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常州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布日期:2008-07-01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农民家庭的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其中尤以工资性收入增长最快,所占份额上升较为明显。1998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取代家庭经营纯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分配的主要来源,十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289元上升到9033元,年均增长8.6%,同期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443元提高到5850元,年均增长10.2%,比纯收入增幅高出1.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从57%上升至64.8%,提高了7.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累计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1.8%。由此可见,工资性收入与农民纯收入增长的相关性日益密切,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收集整理了1998-2007年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数据,分析当前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剖析制约工资性收入快速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并为下一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1998-2007年我市农民纯收入、工资收入情况

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工资收入占纯收入比重(%

绝对额(元)

增幅(%

绝对额(元)

增幅(%

1998

4289

1.7

2443

25.5

57.0

1999

4313

0.6

2635

7.9

61.1

2000

4430

2.7

2469

-6.3

55.7

2001

4719

6.5

2713

9.9

57.5

2002

5138

8.9

3125

15.2

60.8

2003

5550

8.0

3502

12.1

63.1

2004

6235

12.3

3848

9.9

61.7

2005

7002

12.3

4356

13.2

62.2

2006

8001

14.3

4991

14.6

62.4

2007

9033

12.9

5850

17.2

64.8

一、促进我市农民工资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1998年以来我市农民工资报酬收入、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化水平等相关指标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农业劳动力数量、工业总产值以及劳动力素质,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1、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影响较大。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就业的选择范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收入的高低。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2007年,我市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4年上升到9.3年,基本实现了劳动力教育水平整体由初中未毕业向高中初级的过渡。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必然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回归分析也可以看出,我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1274元。另一方面,我市从2002年起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目前农村从业人员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已经达到36.5%,比2002年提高了20.8个百分点。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从业人员的实用技能水平明显得到提升,这也为今后农民工资性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提升。十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转移力度,尤其是2002年城市区划调整以及2004年《关于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步伐,促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统计资料显示,从1998年至2007年,我市农村农业劳动力由53.6万人下降到30.3万人,十年减少了23.3万人;剩余劳动力转移率由59.4%提高到77.0%,十年上升了17.6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许多农民离开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乡镇企业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在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提升。全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1998年的29.943.626.5转变为11.155.633.2,十年来,第一产业人员比重下降了1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人员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市第二产业人员净增从业人员约70万人,其中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占据了相当比重,这也是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提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3、工业反哺是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市乡镇企业逐步进入了改制阶段。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大多数企业在完成改制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断得到新的提升。从1998年至2007年,全市农村工业总产值由667亿元上升到3871亿元,年均增长21.9%,其中2000年以来平均发展速度更是高达24.4%;规模以上农村工业企业由1509家增加到3501家,增长了1.3倍;规模以上农村工业产值则由389亿元上升到2167亿元,扩大了4.6倍,年均增长21%。随着农村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市许多乡镇企业完成了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向现代企业管理的转变,一批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应运而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统计资料显示,十年来,我市农村实有从业人员中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由38.9万人提高到51.9万人,年均增长3.3%

二、当前我市农民工资收入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比重稳步上升,但从工资收入的平均水平来看,实际增速并不快,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同时,经过多年来劳动力转移,剩余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年纪偏大,缺乏一技之长,转移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提高。

1、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遇到瓶颈制约。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推算,我市大约需要农业劳动力16万人,这意味着今后几年还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万人。但从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来看,在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转移高峰后,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已经较为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不断放慢。统计资料反映,2003年全市转移劳动劳动力7.5万人,2004年转移4.1万人,而随后的三年分别只转移1.9万人、1.9万人和0.9万人,五年中后三年转移的人数只相当于前两年的40.2%。同时,通过多年来的转移工作,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素质、拥有一定技能的年青劳动力基本都得到了转移,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年纪偏大,技能偏低,居住也较为分散,组织转移的难度日益增大。

2、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际水平增长较为缓慢。1998年至2007年,我市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由9570元上升到30412元,年均增长13.7%,而同期农村非农从业人员的人均工资水平则由8605元提高到14114元,年均增幅只有5.6%,农村劳动力工资增长速度明显偏慢。同时,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条件、专业技能培训水平仍有较大差异,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还相对偏低,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总体偏弱。抽样调查显示,至2007年底,我市农村二、三产业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42.4%,而培训的内容大多比较简单。农民劳动力整体素质尚未有根本性改变,导致转移的劳动力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因而工资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城市居民,调查资料反映,2007年我市农村非农从业人员的人均工资水平只相当于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的46.4%

3、社会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等制度尚不完善,束缚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手脚。一方面,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从而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限制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民很难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往往感觉是城市中的边缘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他们外出务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土地使用权尚未实现商品化,大部分农民还不能完全支配或自由处置土地使用权,这也形成了对农民脱离土地的束缚,不利于农民更快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三、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基本对策

1、提高农业效率,进一步减少农业人力资本投入。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进一步做强做大特色农业,加快规模农业发展步伐,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数量,努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以技术、资本投入替代人力资本投入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式,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生产领域,从而有效地推动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2、发展城乡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与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大力鼓励各类资本对农村第三产业进行投资,尤其是促进农村旅游、商业、文化娱乐、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合理城乡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着力推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城市企业搬迁步伐,进一步增大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

3、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调整分配关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定期开展农民工工资水平、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物价指数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为建立农民工工资调整机制、促进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等,引导用人单位合理调整各层次劳动岗位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4、推进农村教育制度改革,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继续深化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学条件和教育水平,不断促进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知识素质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机制,采取政府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大力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不断增强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培训水平偏低的状况,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从而有效地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确保农民工资收入不断上升。

5、完善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等制度,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逐步把土地承包经营作为生产要素完全推向市场,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转让、抵押、租赁制度,让更多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向经商或务工。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社会保障不平等问题,逐步建立起统一公平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转向非农业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撰稿人:罗志勇 核稿人:吴 煜)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