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性紧缩、周期性回调以及全球性通胀等诸多不利因素综合叠加效应的影响下,今年以来我市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明显趋紧,影响经济发展的矛盾、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问题,全市上下积极应对,迎难而上,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努力保持和促进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效避免了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现象。全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良好,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仍处于相对较快的运行区域,发展动力和运行格局没有出现趋势性的变化。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及特征
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开平走、小幅回升的格局,年初受罕见雪灾的影响,以工业产值为代表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全面恢复,我市经济运行态势趋于稳定,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增长速度逐步回升。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4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1、从发展速度来看,工农业生产和服务业发展继续保持在较快增长区间内稳定运行。
——农业实现丰产丰收。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农业产出水平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7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21.9亿元,增长9.2%;畜牧业完成产值9.5亿元,增长12.6%;林业完成产值0.6亿元,增长4.4%;渔业完成产值16.2亿元,增长10.2%。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其中夏粮产量达28万吨,增长2%;生猪出栏47万头,增长4.4%;家禽出栏1645万只,增长4.1%;水产品产量7.9万吨,增长2.2%。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虽然在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逐步趋于严峻,但在前两年快速发展的惯性作用以及部分投资项目产能释放的推动下,工业生产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558.2亿元,同比增长27.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584.2亿元,增长15.9%;重工业实现产值1974亿元,增长31.8%,轻重工业增幅差距由一季度的7.3个百分点扩大到15.9个百分点。九大行业中,电子、建材、冶金、机械等4个行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市平均水平,累计增幅分别为39.1%、35.7%、33.1%和31.5%。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0%,增幅比一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围绕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我市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促进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动漫软件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成长。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4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3%,增速比GDP高出0.8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267.4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39.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服务业协议利用外资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占全市协议注册外资的比重达5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8个百分点。
2、从发展动力来看,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较为明显。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又好又快推进年”目标,努力加大新农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民生事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1.5亿元,同比增长26.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9.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投入406.8亿元,增长25.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6月份,全市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完成投资119.3亿元,同比增长43.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5.5%上升至17.5%。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呈现高位运行格局,前六个月投资总量达124.3亿元,同比增长36.3%,增幅比同期全社会投资高出9.7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高位运行。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屡创新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1亿元,同比增长25.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创出了1996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幅达到17%。城乡市场发展同步加快,上半年城市市场零售额增长25.8%,农村市场零售额增长16.7%,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8.4个和1.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其中批发业、零售业同比分别增长46.3%、22.8%,餐饮业、住宿业分别增长23.8%、21.3%。
——外贸出口逆势上扬。今年以来,我市外贸进出口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美元走弱、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市场需求减缓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开拓新兴海外市场,着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平稳快速增长,出口增幅位列苏南五市首位。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84.2亿美元,同比增长39.3%,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15.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1.8亿美元,增长38.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进口22.5亿美元,增长42.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4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稳步上升,1-6月份,全市机电产品完成出口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6.4%;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出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9.9%。
3、从发展方式来看,经济增长在产业调整和节能减排推动下出现较为积极的变化。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深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上半年,我市服务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5%,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改善,上半年,两市五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长速度均超过20%,其中金坛、溧阳分别增长21.5%和22.5%,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区依次增长20.5%、26.5%、21%、25.5%和23%。
——产业调整力度加大。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将做大做强五大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着力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和培育,不断提升五大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全市五大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6.5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五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56.9%,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五大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55.6亿元,同比增长32.3%;电子信息业完成产值156.2亿元,增长22.8%;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393.8亿元,增长22.7%;生物技术及制药业完成产值66.5亿元,增长18.1%;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74.4亿元,增长125.8%。
——节能降耗顺利推进。积极鼓励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对“五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冶金、纺织、印染、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治理整顿力度,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和设备,有效提升了工业能源使用效率。据对全市164家重点耗能企业监测显示,1-6月份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4%,低于产值增幅19.3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616吨标煤,同比下降15.6%。
4、从发展活力来看,民营经济、招商引资、自主创新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较强后劲。
——民营经济较为活跃。在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中,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上升。至6月底,全市拥有私营企业及个体经营户18.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5.5万家,比上年同期增长6.2%;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927.3亿元,同比增长21.1%。预计上半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占GDP的比重达到59.4%,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上缴税收121.7亿元,同比增长38.2%,占全市税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提高到66.1%;民营工业完成产值1500亿元,增长29.2%,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依然较高,上半年全市完成民间投资472.5亿元,同比增长29.2%,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出2.6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我市在境内外成功举办了多场富有成效的招商会,掀起了新一轮引资热潮,实际利用外资实现较大突破。经商务部确认,5月份当月全市实际到帐注册外资4.1亿美元,创下今年月度利用外资规模的最高记录,同比增长110.6%; 1-5月份累计实际到帐注册外资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1.8%,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9.2个百分点,在苏南五市中增幅排名也跃升至首位。大项目引进取得较为明显的进展。上半年全市新签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7个,协议注册外资13.8亿美元,占全市协议外资总额的比重达75.9%,比去年同期提高14.1个百分点。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2个,协议注册外资8.4亿美元,同比增长45.9%。
