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性快速增长 ——1-11月份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监测报告
羊年又近岁尾,我市经济建设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回顾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尽管“非典”、用电紧张等不利因素对国民经济部分行业构成一定影响,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下,仍走出了一条健康、快速的增长轨迹,有望成为1995年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 一、工业生产继续加速,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的健康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工业生产月度之间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这种良好的局面是近几年来少有的。工业生产速度仅“非典”期间略有回落,此后便一路高歌猛进,划出了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35.6%,增幅创出了今年以来新高,在此带动下,工业生产累计增速继续上升,1-11月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0.6亿元,同比增长30.6%,增幅较1-10月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九大行业看,冶金工业独领风骚,前11个月产值累计达到151.3亿元,同比增长79.6%,超出增幅列第2位的建材行业33.9个百分点。武进中天钢铁公司和江苏铁本钢铁公司分别净增产值21.8亿元和20.9亿元,列全市工业企业产值增量的前两位。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累计分别完成产值589.1亿元和276.8亿元,增长速度并驾齐驱,分别达到37%和34%。与此同时,私营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当月完成产值27亿元,累计达289.0亿元,同比增长37.2%,快于全市平均速度6.6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受各地“投资热”的影响,与投资建设关联度较大的建材产品、工程机械类产品产销两旺,1-11月份,全市水泥产量增长45.2%,成品钢材产量增长47.3%,装载机、挖掘机产量分别增长58.7%和72.5%。另外,摩托车和变压器的生产形势也较好,累计产量增幅分别达到65%和47.2%。从各地区发展看,基本上保持了齐头并进的格局,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钟楼区,1-11月份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8.4亿元,同比增长51.5%,增幅列各辖市区首位。 二、投资增长后劲十足,投资总量频创新高。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一改以往高开低走的格局,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在增长速度高位运行的同时,投资总量也频创新高,全年有望突破400亿元大关。1-11月份,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3亿元,同比增长79.7%,增幅较去年同期高出44.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额为362.7亿元,同比增长94.5%。一是工业投资增势强劲。截止11月底,全市共完成工业投资220.0亿元,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9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5%和94.4%,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幅。二是民间投资热情不减。今年以来,我市各类投资主体投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民间投资快速启动,并在全市投资总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前11个月,全市非国有经济共完成投资292.1亿元,同比增长89.3%,其中民间投资达235.5亿元,增长91.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1.3%。三是投资大项目进展顺利。至11月底,钟楼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总投资达9亿元的铁本钢铁项目已经顺利结束,常澄、宁杭和锡宜三条高速公路常州段基本完成全年的计划投资额,总投资达13.2亿元的新港制钢年产200万吨钢铁生产线项目和总投资达5.5亿元的中天钢铁高炉扩建项目进展顺利,累计投资额也均超过年度计划的80%。 三、市场消费稳中趋旺,餐饮行业生意红火。随着11月份以来气温的逐渐下降,一些冬令商品开始热销,尤其是取暖器、羽绒服、羊毛衫、滋补品和干货等的销售更是节节攀升,消费市场继续延续“非典”结束以后逐步趋旺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1-11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2.9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222.4亿元,同比增长12.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4亿元,同比增长23.3%;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5.1亿元,同比增长6.1%。餐饮行业经营势头不断升温,当月完成零售额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按城乡分,城市市场实现零售总额217.3亿元,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85.9%;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5.6亿元,同比增长8.5%,低于城市市场增幅5.2个百分点。按地区分,钟楼、戚区、武进、新北和金坛的零售额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钟楼区累计增幅达到34.1%,高出全市21.2个百分点。 四、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贸易稳步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继续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市三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指标增长幅度均高于去年同期。招商引资成效明显。1-11月份,全市新签外商投资项目486个,同比增长49.5%;协议外资金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增幅比上月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新签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38个,同比增长86.5%,协议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同比增长84.7%。前11个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同比增长73.6%。外贸出口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截止11月底,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6.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出口31.2亿美元,进口15.7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5%和37%。外经合作健康发展。1-11月份,我市新签外经合同金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6%,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完成外经营业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支快速增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11月份,我市财政收支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当月完成财政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1.6%,累计达到122.3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中央级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17.2%;地方级收入为69.9亿元,增长48.4%。分地区看,钟楼、天宁和溧阳的收入增幅均超过40%,其中钟楼区以49.3%的增速位居首位。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继续快于收入,1-11月份,全市预算内财政支出为62.9亿元,同比增长45.2%,高出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体现,我市金融存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高于全省平均增速。至11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178.6亿元,同比增长29.8%,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为802.4亿元,同比增长45.3%,较上月回落5.3个百分点。从贷款种类看,仍主要集中于短期贷款,占到全部贷款的七成以上,但中长期贷款增势较为明显,同比增幅达到82.3%,高于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贷款增长101.3%,技术改造贷款增长191.0%,个人消费贷款增长73.5%。 六、居民收入突破万元,物价水平继续攀升。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持续保持了14%以上的增长速度,1-11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57元,同比增长14.3%,收入水平首次登上万元平台。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居民的消费愿望,带动了居民消费支出的上升,1-11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8273元,同比增长12.5%,特别是交通与通讯类、医疗保健类和衣着类支出增长较为明显,累计增幅分别为63.4%、24.0%和14.6%。市场物价继续呈攀升趋势,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升2.1%,累计价格同比上升0.5%。拉动11月份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食品类价格延续了上月的涨势,且增幅较为明显,如大米价格较上月提高了25.8%,植物油价格提高了10.9%,猪肉价格提高了11.6%;二是建材价格明显上涨,本月木材、水泥、砖、玻璃等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带动建材类价格比上月提高了2.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1%。(校对人:吴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