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城市居民消费意向问卷调查”系列分析之一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编者按:为了解“非典”疫情以后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心理、消费结构及消费意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国家城调总队于7月底至8月上旬在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城市居民消费意向调查,我市作为重点城市之一参与了这次调查,共在市区范围内调查了100户居民家庭。现将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有关居民消费的具体情况撰写成系列分析,供大家参考。

收入预期乐观   消费意向上升
——“城市居民消费意向问卷调查”系列分析之一

本次“城市居民消费意向问卷调查”要求在家庭中具有实际经济决定权、年龄在20-65周岁之间的调查对象中展开。按照这一要求,我市共在住户调查经常性记帐户中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家庭,从调查结构看,男性、女性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5%和45%,大中专(含高中)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6%和34%,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服务人员、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5%、21%、13%、9%和8%,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占3%、负责人占1%。从被调查者家庭的收入状况看,人均月收入在200元-600元的家庭占调查总数的16%,600-1000元的家庭占总数的46%,1000-1500元之间的占22%,1500-2000元之间的占10%,2000-3000元的家庭占4%, 5000元以上以及200元以下的家庭各占1%。

一、居民的收入预期特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大多数居民对收入预期持较为乐观的态度,8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今年下半年家庭收入将比去年有所增加或者基本持平,其中认为收入将有明显增加、有所增加的居民分别占总数的4%和33%,认为收入持平的家庭占46%;有16%的居民认为下半年收入有可能比上半年减少,其中认为收入将明显减少、有所减少的居民分别占2%和14%,另有1%的居民对自己家庭下半年收入的增减说不清楚。对于明年家庭的收入变化情况,29%的居民认为会增加,45%的居民认为基本保持不变,11%的居民认为会减少,回答说不清楚的占到了15%。虽然从整体上看,居民对收入预期的态度较为乐观平和,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及不同年龄之间的居民,对收入预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从职业看,工作稳定者对收入预期的信心明显高于收入不稳定者。调查中发现,认为今明年收入会增加的占到有稳定工作和职业居民的36%,而下岗、失业人员由于技能单一、单位效益差或工作不稳定,对收入预期缺乏信心,认为今明年收入将增加的仅占15%,低于工作稳定者21个百分点。以被调查者对今年下半年的收入预期为例,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100%认为收入将增加,私营企业主(经理)或个体户主中有63%认为收入会增加,办事人员和服务人员有50%认为收入将增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工人认为收入将增加的比例分别为33%、23%,下岗失业等其他人员仅有20%认为收入会有所增加。

2、从年龄看,青年人对收入预期的信心明显高于中老年人。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者的年龄和收入预期呈现负相关趋势,年轻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较强,对收入预期也较为乐观;而中老年人中由于下岗、失业及离退休人员占比重较高,对收入增长的预期明显低于青年人。调查中,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组预期收入将增加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42%和44%,40-49岁、50-59岁两个年龄组预期收入将增加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7%和21%,40岁以下居民对收入增加的信心比较充足。

3、从文化程度看,高学历者对收入预期的信心明显高于低学历者。调查显示,文化程度的高低与收入预期成正比,学历越高,预期收入增加的比重越大,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认为今明年收入会增加的占到62%,大中专文化程度者预期收入增加的占36%,高中文化程度占34%,初中文化程度仅占19%。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文化程度较低者已经难以胜任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择业范围受到了明显的限制,从而对工作前景的危机感上升,收入信心明显不足,而文化程度较高者则在就业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对收入预期也比较乐观。

4、从收入水平看,高收入者对收入预期的信心明显高于低收入者。本次调查显示,收入预期和居民收入水平关联度较高,高收入者对未来预期十分乐观,而低收入者对收入预期信心不足。在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的居民家庭中,认为今明年收入会增加的仅占18%;而人均月收入在600-1000元之间的居民家庭,预期收入增加的比例达到30%;在人均月收入1000-1500元、1500-2000元的居民家庭中,这一比例分别达到34%和45%,而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居民家庭中,认为收入将上升的比例高达80%。

