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腾飞和大突破,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跨越和大提高。30年来,我市城市居民生活实现了由量到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并从改革开放初期以低收入、低消费为特征的温饱生活迈向殷实、宽裕的全面小康生活。
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看,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家庭收入大幅度增长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的解放和跨越式的发展,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至2007年,我市经济总量(GDP)由17.6亿元上升到1880亿元,增长了106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由1984年的701元上升到2007年的19089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5%。
1、工薪收入快速增长,所占份额明显下降。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改变了公有制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社会收入分配形式,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由此使得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收入结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虽然我市城市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并继续在家庭总收入中保持主体地位,但所占比重已经明显下降。1984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667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94.5%,到2007年,人均工薪收入已达12606元,比1984年增长了17.9倍,年均增长13.6%;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为60.7%,比1984年下降了33.8个百分点。
2、个私经济发展迅速,经营收入比重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城市居民就业主要集中于国有、集体企业,个私经济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居民家庭也没有什么经营性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城市居民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由择业、自主创业变得活跃,个体经营逐步成为居民就业的重要途径,个私经营者队伍迅速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4年,我市城市居民经营性收入为零,到2007年,300户调查户中已有个体或私营企业者39人;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2831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3.6%。
3、居民家底日趋厚实,财产收入成为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以及房屋、车辆、收藏品等各类资产逐步增多,富裕起来的居民投资意识、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而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推行、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增加,也使得城市居民的投资渠道逐步拓宽,金融活动日趋活跃,居民家庭以利息、股息、红利及出租房屋收入为主的财产性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78元,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为0.9%,其中人均利息收入37元,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73元,人均出租房屋收入为64元,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20.8%、41.1%和36.0%。
4、保障制度日益完善,转移收入大幅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城市老年人供养主要依靠家庭,贫困家庭的救助等则主要依靠工作单位。资料显示,1984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赡养收入仅有1元,从工作单位得到的生活困难补助人均为1.2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对企业职工养老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市老年人供养基本实现社会化运作。各级政府也高度关注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多次上调养老金标准,促进了城市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227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5.2%,其中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3961元,人均赡养收入115元,人均社会救济收入56元。
从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情况看,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生活质量大踏步提高
在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传统的温饱型消费模式逐步升级为生活质量型消费模式,食品、衣着等基本生活消费在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逐渐上升。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13789元,比1984年提高22.2倍,年均增长14.6%,其中食品和衣着类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72.0%下降为43.6%。
年份 |
人均消费支出(元) |
分类消费支出占比重 |
衣着(%) |
食品(%) |
居住(%) |
交通与通讯(%) |
设备用品及服务(%) |
文教娱乐服务(%) |
1984 |
595 |
15.1 |
56.8 |
7.4 |
2.9 |
5.5 |
7.1 |
1990 |
1498 |
11.1 |
61.5 |
7.5 |
2.9 |
5.0 |
6.7 |
2000 |
6759 |
7.9 |
40.1 |
11.0 |
5.9 |
10.5 |
12.2 |
2007 |
13789 |
8.7 |
35.0 |
9.3 |
18.8 |
5.4 |
12.0 |
衣:从一衣多季到时尚个性。居民的衣着服饰是富裕程度和文明水平的综合展现,也是最具时代特色并能深刻反映人们精神面貌的一扇窗口。改革开放以前,在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主导下,我市消费品市场供应紧缺,城市居民的衣着服饰保守单一,基本以灰、黑、蓝基调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物资开始逐步丰富,居民长期受到压抑的衣着消费需求迅速释放,服装消费逐步向时尚化、多样化、品牌化、高档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展示出鲜明的个性,显现出生活质量的变化。抽样调查显示,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193元,比1984年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1.9%;居民人均购买服装由1984年的2件增加到8件,每件衣服的价格由7元提高到108元。衣着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成衣消费上升,面料消费下降,城市居民成衣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24.9%提高到73.2%,衣着材料支出则由43.1%下降为1.3%。
食:从满足温饱到吃出健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居民的饮食变化可谓方兴未艾,营养、美味、方便、快捷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新追求,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日益优化,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健康、科学和安全。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824元,比1984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12.3%;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1984年的56.8%下降到35.0%。在食品消费结构上,主食和副食消费比重明显此消彼长,居民人均大米、面粉等粮食消费由1984年的144.1公斤下降到49.7公斤,人均鲜蛋消费量由7.5公斤增加到9.8公斤,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由10公斤增加到17公斤,鲜果由14.1公斤增加到32.3公斤,鲜瓜由19.1公斤增加24.9公斤,鲜奶由5.7公斤增加到29.2公斤。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居民在外饮食消费支出逐年攀升,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达1299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6.9%,比1984年提高了22.6个百分点。
住:从窘迫拥挤到宽敞明亮。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城市居民住宅有独立卫生间的不多,两个家庭合住一套住宅的情况十分常见,甚至一个房间内兼有居室、厨房等综合功能。1984年,我市只有14.0%的城市居民家庭拥有齐全的厕所浴室设施,29.0%的家庭没有卫生设备,21.0%的家庭没有独立的厨房,16.0%的家庭没有独用的自来水。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了我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规模的商品住宅建设,也给城市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城市居民的住房自有率迅速提高,住房面积明显扩大,各种新型厨房、卫生设施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2007年末,我市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城市居民比重达到95.0%,有12%的居民拥有两套以上住房。居民人均现住房屋使用面积由1984年10.1平方米增加到21.8平方米;有90.4%的家庭拥有齐全的卫生设施,99.7%的家庭拥有独用自来水,99.0%的家庭使用管道燃气或罐装液化石油气。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由1984年的44元增长到2007年的1289元,年均增长15.8%。
行:从出门困难到方便快捷。80年代以前,我市建成区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城市交通体系较为薄弱,居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公交车,出门难、行路难、坐车难的矛盾比较突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改革开放30年,我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市内主要交通干道全面拓宽改造,公交线路逐年增加,居民出行既可以选择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和私家车,又可以通过公交车和出租车,出行效率明显提高。特别是今年新开通的BRT快速公交,不仅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2007年底,我市市区公交线路达116条,营运的城市公交车辆达1779辆,分别比1984年增加了6.7倍、7.7倍。随着购买能力的增强和道路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目光转向私家车消费,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底我市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小汽车8辆,自行车数量则由1984年的183辆下降到2006年的127辆。居民人均交通与通信支出为2586元,比1984年增长155.5倍,年均增长24.6%;交通与通信支出在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达18.8%,比1984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
用:从实用为主到享乐至上。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是许多城市居民家庭梦寐以求的大宗耐用消费品,当时新婚家庭最大的希望就是拥有这“三转一响”,并购置一套有大衣柜、五斗橱、写字台俗称“38条腿”的成套家具。1984年,我市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仅拥有彩色电视机1台、黑白电视机96台、洗衣机23台、收音机95架、录音机27架、照相机6架。80年代中后期,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迅速进入居民家庭。在经历90年代由住宅消费所带动的耐用消费品消费高峰后,我市居民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更新换代期,消费需求由“普及型”向“娱乐性”和“享受型”转变,各种新潮高档、功能齐全的家电产品受到居民的青睐,居民家庭手机、家用电脑的拥有量迅速提升,新婚家庭的奋斗目标也由大屏幕液晶彩电、钻石首饰等转向家用轿车。资料显示,2007年末,我市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72台、电冰箱96台、洗衣机100台、空调154台、照相机49架、家用电脑62台、移动电话181部;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达到750元,相当于1984年的22.6倍。(撰稿人:顾海峰 核稿人:杨 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