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对外开放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相结合,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培育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市场主体,努力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市外向型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30年间,全市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体制活力和巨大的发展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一、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对外贸易先后经历了出口商品收购、统购统销、自营出口三个发展时期。1983年,常州农机进出口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家拥有直接对外经营权的市级公司,以此为标志,我市自营出口开始起步。1992年外贸实行省市脱钩新体制后,我市进出口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截止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达632.4亿美元,年均增长52.2%,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34.2个百分点;对外贸易依存度达51%,比有数据记载的1985年(仅0.01%)提高50个百分点以上。
——对外贸易活力增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被看作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并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对外贸易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全市进出口额仅有128万美元。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对外贸易的活力显著增强,进出口贸易额按照五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飞跃的速度迅速攀升,1991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额首次跨上了亿美元台阶;1996年跃上10亿美元平台,当年进出口总额达13.5亿美元;2006年更是一举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32.3亿美元,相当于1985年的10000多倍、1990年的215倍、2000年的4.7倍,其中进口额由1986年的506万美元提高到33.8亿美元,年均增长36.3%,出口额由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98.4亿美元,年均增长50.2%。
——外贸主体迅速成长,竞争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外贸经济主体迅速发展壮大。1983年常州农机进出口公司成为全市首家获得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到2007年底,全市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651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76家,外贸流通企业359家,自营生产企业1318家。出口企业在数量成倍增加的同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高,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外贸流通企业和自营生产企业三大出口主体分别完成出口额47.6亿美元、18.6亿美元、32.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8.4%、18.9%和32.8%,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比首度出口的1985年增长3717倍,年均增长45.3%;外贸流通企业出口额比首度出口的1986年增长20665倍,年均增长60.5%;自营生产企业出口额比首度出口的1988年增长1116倍,年均增长44.7%。
——出口大户不断涌现,龙头作用日益明显。在各项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带动下,我市重点出口企业成长势头强劲,外贸龙头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常州新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出口额在全省自营生产企业中名列前茅,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等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全市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外贸企业由1994年的13家、2000年的39家上升至2007年的216家,其中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9家。外贸龙头企业对出口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2007年,超千万美元企业出口额在全市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63%。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份额提高。30年来,我市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不断加大出口品牌的培育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全市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的传统出口优势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市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稳步提高。2007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额7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5.2%,比2000年提高7.3 个百分点;来料(进料)加工贸易额24.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8%,比2000年下降7.2个百分点。全市机电产品出口额由1990年的2410万美元增加到49.2亿美元,年均增长36.7%;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48.5%上升至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形势稳健,2007年出口额达9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的6.8倍,年均增长31.5%。
——外贸市场得到拓展,贸易伙伴遍布全球。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 年代初以来,我市积极实施多元化市场发展战略,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全市出口贸易空间不断得到新的拓展,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截止2007年,贸易伙伴已遍及全球六大洲176个国家和地区,较1990年增加了143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对六大洲的出口额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除亚洲地区增幅低于全市平均增幅外,其他五大洲的年平均增幅均超过30%,其中对欧洲出口年均增长达40.2%。随着出口贸易伙伴的增多,我市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亚洲出口份额虽然继续稳居第一,但比重由2000年的65%降到2007年的43%,其他五大洲所占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欧洲出口份额提高最快,由2000年的12.5%提高到25.3%,7年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
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按照“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方针,着力加大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的品质和水准,全市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外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趋明显。30年来,全市共签协议利用外资项目6922个,协议外资金额246.5亿美元,年均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104.2亿美元,年均增长35.6%。
