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扭转了长期以来的跌势稳步走高,特别是粮食、植物油、肉禽制品及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逐月攀升,直接增加了城市居民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市统计局城调队对市区3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1-3月份,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5元,同比增收484元,增长14.1%,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去年同期,一些低收入户居民家庭生活质量则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而处于下降之中。一季度,我市城市居民收支呈现出以下特点: 1、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构成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升降各半的格局。一季度,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达2854元,同比增长15.6%,带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1.2个百分点,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达72.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在居民收入要素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离退休人员收入的稳步提高,我市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1-3月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012元,同比增长22.9%,拉动总体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离退休收入708元,同比增长14.6%。另外两个收入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一季度,我市居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为283元,同比下降9.4%;人均财产性收入为52元,同比下降23.2%。 2、家庭支出明显增加。1-3月份,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达4435元,同比增长25.1%,其中消费性支出为2499元,同比增长11.5%。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居民家庭用于购房、装修等费用成倍增长,使家庭非消费性支出项目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消费性支出,今年一季度,我市居民家庭人均购建房支出达1177元,同比增长113.4%;人均住房装潢支出达14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八大类消费支出项目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类、交通与通讯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杂项商品与服务类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910元、253元、222元、273元和119元,同比分别增长7.0%、24.0%、48.6%、85.7%和21.8%,衣着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支出分别为210元、169元、343元,同比分别下降1.5%、11.3%和11.7%。 3、收支差距相对悬殊。将300户接受调查的居民家庭按照低收入、较低收入、中等收入、较高收入、高收入进行等距分组,各类家庭各占20%,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即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收入及支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低收入户、较低收入户及中等收入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09元、2250元、3083元,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4.1%、42.7%、21.5%,其中20%的高收入家庭平均收入相当于20%低收入家庭的6.3倍。从居民家庭消费情况看,1-3月份,低收入、较低收入、中等收入、较高收入、高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402元、1849元、2043元、2557元和4888元,低收入、较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家庭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3.9%、26.0%、18.2%,其中20%的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费支出相当于低收入家庭的3.5倍。 4、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去年10月份至今年一季度,我市粮食市场价格出现了两轮比较明显的上升行情,第一次粮价上涨出现在2003年10月份,大米平均销售价格从每公斤2.1元上升到2.5元,涨幅达19.0%,今年2月份出现了第二轮粮食价格上涨,大米平均销售价格从每公斤2.6元上升到3.4元,涨幅达28.8%。市城调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居民家庭消费的大米、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蛋类及水产品平均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2.9%、23.5%、16.3%、17.4%和7.8%。粮食及相关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的增加,1-3月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910元,同比增加60元,其中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人均增加支出37.7元,占食品消费支出增加额的六成多。对于城市贫困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及其它低收入群体而言,食品涨价无疑增加了家庭的刚性开支,使实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低收入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主要食品消费的质与量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一季度,20%的低收入户家庭食品消费支出达682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粮食支出在食品支出中所占比重达到11.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从非食品性消费支出看,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月份,低收入家庭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交通与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居住类、杂项商品与服务类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95元、55元、100元、161元、181元、79元、49元,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5%、75.3%、40.9%、36.5%、47.3%、71%和58.7%。(撰稿人:舒京文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