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长的效益哪里来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7.6亿元,同比增长27.5%,增幅超过去年同期10.8个百分点。在生产速度提升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在连续几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也继续保持快速攀升的良好势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6.8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利润总额19.9亿元,同比增长40.7%,增幅分别超过去年同期21.7和18.7个百分点。现就前5个月企业利润的增长情况作一简要的因素分析。
——从地区构成看,新增利润绝大部分来自市区。1-5月,市区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7.5亿元,同比增长48.9%,占全市的87.8%,而新增利润更是占全市的99.7%。在市区中,武进区实现利润总额6.6亿元,增长57.5%,以占全市三分之一的比重创造了全市41.7%的新增利润。
——从企业类型看,三资、私营企业是效益主要增长源。今年以来,三资企业摆脱了增速减缓的局面,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前5个月,三资企业实现利润7.1亿元,增长67.9%,增速超过全市平均27.2个百分点,利润增量已占全市新增利润的一半;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营质量的提高,私营企业已逐步成为全市效益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1-5月,全市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110.3%,增幅列各类型企业首位,虽然利润总量仅占全市的13%,但其新增利润所占比重则达到23.5%,即私营企业贡献了全市近四分之一的新增利润。
——从行业结构看,新增利润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统计表明,今年全市工业利润主要来自于重工业,1-5月,重工业实现利润15.5亿元,占全市的77.9%,而重工业新增利润更是占全市的94.6%。在重工业中,新增利润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在全市各行业大类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增长贡献最大的三个行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2倍和1倍以上。三大机械制造行业对全市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37.6%、19.6%和15%,仅此三大行业就创造了全市利润增量的72.2%。此外,黑色、电力行业利润也都有2倍以上的增长。
——从企业分布看,工业企业效益集中度明显提高。统计表明,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还是主要依靠少数企业的拉动,1-5月,全市有15家企业实现利润超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实现利润7.1亿元,占全市的35.7%,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9.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8.6个百分点。利润增量列前10位的企业比同期新增利润3.2亿元,占全市利润增量的56%,即全市一半以上的新增利润是由这10家企业贡献的,其中现代工程一家的新增效益即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强。
——从影响因素看,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利润增加的主要动力。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8.7亿元,同比增长27.2%,增速超过去年同期9.7个百分点。据测算,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新增的利润约3.8亿元,占全市新增利润的三分之二,表明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利润得以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由于企业运行质量和盈利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利润约占全部利润增量的三分之一。1-5月,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润率达3.6%,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由此约新增利润1.9亿元。
——从外部环境看,市场需求对效益增长的影响显著。纵观全市工业效益水平的大幅提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升温和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如由于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的旺盛,我市现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及小松常林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三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产、销大幅增长,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5月,上述三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3.4倍,新增利润1.8亿元,占全市的32%。钢材市场的持续活跃同样促使我市有关企业利润水平大幅提高,铁本钢铁、中天钢铁和大众钢铁三家企业的利润总额已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虽然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前5个月,全市工业的实现利润已超过2000年全年的水平,但是,我们不能对此过于乐观。在全省十三个省辖市中,我市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仅列第八位,增幅低于全省平均7.1个百分点。在今年利润快速增长的背后,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几个问题:一是全市尚有四成多的企业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的企业仅占28.8%;二是全市有518家规模以上企业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达2.9亿元,同比增长3.7%,与全市利润的快速增长形成明显反差;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扬对原材料生产企业来说是利好,但对于资源缺乏、以加工工业为主的我市来说是弊大于利,全市工业企业的成本上升压力将因价格上涨而有增无减,无疑会侵蚀企业的利润空间。
(校对人:杨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