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苏南五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
发布日期:2008-06-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第一资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一方面,人口增长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越发达,人口增长的基础就越牢固;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适度的人口增长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的人口膨胀则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苏南五市作为江苏乃至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全省90%的流动人口汇集在这一区域,外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本文拟通过对2000年以来苏南五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及人员素质、年龄结构的动态分析,揭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为我市推进 “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依据。

一、苏南五市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比较

在人口流动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外来人口流入的数量也较多,人口总规模的增长速度相对也较快,而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来,苏南五市人口规模呈现平稳低速的增长态势,市的人口总量与经济规模较为一致,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截止2007年底,五市常住人口达2959.8万人,比2000年增加497.2万人,年均增长2.7%,比同期全省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高出2.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3:1。分地区看,苏州市常住人口达882.1万人,比2000年增加202.9万人,年均增长3.8%,增幅在苏南五市中列第1 位,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41:1;无锡市常住人口达599.2万人,比2000年增加90.6万人,年均增长2.4%,增幅在苏南五市中列第3位,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30:1;南京市常住人口达741.3万人,比2000年增加128.7万人,年均增长2.8%,增幅在苏南五市中列第 2 位,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20:1;镇江市常住人口达301.9万人,比2000年增加17.4万人,年均增长0.9%,增幅在苏南五市中列第5位,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12:1;我市常住人口达435.2万人,比2000年增加57.5万人,年均增长2.0%,增幅在苏南五市中列第4位,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22:12007年,苏南五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6.9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3.3倍,其中苏锡常宁镇分别为5701亿元、3858亿元、1880亿元、3275亿元和121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6%14.6%14.3%14.5%13.9%,在苏南五市中分别列第1243和第5 位;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10.9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2.7倍,其中苏锡常宁镇分别为541.8亿元、300.6亿元、158.1亿元、330.2亿元和80.3亿元,各市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4%30.6%29.6%23.4%28.4%,在苏南五市中分别列第1235和第4位。

2007年全省及苏南五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

地区

常住人口(万人)

2000年相比年均增(%)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00年相比年均增(%)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2000年相比年均增(%)

全省

7624.5

0.6

1.04:1

25560.1

13.5

2237.73

25.8

苏州

882.12

3.8

1.41:1

5701

15.6

541.82

34.4

无锡

599.21

2.4

1.30:1

3858

14.6

300.58

30.6

常州

435.23

2.0

1.22:1

1880

14.3

158.07

29.6

南京

741.3

2.8

1.20:1

3275

14.5

330.19

23.4

镇江

301.93

0.9

1.12:1

1213

13.9

80.26

28.4

二、苏南五市人口规模与经济承载力的比较

合理的人口规模是保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经济负荷是否适度,一般可以用经济人口密度(指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以及人口承载力(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可容纳的的经济人口)等相关指标加以分析。2007年,我市经济人口密度为0.23/万元(常住人口与GDP之比),低于全省0.30/万元的水平,低于镇江的0.25/万元,但高于苏州的0.15/万元、无锡的0.16/万元,高于苏南五市平均水平0.19/元,与南京并列苏南第3。若以全省现有的经济人口密度为标准进行测算,我市经济人口容量可达564万人,比目前的常住人口规模多出129万人;经济人口承载力为1289/平方公里,比现有人口密度高出294人。苏南五市经济人口容量和人口承载力均高于现有水平,其中苏州市经济人口容量比常住人口多出828万人,人口承载力比现有人口密度高出976人;无锡、南京、镇江三市的经济人口容量分别比常住人口多出558万人、241万人62万人,人口承载力比现有人口密度分别高出1166人、366人和161人。由此可见,由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总体较强,各市的经济负荷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我市与苏州、无锡、南京相比,经济负荷相对较重,经济承载力并不富裕,在苏南五市中处于第四位,仅好于镇江市。

2007年全省及苏南五市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状

地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经济人口密度(人/万元)

经济人口容量(万人)

经济人口承载力(人/平方公里)

人口压力指数

全省

743.13

0.3

--

--

--

苏州

1039.26

0.15

1710.26

2014.91

0.51

无锡

1251.59

0.16

1157.4

2417.50

0.52

常州

994.81

0.23

564

1289.14

0.77

南京

1126.20

0.23

982.5

1492.64

0.75

镇江

784.74

0.25

363.9

945.81

0.83

三、苏南五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比较

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可供量是经济发展相当重要的因素,适度的人口增长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增长过快则会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国际上通常用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来评判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人口增长弹性系数越低,表明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越适应。一般来说,当人口增长弹性系数大于或等于1时为社会停滞级,0.2-0.99为社会渐进级,0.2及以下为社会协调发展级。人口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需要增长3%以上,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从苏南五市情况看,2000年至2007年之间,苏南五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2.7%,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8.6%(按当年价),人口弹性增长系数为0.14,处于社会协调发展级,表明苏南地区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较高。五市的人口增长弹性系数均处于社会协调发展级或社会渐进,其中镇江市的人口弹性系数最低,为0.06,其余依次为常州(0.14)、无锡(0.16)、南京(0.19)和苏州(0.24)。人口压力指数(现有人口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是分析人口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反映人口容量相对富裕;反之,则表明人口容量超出负荷。2007年,我市人口压力指数为0.77,高于苏州(0.51)、无锡(0.52南京(0.75),低于镇江(0.83),在苏南五市中列4,表明我市目前的人口压力处于可控范围,但与苏州、无锡南京相比,人口的可容空间相对较小。

