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依然十分严峻,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呈现小幅回落态势,财政增收压力有所加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支持企业的决策部署,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和矛盾,围绕“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保持了全市经济运行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的势头。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非公企业支撑强劲。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生产努力克服信贷紧缩、人民币升值、原辅材料涨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产值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5%以上。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983.5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7月份当月完成产值425.3亿元,增长23.2%。
——私营三资贡献增强。全市各种经济类型企业保持全面增长,私营及外商投资等非公经济类型企业快速发展,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有所明显。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28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024.4亿元,同比增长30.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私营及外商投资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87.5%,拉动产值增长23.8个百分点。
——九大行业分化明显。今年以来,以机械、冶金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而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轻工业则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发展形势较为严峻。1-7月份,全市冶金、机械两大行业分别完成产值619.7亿元、1045亿元,同比增长34.1%、30.5%;纺织、服装行业分别完成产值263.9亿元、96.3亿元,同比增长16.6%、1.2%。电子行业则在天合光能、亿晶光电等一批光伏企业的有力带动下快速发展,前7个月累计增速达44.7%,同比加快28.5个百分点,增速居九大行业之首。
——五大产业发展良好。今年以来,我市重点培育和扶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五大重点产业在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显示出蓬勃发展生机,1-7月份,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705.3亿元,同比增长30.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速度高出3.5个百分点;五大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产值总量的57.2%,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五大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增势迅猛,前7个月累计完成产值91.8亿元,同比增幅达137.5%。
2、投资总量稳步扩大,投入结构得到优化。今年以来,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等各类投资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投入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1-7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8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338万元、476.7亿元、3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1%、22.7%和23.7%。
——高新技术投资增势强劲。今年以来,我市各地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1-7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投资111.2亿元,同比增长84.5%,比全社会投资增幅高出61.3个百分点;全市在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376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227个,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1321万元。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势较为明显,前7个月分别完成投资28.3亿元、28.8亿元,增长144.2%和111.2%。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占了较大份额,共完成投资82.1亿元,在全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中所占比重达73.8%。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市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大交通枢纽、现代物流、市政工程、社会事业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1-7月份,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5亿元,同比增长24.4%;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38.2%,比去年同期高出0.4个百分点。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良好,其中城市高架道路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0.4亿元,西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完成投资4亿元,快速公交(BRT)二号线完成投资4881万元。
——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投资虽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呈现高位回落态势。1-7月份,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0.1亿元,同比增长35.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0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8%,其中本年新开工425平方米,同比增长8.6%;商品房竣工面积16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商品房销售形势比较严峻,前7个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7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其中住宅销售2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商品房屋空置面积居高不下,截止7月末,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9%。
3、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城乡市场差距缩小。今年以来,在连续多年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引导下,我市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品市场呈现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增长速度明显走高的良好格局。1-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4亿元,同比增长24.9%,增幅与上半年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批发业增长速度遥遥领先于其它各行业,前7个月全市批发行业完成零售额48.8亿元,同比增长46.1%,高出全社会零售额增幅21.2个百分点,比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增速分别高出23.6个、25.7个和21.1个百分点。城市消费市场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农村市场,但城乡市场差距有所缩小,1-7月份,全市城市市场完成零售额395.2亿元,同比增长25.6%;农村市场完成零售额35.3亿元,同比增长17.6%,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由上月的9.1个百分点缩小到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消费热点作用持续凸显,今年前7个月,我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类、食品饮料及烟酒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以及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总量居前,五类商品零售额占到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总量的76.5%。
4、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存贷规模稳步扩大。7月份,我市财政收支整体状况良好,地方财政实力稳步提升。全市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308.1亿元,同比增长50.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2亿元,增长23.9%。从收入结构看,契税增势较为强劲,前7个月,全市契税征收10.2亿元,同比增长50.8%;营业税入库24亿元,同比增长12.7%。企业所得税则由于法定税率下调和扣除费用的放宽,增长速度有所放缓,1-7月份累计入库19.1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较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0.1个、4.6个百分点。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82.2亿元,同比增长32.2%。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全面理解从紧政策内涵,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认真分析贷款需求,用好做大贷款流量,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市存贷款增速比上月略有回升。截止7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519.9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36.1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全市现金投放量和回笼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607.8亿元,同比下降4.8%;累计现金支出3647.2亿元,同比下降5%;累计现金净投放39.4亿元,同比下降24.3%。
5、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居民收支稳中有升。7月份,我市消费品市场主要品种价格走势基本稳定,去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翘尾因素逐渐消除,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9,涨幅较上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累计价格指数为106.6,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收支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据对市区3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7月份,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4元,人均消费支出8622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1.5%,,增幅较上半年上升0.5和0.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0%和4.6%。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人均工薪收入9461元,同比增长22.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5.3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132元,同比增长21.3%;人均转移性收入3224元,同比增长8.5%;经营性收入则由于原材料涨价、部分调查户经营效益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下降,人均收入1375元,同比下降31.2%。八大类消费项目除交通与通讯消费支出同比有所下降外,其余七大类消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衣着类、杂项商品与服务类与居住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人均分别支出600元、772元、931元、351元和737元,同比增长38.7%、34.3%、27.3%、25.3%和19.4%;食品类、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增势平稳,人均分别支出3018元和1084元,同比增长7.6%和7%。
(撰稿人:杨珏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