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机遇,着力加大工业、农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的投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投资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大批重点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在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巨大拉动力的同时,也给我市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性巨变。30年来,我市城市发展空间明显扩大,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内涵品位显著提高,一个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生态环境稳步好转、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跃动着现代气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机勃勃、丰姿绰约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各行各业对投资的需求日益加大,多项重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工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1978年的8852万元发展到2007年的1203.9亿元,30年投资总量累计达5617.2亿元,平均增速达28.1%。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1978年至1987年),各地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固定资产投资热情空前高涨,我市抓住契机,以工业基础建设为中心,积极组织实施纺织、机械、冶金、电子、化工、建材等主要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41.5%,并于1985年、1987年连续跨上10亿元、20亿元台阶。在大规模工业性固定资产投入的带动下,一批生产名优新特产品的骨干企业初具规模,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10年(1988年至1997年),伴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投资建设领域的治理整顿,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了增长、滑坡、回升的波动过程,投资主体与投资渠道多元化趋势有所发展。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10年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00.9亿元,相当于上个10年投资总量的10.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20.7%。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强劲推动下,我市开发区建设富有成效,旧城改造顺利推进,城市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市容环境明显改变,环境综合整治得到有效加强。
第三个10年(1998年至2007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我市抓住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大规模实施农林水利、交通通讯、电网改造、城市高架道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规模扩张、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并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10年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49.6亿元,相当于前两个10年的6.3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7%,其中2007年完成投资1203.9亿元,首次登上千亿元台阶。
二、投资领域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推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投资管理模式被逐步打破,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管理程序大大简化,各类经营性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显现。我市各级政府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向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效率方面,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引导民间资本并举,全市各类投资主体的创业热情和投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投资领域基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多渠道、投资建设市场化、投资管理科学化的格局。体
1、投资主体日趋多元,非公投资占据主导。改革开放前,政府集投资决策权、投资资金权于一身,国有投资在社会投资中占据了绝对主体地位。随着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市投资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份额明显下降,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以及外商、港澳台投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个私以及其他经济类型共同支撑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为政府集中财力实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民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发展迅速,非国有投资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逐步成为全市有效投入的主力军。2001年至2007年,全市非国有投资累计达3415亿元,年均增长37.3%,增幅比同期全社会投资高出9.2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81.4%,比2000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2、民营企业实力提升,民间投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明显加大,大量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乡镇企业的改革与改制,在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增强企业活力与效益的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造就了一大批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投资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我市民间资本逐步活跃,投资领域开始由传统制造业延伸至电力、交通运输、电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多个社会行业,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市民间投资规模由2000年的88.8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798.8亿元,年均增长36.9%,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持续提升,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54.3%上升至2007年的66.3%。
3、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利用外资势头良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股票、集资、债券、资产置换、资源配置等新型融资方式应运而生,我市投资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得到拓宽,资金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企业债券等多种形式得到有效利用,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2007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预算内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仅为0.5%,是10年前的一半;自筹资金比重为64.2%,比10年前提高10.8个百分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前来投资,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引进外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69.7亿元,相当于1997年的3.8倍;外商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达15%,比1997年提高3.8个百分点。天合光能、瑞声科技、亿晶光电等一批重点外资建设项目取得积极成效,对提升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以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了经济增长后劲,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资也成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30年间,我市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同向发展的趋势,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7.6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1881.3亿元,增加了105.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8852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1203.9亿元,增加了1359倍;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8.1%,比GDP高出1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系数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5%上升到了2007年的64%。
(一)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基础产业得到巩固。改革开放30年间,我市各级政府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保障对农业的投入,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种植养殖效益等,大规模组织实施了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以及农村地区通水、通路、通气、通电视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1978年至2007年,全市在农、林、牧、渔、水利业方面的投资达到33.86亿元,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30年投入总量的1229倍。在投资推动下,我市农村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稳步提高,现代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工业投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凸显优势。改革开放给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工业企业在自身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金,加大项目建设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促进了我市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30年间,全市共完成工业投资300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6%,相当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30年的609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9.7%。机械、冶金、纺织、化工等重点行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设备,形成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生产效率、经济总量和效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改造提升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的同时,我市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和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13%,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8.4%,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为了缓解人口过度增长所导致的住房紧张状况,我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居民新村建设,建成了清凉、劳动、电子、朝阳等一批住宅区,但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仍然比较窘迫和简陋,1978年末,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5平方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的住宅小区建设逐步踏上良性轨道,先后建成了花园、清潭、北环、丽华、红梅等一批功能配套较为完善的居民新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九十年代中期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市房地产业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为装点美化城市、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0年到2007年,全市累计竣工商品房屋面积达371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93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由0.94亿元提高到225.0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8%;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4.1%上升到18.7%。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市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圆了改善住房条件的梦,人均居住面积也由1990年末的13.2平方米提高到21.8平方米。
(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大跨越、大腾飞的30年,也是城市建设大发展、大变样的30年。一大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条件,提升了城市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市功能,优化了城乡环境面貌,也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0年来,我市新建扩建了延陵西路、东西横街、博爱路、广化街长江路、青洋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先后实施了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新常溧线、常溧线、奔卜线、常漕线等主要干线公路的建设,城市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宁杭、锡宜、常澄、沪宁、扬溧(常州段)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城市路网与高速公路接点的全部接通,我市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贯穿南北、交通便捷的对外大通道,拉开了特大城市建设的新框架。火车客运站改扩建、常州港万吨级码头建成并实现国家级一类口岸开放以及录安洲港区建设的全面启动等,极大地增强了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动力;兰园、人民公园、红梅公园、荆川公园的敞开扩建,青枫公园、市民广场、南市河滨河绿地以及蔷薇生态湿地公园、新北区中心公园等一大批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使我市的城市更绿,空间更大,生态更好,景观更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按照“拓展南北、提升中心”的要求,积极推进南北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建设,投资数百亿元实施了运河南移、快速公交一号线、城市高架路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2001年至2007年,我市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52.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6%。(撰稿人:吴小燕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