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大对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努力发展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0年来,全市生产力水平跨上新的台阶,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社会发展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
一、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教育规模及整体实力得到长足发展,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显著提高,逐步构建起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呈现出基础雄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整体发展格局。
1、基础教育高质量。坚持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立足点,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九五”以来,我市按照每万人1所小学、每3万人1所初中、每十万人1所高中的比例,在全省率先实施基础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共撤并中小学1140所,使全市中小学由1995年的1577所调整为2007年的437所。最近5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均衡发展战略、内涵发展战略、主动发展战略,全市城乡累计投入普通中小学基本建设资金20多亿元,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设备设施、校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00%的学龄儿童得以入学读书,100%的乡镇成为省或市教育现代化乡镇,100%的中小学实现“校校通”。2007年,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8.8%,比1983年提高56.2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3.4%,比1983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1%,比1983年提高60.1个百分点。省级优质中小学比例达50.61%,就读学生比例64.5%以上,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4%,比全省高出23.4个百分点。
2、职业教育高水平。上世纪90年代,我市积极实施职业教育战略性调整,整合二职高、十七中等资源,创办刘国钧职教中心,形成了全国首创的“职教中心”办学模式,同时积极推进无线电工业学校、化工学校、机械学校等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职院。全市职业技术教育以其实践教学和方便就业等特点,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呈现出繁荣稳定的发展态势。职业学校数量由1977年的7所发展到2007年的27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7所,省级职教示范专业33个,省优质职业学校比例超过73%,就读学生比例超过88%。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由1977年的0.1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8.26万人,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比例由1977年的24.3:1调整为1:1左右,职校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中级工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
3、高等教育有特色。全市普通高等院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水平和实力稳步增强。到2007年,普通高等院校发展到12所,建有23个硕士点、40多个本科专业、50多个专科专业,其中省部级重点学科达6个,在校大学生11.91万人,比1978年增长174.5倍,其中硕士生88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统筹信息、机电、纺织服装、工程、轻工等五所高职院和江苏工业学院组建的常州科教城,实行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校区互通的办学模式,城内院校均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信息学院通过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评审,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赛共获团体或个人一等奖20余项。目前,常州科教城已成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地和实验区。
二、文化事业精彩纷呈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工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实现了统筹协调发展。
1、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全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繁荣文艺为中心,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推出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优秀剧(节)目。滑稽戏《诸葛亮与小皮匠》1993年应邀晋京到中南海演出,并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滑稽戏《多情的小和尚》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剧本奖;锡剧《少年华罗庚》获得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最高奖——优秀剧目奖,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滑稽戏《我要做好孩子》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剧组被江苏省文化厅记集体二等功,2001年又获全国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奖,实现了常州市文化史上零的突破。 锡剧《老铳》于2002年参加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并获第五届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蹈《清清河边》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奖;滑稽戏《阿拉美丽苑》、锡剧《烟村三月》、锡剧《浣纱谣》分别入选“2004-2005”、“2005-2006”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阿拉美丽苑》还荣获第六届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以来,全市累计创作新剧(节)目 108个,获得各类奖项376个。
2、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切实加强群众文化基本阵地和基本队伍建设,积极推动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等业余文艺创作,至2007年底,全市有文化馆8个,其中一级5个,二级1个。近年来,我市文艺创作精品迭出,80余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其中武进区文化馆的舞蹈《上梁》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市群众艺术馆的舞蹈《婆媳姑》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武进区文化馆创作的小品《左邻右舍》获文化部“群星奖”优秀奖;少儿民乐《西皮随想》获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金奖。全市涌现出了一批特色文化乡镇,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刻纸之乡”、“少儿书法之乡”和“摄影之乡”,金坛市唐王乡、新北区孟河镇、鸣凰镇分别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故事之乡”、“书画石刻之乡”和“留青竹刻之乡”,武进区南风词社、钟楼区西林街道戏剧队分别被省文化厅评为特色文化团队、戏曲特色团队。常州艺术节、小戏小品征文演出大赛、农民艺术节、卡通艺术周等已经连续举办多届,成为我市群众文化的品牌活动。
3、设施建设成就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文化事业硬件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瞿秋白纪念馆、亚细亚影城、图书馆新馆、刘海粟美术馆、吴青霞艺术院、常州书画院、常州博物馆(含规划展示馆)、常州大剧院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展区面积近1万平米的常州博物馆新馆自2007年4月开放以来,已举办各类临时展览10项,累计接待观众13万人次,其中“神奇的自然、美丽的家园”为常州少儿自然博物馆陈列,成为全省唯一的“少儿自然博物馆”。目前,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所4个,座席数4123个;公共图书馆4个,总藏量210.31万册;博物馆(纪念馆)8个,文物藏品30663件,2007年参观人次达57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3.2倍。
4、广电事业繁荣兴旺。全市广播电视事业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不断丰富节目编播形式和内容,提高服务和宣传水平。2007年全市拥有广播电台4座,对内广播节目7套,广播全年自制节目时间3.71万小时,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拥有电视台4座, 自办电视节目8套,电视全年自制节目时间1.82万小时,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年传输数字有线广播电视 123 套,传输模拟有线广播电视节目37 套。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89.1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9%。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势头强劲,2000年以来共有402件作品获省政府以上奖项,其中国家政府奖29件,省政府一等奖85件,全国“五个一工程奖”4件,省“五个一工程奖”10件,省政府奖二等奖 112件,获奖总数名列全省前茅。广播剧《永久的青年——瞿秋白》获全国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广播剧金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率先实现了常州“五个一工程奖”零的突破,填补了常州史上的空白;电影《我要做好孩子》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十一届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到目前为止,常州广播电视台总共完成了11部电视剧和电影的生产制作任务并成功发行,影视剧生产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动漫产业抢得先机。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以动漫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重点动漫企业加以扶持,同时对优秀企业采取重奖政策。一批原创能力较强、制作规模较大、市场运作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核心动漫企业纷纷落户常州,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逐步形成。作为国家广电总局首批命名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中唯一的地级城市,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先后被授予“中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等荣誉,有6家基地企业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原创动画示范单位”。2004年以来,有5部动画片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申报立项,动漫影视片发行总集数54集,总时间长度650分钟;有4部动画片在央视播出,2部动画片在北京卡酷卫视播出,2部动画片在江苏卫视少儿频道播出;有16部原创作品获得各类奖项31个,6部动画片被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1部动画片获国家精品奖,1部动画片获省“五个一工程奖”,3部动画片获省精品奖。
