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创新发展成效卓著
发布日期:2008-09-16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工作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作用,在科技创新环境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自主创新、科技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全新的跨越。30年来,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加速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1998年以来,我市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保持省内领先,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也连续多年在省内城市中名列前茅。

(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我市在进行综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实行与经济体制相同步的科技体制改革,并在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推动科研与生产有效结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全市各类科技机构逐步走向市场,自我发展能力有所增强,到1988年,全市科研机构完成的科研项目、经济收入等比改革开放初期翻了近三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将加强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市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并重点加强“一站两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常州、武进两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大学城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和软件园等为载体的科技创业平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07年末,全市共有专业研发机构20家,各类企业科研机构176家,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家,企业技术中心116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常州科教城内的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集科技研发与成果产业化为一体,为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研发机构的发展壮大以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不仅为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激活创新源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我市在新型涂料、有机酸、数字视听设备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保持国内领先。

(二)科技人员队伍迅速壮大,人才素质结构持续改善。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市委、市政府于当年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明确将科教兴市战略确定为常州市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各级各部门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科教兴市”战略,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着力做好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吸纳和使用优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全市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环境不断优化,各类专业人才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科技人员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截止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3万人,相当于1983年的6.7倍,年均增长8.2%;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14777名,中级职称人员84728人,研究生3709人,均比改革开放前大幅度增加。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加快以领军型创业人才为重点的急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各类海外人才来常创业发展,全市科技创新的人才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市共引进218名优秀海外人才,其中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58名,首批引进的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项目已有18个顺利落户,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稳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市各级政府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和科技经济国际化,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结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体系,并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我市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作为推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切入点,着力解决产业升级所面临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突出重点领域、优势行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我市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常林股份等50家试点企业成功应用2项主题技术的企业比例达到100%,带动400多家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299个,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20个,火炬计划421个,重点新产品试制项目219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3项。2001年至2007年,全市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均位列全省第四。城市地下管线GIS、运河常州段水质监控、数字地震监测系统、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等一批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项目的实施,为我市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科技经济融合日益密切,科技成果转化渐入佳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抓住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个关键,着力完善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积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全市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稳步提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1989年,我市通过“技术合作、技术转让、技术交易和技术开发”等,构建起科技与企业联姻的桥梁;1993年成立常州市技术市场,面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进行技术传播,提供技术服务;1994年,我市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书,标志着“产学研”工作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期间,我市技术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合同贸易额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提升,到1996年,全市技术贸易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以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为平台,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力度,并先后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国防科工委、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十五”期间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51次,累计引进科技成果2.3万项,实现技术贸易额29亿元,并成功转化“国产网络计算机产业化”等一批科技项目。在广泛与国内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我市加快科技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先后与亚、欧、非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渠道,为各类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平台。

(五)企业主体地位逐步凸显,自主品牌意识有所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各类企业对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科技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2007年,全市387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科研活动的企业达255家,共开发科研项目1709个,R&D经费投入23.6亿元,R&D经费投入占全市的比重超过70%。在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企业的产权保护意识、自主品牌意识稳步提升,许多企业建立起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95个企业成为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示范试点单位。2007年,全市企业专利申请量达1787件,专利授权量达922件,分别占全市总数的29.7%和41.9%。许多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自身管理水平,常发集团、常柴集团、上上电缆、黑牡丹集团、新科电子等企业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抢占行业技术的制高点,使企业发展获得了强劲的生命力,也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持久的竞争力。截止2007年9月,全市拥有有效的国家级名牌产品25只,国家驰名商标11件,省级名牌产品115只,其中工业产品103只,中国名牌总数名列全省第4位,继续处于全省品牌经济城市的第一方阵。

(六)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基地建设成为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1989年起,我市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科委提出的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1991年,国家科委批准建立苏锡常火炬带;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市逐步形成了以苏锡常火炬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突破口、区带结合、城乡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础上,我市积极组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与申报,轨道交通、新型涂料、武进新材料、新北区“三药”科技、金坛精细化学和常州软件园先后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并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链和集群效应,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特色产业基地8家,动漫基地被评为“全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化学合成及抗肿瘤药物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50个创新集群之一。与此同时,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快认定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到2007年底,全市已有省级以上高新企业640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企业48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864只。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领域从“八五”期间的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三大领域拓展到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等五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也由1995年的80.7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1831亿元,年均增长29.7%。(撰稿人:曹秀莉 核稿人:恽东玉)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