——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我市扎实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引导优质资源向科技创新平台集聚,有效地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上半年,全市共组织重大产学研对接活动13次,签订各类正式合作协议172项,达成合作意向433项;专利申请2384件,授权1128件。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增势迅猛,产出规模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完成投资97.2亿元,同比增长88.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2.8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省口径)744亿元,同比增长31.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8.3%上升至29.1%。
5、从发展质量来看,国家、企业、居民三方收入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
——地方财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64.3亿元,同比增长55.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6.3亿元,增长26.2%。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进一步上升,由上年同期的8.8%提高到9.2%。税收收入增长势头良好,同比增幅达到27.8%,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依次增长23.1%、14.1%、34.5%和22%。随着地方财力的增强,政府用于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显著增加,1-6月份,全市一般预算支出66.5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倍,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69.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7.5%。
——企业效益增势良好。今年以来,我市广大企业进一步加大增收节支、降本增效的力度,努力克服各类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经济效益延续了较快增长的良好运行格局,增幅在苏南城市中名列前茅。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506.5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利税172.6亿元,其中利润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8.4%。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高位运行,1-5月份达到206.2,比去年同期提高23.9个点。全市33个工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15个行业利润增幅超过30%。
——居民收支平稳增长。随着“富裕常州”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市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12元,首次在半年度突破万元大关,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876元,同比增长13.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在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规模继续扩大,1-6月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7331元,同比增长10.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5623元,同比增长14.9%。
二、当前我市经济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较好,总体发展态势比较稳定,大部分指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但国际经济的负面影响、宏观环境的日益趋紧,正在逐步减弱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动力,银根、地根、能耗、环保等方面政策措施的强力推进,以及汇率、关税、劳动力成本的重重夹击,将企业拖入了高成本、高风险时代,微观层面经济运行的矛盾和问题有增无减,资金困局、效益困局以及发展空间困局,使得我市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快速运行的难度日益加大。
1、发展速度逐步回落,波动幅度有所加大。虽然今年以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迹象。全市GDP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5.5%回落至1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由去年同期的32%下降至2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由去年同期的29.3%回落至27.8%,工业利税和利润增幅分别由去年同期的38.4%、38.5%下滑到26.8%、28.4%,全社会投资增幅由去年同期的27.8%回落至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收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分别由去年同期14.9%、14.6%放慢至11.4%、 13.2%。同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所减弱,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幅度明显上升,全社会投资增幅落差由上年的8.4个百分点上升至9.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落差由上年的1.3个百分点扩大到2.4个百分点。
2、市场物价高位运行,通胀压力日益增大。受去年物价上涨翘尾因素以及今年新涨价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市消费市场价格呈现高位运行态势。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6.8,涨幅较去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3.5个百分点,达到了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在推动上半年物价总指数上行的因素中,翘尾因素影响占了约六成,新涨价因素占了近四成,且新涨价因素的影响仍在继续上升。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由于国际原油及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以及涨价因素向下游产业的逐步传导,此轮物价上涨已经由去年的供需失衡型转为成本推动型,上涨压力开始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传递,价格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我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8.2,涨幅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高出3.1个、2.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04.1,涨幅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高出1.7个、1.6个百分点,两项指数呈现逐步上扬的走势。
3、宏观环境更趋严紧,企业景气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国家实行以“两防一紧”为基本基调的宏观调控,央行在去年10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的基础上,又先后5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从而使银行准备金率上升到17.5%的历史高位。受此影响,我市信贷投放速度明显放缓,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放慢3.8个、17.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为128.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2.8亿元。信贷紧缩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周转资金紧张、运营成本上升的压力进一步突出,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企业景气监测调查结果显示,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生产经营景气指数双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当季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3.7,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回落10.7个、10.4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指数为108.3,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回落22.4个、11.1个百分点。接受调查的近300个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气候偏好的比例仅占25.4%,比一季度下降6.9个百分点。
三、下一阶段经济运行走势的判断预测
虽然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反弹,但这主要是一季度大幅回落后的恢复性增长,更多地得益于雪灾因素影响的逐步消退,而不是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因此反弹的后劲较为有限。我市投资依赖度和出口依赖度相对较高,严峻的国际外部环境,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将使得的我市下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可能继续放缓。从国际经济形势看,美国次级债危机尚未完全消除,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又大幅上涨,全球性通胀压力不断增大,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美国和欧盟经济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现衰退的风险;从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尽管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依然较好,但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将导致出口增速的回落,资源能源价格暴涨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增加了防范国际热钱流入的难度,加上雪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宏观经济气候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好转。针对当前经济领域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市在下半年经济工作中仍应当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全面一些,把措施考虑得更加充分一些。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瓶颈制约,各级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等新的融资模式,避免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被进一步边缘化。同时要利用目前经济周期回调、增长速度走低、通胀压力上升所形成的倒逼机制,立足长远谋划,大力扶持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活力,不断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市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平稳运行。(撰稿人:吴 煜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