——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引外质量持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吸引外资取得了突出成就,从1984年7月我市批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常利企业有限公司到2007年底,全市累计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923个,协议外资221.7亿美元,单个项目平均协议利用外资规模从上世纪80年代的35万美元、90年代的164万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1097万美元。大项目数量逐步增多,上世纪80年代全市新签的6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仅有2家企业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而最近5年我市每年新签超千万美元的外资企业都在120家以上,5年共签订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745家,协议外资所占份额达到71.3%。特别是一批著名跨国公司的加盟,有效提升了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的总体水平和竞争能力,截止2007年底,已有4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常州,共投资各类项目68个。
——外资领域稳步拓展,投向结构更趋合理。上世纪80年代,我市外商投资领域较为单一,95%以上集中在制造业。1984年全市新签首家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协议利用外资27万美元;1989年新签第一家生产企业,协议外资33.6万美元;1990年新签第一家服务业企业,协议利用外资153万美元。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市利用外资的领域明显拓宽,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延伸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全市几乎所有的行业均有外资介入,涉及行业类别达到360多个。2007年,全市第一产业协议利用外资9429万美元,比1989年增长280倍;第二产业协议利用外资28.05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3641倍,所占比重由80年代的98%下降为67%;第三产业协议利用外资15.7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025倍,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0%提高到36%。
——投资方式发生变化,独资项目发展迅速。在我市外商投资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中外合资作为一种“双赢”的引资方式得到广泛采用,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1984年到 1987年我市新签的外商投资企业均为中外合资合作性质,到 1988年才有外商独资企业签约。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投资回报的上升和投资政策的逐步统一、规范和透明,外商独资项目得到迅速发展,2001年协议外资首次超过合资合作项目,成为外商来常投资的主要形式。2007年全市新批的401个外资项目中,外商独资项目296个,数量相当于1988年的74倍,比重由1988年的17%提高到74%;独资项目协议外资39.5亿美元,相当于1988年的1955倍,比重由1988年的32%提高到89.7%。来常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明显扩展,从最初吸引港澳台地区资金为主,发展到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来投资合作,外资来源渠道日趋广泛。港台地区项目虽然仍居首位,但项目数量占全市比重已由80年代的80%下降为48.6%,协议外资比重也由80年代的60%下降为55.3%。
——开发区建设稳步推进,龙头作用日益显现。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我市抓住国家批准我市设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机遇,着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扎实有效地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建设。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建立1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开发面积达92.6平方公里,比1995年末扩大了10倍;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2亿元,其中当年投入101.6亿元,相当于1995年的59倍。各级开发区有效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集聚地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2007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新签外商投资企业270个,协议外资28.7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4.0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7%、65%和76%。
三、外经合作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努力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合作方式从简单的劳务输出发展到技术出口,合作领域从承揽工程项目和劳务输出发展到兴办境外企业或机构。到2007年底,全市累计新签外经合同金额24.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0.2%和18.2%。
——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承包工程份额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持续发展,合作规模呈现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扩张特点,基本按照10年扩大10倍的趋势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我市年平均外经合同额仅312万美元,90年代上升到年均4903万美元,进入新世纪以来,年均外经合同额达到23972万美元。2007年,全市外经合同额达5.2亿美元,相当于10年前的7倍、20年前的56 倍。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对外经济合作以劳务合作为主,进入90年代以后,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十分迅猛,主导地位日益显现,所占比重由80年代的5%以下提高到90%左右。2007年全市签订的239个外经合作合同中,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达224个,占总数的93.7%;合同额4.6亿美元,占总额的88.5%。
——大量企业走出国门,外经队伍持续壮大。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市许多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都有企业获得外经经营权,获得与国际知名公司同台竞标的资格。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外经经营权企业22家,比2001年增加9家。同时,新科、常发、鸿联集团、常柴集团等一些具备技术实力和优势的成熟制造业企业,纷纷到国外寻找发展机会,尝试境外投资,2006年至2007年,全市新核准境外企业52家。常柴集团、常茂生化和天合光能等企业还积极角逐国际资本市场,在香港、美国等证券市场成功上市,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重点企业优势明显,承接项目能力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重点外经企业凭借实力和信誉,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日益成为全市对外承包工程的主力军,并在承建高层建筑、公路、桥梁、铁路建设等大型工程项目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07年,全市有8家企业承接外经合同额超过1000万美元。全市新签合同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单个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揽的斯里兰卡机场线项目以1.6亿美元的合同额,创造了我市单个项目合同额新高。 (撰稿人:倪立宪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