四、苏南五市人口素质的比较

人口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是决定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上通常用25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重来衡量人口的文化素质,2007年,按常住人口测算我市为8.4%,比南京低0.4百分点,比无锡、苏州、镇江分别高出0.7个、0.8个和0.5百分点。结合其它相关指标分析可以发现,南京作为省会城市,聚集了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人口文化素质在全省各市中遥遥领先,我市人口的文化素质也相对较高,尤其是拥有大专以上层次的人口近年来增长较快,为下一阶段建设创新型城市创造了有利基础。2007年,我市常住人口中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年,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提高0.6年。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占8.9%,比2000年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比南京低11.1个百分点,比无锡、苏州、镇江分别高出0.5个、1.6个和3.9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口占16.8%,比2000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比南京、无锡分别低5.4个和1.6个百分点,比苏州、镇江分别高1.2个和1个百分点。在全部就业人口中,我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0.7%,比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低于南京11.2个百分点,比无锡、苏州、镇江分别高出0.82.7个和 4.8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学历的占18.1%,比2000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比南京、无锡分别低6.1个和2.2个百分点,比苏州、镇江分别高1.3个和1.8个百分点。

五、苏南五市人口年龄结构的比较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进而对劳动力供给和就业产生影响;二是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将引起社会总负担系数变化,进而对社会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近年来,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效应,大大改变了苏南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比例,劳动力资源有所增加,老龄化进程有所放缓,社会负担也有所减轻,其中又以苏州市最为明显。2007年末,苏州市0-14岁少儿人口所占比重为11.5%,比2000年下降2.9个百分点,比常州、镇江、无锡、南京四市分别低出2.3个、1.9个、1.3个、和1百分点;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为78.7%,比2000年上升2.7个百分点比镇江、常州、无锡、南京分别高2.62.41.61.4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9.8%2000年上升0.2个百分点,分别比无锡、镇江、南京、常州低0.8个、0.7个、0.40.1个百分点。2007年,我市人口总负担系数为31.1%,比2000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但比苏州、南京、无锡、镇江四市高出4个、1.7个、1.5个和0.3个百分点。总负担系数下降,表明我市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生产积累和经济发展,也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高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人口总负担系数仍然偏高,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并不明显,社会负担偏重。

六、苏南五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比较

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劳动就业结构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一般规律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近年来,苏南五市就业结构随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政治、金融、商贸和文化中心,其就业人口模式已率先进入三、二、一现代化类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遥遥领先,2007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12.341.746.1苏州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极大地扩充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因此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最高,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7.063.629.5。我市为11.155.633.3,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17.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上升12.0个和5.8个百分点,实现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其他城市的就业人员产业构成看,无锡产业化水平高于我市,比例为8.756.435.0,镇江市则在五市中处于较低水平,比例为19.451.629.0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口比重之比)也可以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特点,比较劳动生产率越大,则劳动效率越高。2007年,我市第一产业比较劳动效率为0.30,分别比南京、苏州、镇江、无锡高出0.09个、0.050.11个和0.14个百分点,说明苏南地区第一产业存在很大的结构偏差,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我市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071.11,与2000年相比依次下降0.22个和0.21个百分点,表明我市二三产业尽管在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解决城镇人口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比较劳动效率相对下降,近年来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有所降低。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我市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镇江、南京分别低0.090.11个百分点,比无锡、苏州分别高0.03个和0.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镇江、无锡、苏州分别低0.15个、0.04个和0.06个百分点,比南京高出0.06个百分点。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苏南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良性循环,人口的增长建立在经济迅猛发展、效益稳步提高的基础之上,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较强,并且存在一定的人口容量空间;劳动力在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转移日趋频繁和加快,人口就业结构已从传统的正金字塔型转变为过渡时期的鼓形模式,并向现代化的倒金字塔型迈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差异性缩小,协调性增强,人口与经济基本上呈现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我市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情况比较突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养老保障带来严峻挑战;人口就业结构尚未转变为现代型,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仍有一定差距,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下降趋势,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人口文化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总体仍然偏低,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善就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的障碍。围绕这些问题,我市应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努力实现人口增长、人口素质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协调发展,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人口因素保障。(撰稿人:高舟维 核稿人:吴 煜)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