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推进五大建设,巩固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积极倡导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在着力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全市国民经济在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在较高层次上实现了更为协调的发展。
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前三季度,我市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势良好,工业生产高位运行,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据初步预计,全市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5亿元,按现行价计算增长21.2%,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68亿元,增长23.1%。
1、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今年前九个月,我市工业经济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拉动下,继续在较高平台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产销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增势良好,工业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102.2亿元,同比增长26.9%,首次在第三季度突破3000亿元大关,工业经济总量直逼去年全年水平,其中9月份当月完成产值370.7亿元,同比增长22.2%。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3.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8.9%。效益指标增长情况继续好于产销指标,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突破200亿元,达到212.7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35.0%。
2、有效投入呈现稳步扩大格局。今年以来,我市在深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不断调整优化投入结构,全社会投资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1-9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6.7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入达463.7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呈现规模扩大、速度加快、份额上升的良好态势,前9个月完成投资70.8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4.1%提高到15.3%;第三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328.9亿元,同比增长34.4%,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8.7%上升到41.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1.3亿元,同比增长37.8%,增幅较上半年下降11.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外向型经济延续快速发展趋势。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把扩大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吸引外资投向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促进利用外资再上新的台阶。1-8月份,全市共新签协议注册外资2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为13.2亿美元,同比增长51.7%。外资大项目数量有所增多,截至8月底,全市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协议注册外资5.7亿美元,占全市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23.5%,其中总投资近亿美元项目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个。面对人民币汇率攀升、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国内生产成本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市外贸企业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较快增长。1-9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6.3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出口7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
4、金融运行维持健康有序格局。今年以来,受股市财富效应的刺激,我市城乡居民储蓄意愿有所下降,储蓄分流现象较为明显,各类金融机构也针对流动性过剩等问题,进一步加大风险防范力度,适度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全市各项金融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明显减缓。截止9月底,各级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262.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95.0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0.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580.3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909.8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63.5亿元,同比增长32.9 %,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13.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中的技术改造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明显加快,分别由去年同期的-22.3%、6.0%上升至20.9%、29.3%;基本建设贷款增速有所放慢,同比增幅由去年同期的59%下降至32.5%。
5、居民生活实现更快更好提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内容更实、惠及面更广的要求,立足富民惠民,注重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全面小康和富裕常州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月份,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达16186元,同比增长17.0%,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4577元,增长14.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为14642元,同比增长17.8%,其中人均消费支出10312元,增长11.2%。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8010元,同比增长14.6%。市政府实施的菜市场改造、五园三绿地建设、街巷里弄整治以及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实事项目稳步推进,城镇社保扩面工作有序开展,截止9月底,全市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净增参保人数分别达7.9万人、8.9万人和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市区10232名原乡镇企业大集体退休(职)、小集体退养人员全面进入社会保障安全网,彻底解决了这一群体的后顾之忧。
二、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出现的积极变化
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市宏观经济不仅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而且在结构、效益和运行质量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得以巩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双轮驱动的增长态势更趋协调。今年以来,我市在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服务业的辐射扩张能力和对制造业的支撑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动漫软件等新兴服务业,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加快,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和价值地位明显上升。1-9月份,预计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3.1%,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提高3.4个和2.4个百分点。贸易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餐饮旅游等主要服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继续在全省名列榜首,交通客货运量明显增加,货物周转量、客运周转量增长速度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25.5个和26.7个百分点。工业发展速度虽然仍处高位,但在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增长速度走低的拉动下,呈现逐步减缓的走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1.8%,增幅比上半年下降0.9个百分点。服务业和工业发展速度的一升一降,表明我市多年来主要依赖工业经济拉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得到逐步扭转,推动经济增长的内部力量进一步趋于协调。
二是行业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工业内部的增长动力更趋协调。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服装、电子等耗能少、污染小的行业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冶金、化工等行业发展速度逐步放慢,行业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均衡。1-9月份,全市服装、医药、塑料、电子等行业产值增长速度普遍比上半年有所加快,同比增幅分别为30.5%、13.9%、29.3%和19.9%,较上半年提高3个、5.7个、0.8个和1.8个百分点;纺织、化工、冶金、机械四大行业产值增长有所减缓,同比分别增长2.7%、29.0%、37.8%和30.9%,比上半年下降3.4个、1.3个、6.5个和0.7个百分点。九大行业中,增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的行业个数由上半年的3个上升到5个,冶金、机械、化工行业增长速度虽然仍居九大行业前列,但与其他行业的差距有所缩小,其中冶金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上半年的27%下降到25.1%。
三是消费贡献份额有所提高,三大需求的驱动作用更趋协调。今年以来,以提升生活质量为主题为居住、汽车、通讯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升温,我市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提升。1-9月份,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4.4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在宏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以及信贷政策有所紧缩的背景下逐步回落,增长速度由一季度的33.8%逐步回落到26%左右,但总体仍保持适度增长的格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出口需求连续多年持续上升的势头也在政策调控和市场引导下逐步放缓,出口增长速度由去年的30%以上回落到25%左右。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作用逐步趋于理性和均衡,对我市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将更加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四是财政收入增幅逐步提升,宏观微观的效益增长更趋协调。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步上扬的走势,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财政收入增长与微观层面工业企业效益增长之间的落差,由上半年的10个百分点以上拉近到基本一致,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企业效益的增长更趋统一。1-9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74.0亿元,同比增长38.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3.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1.8个和9.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32.7%,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4.8个和0.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在较高平台上平稳运行,前九个月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027.2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利税总额212.7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利润总额达132.1亿元,同比增长35.0%。服务业企业经营业绩良好,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作用稳步提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各类税收收入72.0亿元,增长35.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2.4%提高到63.7%,成为地方财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支撑因素。
三、对全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从总体上看,今年我市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格局较为平稳,连续多年招商引资、加大投入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预计未来几个月,全市经济仍将在较高增长区间内保持小幅波动,地区生产总值的可比价增长速度有望达到15.5%左右,继续稳定于此轮经济发展周期的最快增长阶段。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目前外部宏观环境正在由相对平稳向逐步紧缩转变,一些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国家针对投资增长过快、双高行业发展过快以及货币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大规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收缩货币资金流出“闸门”,这些调控措施势必对投资依赖度、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我市经济产生影响,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市部分主要指标已经开始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工业发展速度小幅回落。而南通、泰州等苏中城市的迅速崛起,也加剧了省内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给我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我市经济发展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不利因素,导致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出现回落调整的可能性有所加大:一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慢,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开始出现衰退现象,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可能降低;二是我国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投资周期已经跨过高速阶段,投资需求将逐步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将趋于减弱;三是原油、有色金属等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不断走高,带动了国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补贴率不断下降,使企业运营的外部市场环境变得更为严峻;四是我市经济领域一些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发展资金紧张、融资渠道狭窄、专业人才缺乏等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将对经济的持久高速增长产生一定制约。
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我市应着眼长远,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继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积极拓展资本市场,努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国民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平稳发展,使常州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目标早日实现。(撰稿人:吴煜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