%降低至2007年的35%,住、行、医、教等支出比重达到47.4%,比1984年提高28.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49.7%下降到2007年的38%,住、行、医、教等支出比重达到46.4%,比1985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092.1亿元,人均储蓄额达到30675元,分别相当于1978年的1521倍和1227倍。(撰稿人:吴 煜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