二、居民的消费预期特点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直接决定着其消费倾向。调查结果表明,60%的居民今明年准备增加消费,31%的居民预期今明年消费支出将与前期基本持平,只有1%的居民认为今明年消费会有所减少,还有8%的居民回答说不清楚。居民的具体消费意向表现出以下特点:

1、半数以上居民将增加教育消费支出。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增加子女教育投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已成为大多数家庭重要的消费选择,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您家今后1年将在哪些消费项目上发生变化”时,在问卷所列出的14项消费项目中,选择增加教育投入的居民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51%,远远超出其他各类消费意向,比排列第2位的衣着消费高15个百分点;吃、穿、用等基本生活消费仍是普通百姓消费的主体,调查显示,考虑在今后1年内增加衣着、食品和家用电器消费支出的居民,分别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36%、33%和31%,分列消费意向的第2至4位;旅游逐步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本次调查中,表示增加旅游消费的家庭占到调查总人数的27%,列第5位。其他准备增加消费的项目依次为交通(占24%)、营养保健(占23%)、移动通讯(占21%)、电脑及上网(占21%)、体育健身(占19%)、装修(占17%)、住房(占15%)、保险(占15%)、文化娱乐(占14%)。

2、不同收入阶层消费需求各具特色。本次调查显示,高收入阶层收入稳定,生活富足有余,消费预期比较积极,而低收入群体由于对收入预期信心不足,消费意向相对较弱,同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在我市居民中仍然根深蒂固,并在消费取向上有所表现。在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组中,有50%的家庭表示今明年将增加支出,在600-1000元收入组中59%的家庭考虑增加支出,1000-1500元收入组、1500-2000元收入组预期增加支出的家庭分别占57%和75%,而2000元以上组表示增加消费的达100%。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各收入层次家庭消费需求也各具特色,高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比较注重生活质量,更多地倾向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准备增加教育投入、旅游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占67%和60%,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营养保健消费的比重均占40%;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600-1500元之间)消费结构处于提升阶段,消费兴趣比较广泛,考虑增加消费的具体项目分别为教育(占50%)、家用电器和食品(各占32%)、衣着(占28%)、电脑及上网(占26%)、交通和旅游(各占24%)、营养保健(占22%)、移动通讯(占21%)、住房装修和保险(各占18%)、住房和体育(各占16%);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生活较为拮据,日常开支精打细算,消费内容较为单一,今明年不准备增加消费的家庭占44%,这部分家庭准备增加消费的项目以教育和衣着为主,比重均为41%,其余依次为交通(占24%)、家用电器(占17%),电脑上网、住房及装修消费方面的比重均在5%以下。

3、贷款消费方式日渐为居民所接受。随着个人信贷消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金融部门贷款范围的扩大,信贷消费已越来越多为我市普通百姓所接受。本次调查显示,我市已有17%的居民家庭使用过信贷消费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对信贷消费方式持“完全接受”或“可以接受”的居民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6%和28%,可以“勉强接受”的居民占13%,有15%的居民表示“不考虑”信贷消费,1%的居民表示说不清楚。从贷款消费的具体种类看,首选住房贷款的居民占74%、教育贷款占11%、选择汽车贷款及医疗贷款的均占5%、高档消费品和住宅装修贷款分别占2%和3%;从不同文化程度看,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更乐意接受信贷消费,在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调查对象中,尝试过贷款消费的比重达31%,分别比大专学历、高中学历高出10个、22个百分点;从不同收入水平看,中等收入阶层将成为未来信贷消费的主流人群,在人均月收入600-1000元和1000-1500元两类家庭中,完全赞同贷款消费方式的比重分别为30%、32%,而在600元及以下、1500元以上收入组中,赞同贷款消费方式的比重分别为12%和13%。

(校对人:冯吉红)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