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的有效开展,我市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实现了现代型的转变,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市户籍总人口由173.9万人增加到295.9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73%。1981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正式拉开了计划生育的序幕。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我市城乡居民传统的“多子多福”生育观念逐步改变,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有了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迅速扭转。到200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41.5万人,比1978年末净增50.5万人,平均每年递增0.72%,人口出生率则由1978年的14.2‰下降为12.6‰。2001年-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继续呈现下降态势,基本上保持在7‰-9‰之间,截止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357.4万人,比2000年净增15.9万人,平均每年递增0.65%。
(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受到严格控制,城市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我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5.5%,比建国初期还低了将近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推进城市化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日益成熟,国务院于1984年下发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开始出现松动,为变革原有户籍管理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制约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和制度障碍逐步消除,我市城市化发展逐步驶入了快车道,特别是2002年4月我市行政区域的调整,拉开了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城市的聚集辐射功能和人口承载力明显增强,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截止2007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264.8万人,比2000年增加61万人;乡村人口为94.54万人,比2000年减少79.4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0.85%,比2000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
(三)外来人口不断增多。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跨地域流动的现象极为少见,人口流动也多以探亲、访友等社会型流动为主。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1988年底我市仅有暂住人口5.1万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61.6。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制约人口流动的体制藩篱逐渐被打破,人口的迁移与流动日趋频繁活跃,并呈现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快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向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2000年末,我市暂住人口达到44.8万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上升到1:7.6。进入新世纪以来,来常务工经商的外来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在常滞留时间也日趋延长,一些流动人口通过各种途径转为正式职工,并在我市安家落户。2001年到2007年,全市迁入人口达52.3万人,净迁入15.6万人,其中2007年的净迁入人数相当于2000年的4.8倍。截止2007年末,我市常住人口达435.2万人,暂住人口达到149.3万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2.4,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了22.5%。
(四)人口素质明显改善。人口素质提高既是生活质量提高的结果,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相结合,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市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多,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高学历层次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8年,比1990年提高1.6年;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分别为9.0%、17.0%、43.0%,分别比1990年提高6.9个、4.7个、6.3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25.1%,比1990年下降了9.2个百分点。全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5. 9%,比1990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城乡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世纪末达到75.5岁,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7.7岁,其中市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80年代初的63.3岁提高到77.8岁。
6岁及以上人口各种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 |
年份 |
大专及以上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1990 |
2.10 |
12.37 |
36.65 |
34.24 |
2000 |
4.76 |
16.20 |
41.74 |
30.83 |
2007 |
9.03 |
17.04 |
42.99 |
25.09 |
(五)家庭规模趋向小型。改革开放前,儿孙绕膝、子孙满堂的传统家庭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我市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大,而当时的福利分房制度也使得许多家庭因住房条件的限制而数世同堂,同居一室,1978年底,我市共有总户数73.2万户,平均每户人口达3.97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们的家庭生育观念逐步发生新的转变,传统大家庭逐渐被两口、三口之家的现代家庭组合所取代,家庭户规模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两代户为主要特征的小型化核心家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单身家庭也有所增加。到90年代初,我市总户数增加到106.9万户,平均每户人口减少为3.04人;2007年末,总户数增加到122.21万户,平均每户人口减少为2.92人。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2人户家庭所占比重达到30.4%,比1982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而5人以上户比重则由1982年的14.5%下降为13%。
(六)人口结构有所老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育水平持续降低,死亡率明显下降,预期寿命逐步提高,我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迅速转变,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特征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1982年,我市居民平均年龄为31岁,人口结构中少年人口(0-14岁)、中青年人口(15-59岁)、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0.7%、70.3%和9.0%,社会总抚养比为42.2,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9.5,老年抚养比为12.7,人口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据人口抽样调查,到2007年,虽然人口结构继续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状形态,中青年人数量较多,老年人和少儿较少,但老年人口比重比1982年上升了6.9个百分点,少年人口比重则下降了7.2个百分点,居民平均年龄上升到38.8岁。与此相对应,老年抚养比达到22.5,比1982年上升9.8个百分点,少年抚养比为19.3,比1982年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分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年份 |
百分比(%) |
年龄构成指数 |
0-1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总抚养比 |
少儿抚养比 |
老年抚养比 |
1982 |
20.73 |
70.32 |
8.95 |
42.21 |
29.48 |
12.73 |
1990 |
19.90 |
68.90 |
11.19 |
45.13 |
28.89 |
16.24 |
2000 |
16.58 |
71.13 |
12.29 |
40.59 |
23.31 |
17.29 |
2007 |
13.58 |
70.53 |
15.89 |
41.78 |
19.25 |
22.53 |
(撰稿人:曹秀莉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