三、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全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事业专业化程度得到加强,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资源分布日趋合理,一个遍布城乡、点面结合、防治兼顾、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1、综合能力全面增强。30年来,我市卫生事业在改革中逐步完善与发展,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至2007年末,常州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73个,比1978年增加489个,其中二级以上医院16所,乡卫生院78所。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091人,比1978年增长1.4倍;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6人,比1978年增加2.48人,其中医生9611人,比1978年增长2.2倍。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41万张,比1978年增长1.0倍;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95张,比1978年增加1.55张。全年辖市区以上医院门急诊人次622.3万次,比1984年增长70.6%,出院22.1万人次,比1984年增长1.8倍。市一院和武进人民医院被认定为省基本现代化医院,市一院进入全国大型医院综合实力50强。
2、公共卫生得到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加大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力度,着力建立与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功能相对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行计划免疫“金卡”工程和“蓝天”工程,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稳定在98%以上,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计划免疫服务。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全市传染病率为235.32十万之一,比2000年下降52.61十万个点。“五小行业”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从2006年末的44.5%上升到2007年的97.01%,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普遍改善。建成全省领先的“120急救指挥卫星定位系统”、“120急救预先告知系统”,全市无偿献血率达100%,成份输血率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并获得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市区和金坛市、溧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3、农村卫生稳步推进。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有效增强了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全市农村初保工作健康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三级网络覆盖率达100%,提前3年实现江苏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规划目标,并成为江苏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地区。截止2007年末,全市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202.25万人,参保率为99.3%,全市人均筹资标准达105元。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3个,其中市级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个,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农村卫生状况发生极大变化,三年改水任务提前完成,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地区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79.9%,人畜粪便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1个,省卫生镇29个,省卫生村198个。
4、社区网络逐步健全。2003年起继续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既符合全面小康要求,又能够满足人民健康需要,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大病到大医院,小病去卫生服务站、诊所、医疗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合理。2007年底,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服务站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城市居民人口覆盖率达88%以上。2007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数与城区二级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数的比例从2005年的27.6%上升到2007年的39.5%,增幅为11.9个百分点;2007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1.08万人次,妇幼保健服务12.58万人次,预防接种26.54万人次,免费体检4.08万人次,康复治疗1.19万人次,组织健康教育918次,累计建立健康档案89829份,为困难群众减免社区卫生服务费用188万元。2004年钟楼区、天宁区成功创建首批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007年天宁区又成功创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四、体育事业成绩喜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体育进入了历史上发展快速、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全市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群众体育普及工作成绩显著,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显著改善,竞技运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一批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创佳绩,为国家和地方赢得了荣誉。
1、竞技体育成绩显著。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市开始建立和完善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推行“科、教、训”一体化运动训练模式,落实各项保障工作,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常州市少体校和市体育运动学校被评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0年来,共向国家队、省队及解放军队输送优秀运动员近300人。常州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1990年以来共获得各类比赛奖牌3653枚,其中国际比赛金牌58枚、银牌18枚、铜牌13枚;全国比赛金牌223枚、银牌138枚、铜牌156枚。在2006年举办的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我市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勇于争先,共获金牌104.5枚、银牌95枚、铜牌93枚,金牌、奖牌和总分均列全省第6,参赛人数、项目、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并获江苏省体育局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2、群众体育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提高健康素质为主旨,优先发展群众体育,连续多年把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努力构建便民、亲民、利民、近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成为省内唯一连续十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的城市。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到学校、厂矿企事业、机关、部队、农村和街道,青少年业余体校、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常州冶金机械厂、常州割绒厂等企业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溧阳、武进、金坛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到2007年底,全市已建全民健身工程点1230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059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点3.46个,全市有70%以上街道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80%的乡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村级体育设施覆盖率达84.6%,体育人口达43%,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中小学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率100%,达标率97%,优秀率22%。
3、场馆建设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放在重要位置,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的同时,把体育强市建设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总体发展目标,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场所。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各6个,2006年改造落成的市游泳健身中心的体育设施、规格和技术要求都达到了国际比赛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社会事业项目——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拥有可容纳3.5万人观众席位的体育场、2000个观众席位的跳水游泳馆、6000个观众席位和1000个展位的综合体育馆等,标志着我市不仅可以举办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等国际性大型单项比赛,而且也可以举行一定规模的综合性赛事,它的建成不仅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承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创造了优质平台。(撰稿人:高舟维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