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企业调查队近期对我市1531户规模以下工业单位(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市小规模工业企业(单位)产销规模稳步扩大,经营环境日趋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日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规模以下工业总体发展状况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依然保持了健康、稳定的运行格局。调查表明,有53%的被访者认为本企业生产形势好于去年,38%的企业认为与去年持平,只有9%的企业表示不如去年同期。 1、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调查数据汇总显示,1-5月,我市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6.0%,产销率达92.9%,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业增长迅猛,成为拉动规模以下工业经济的主要力量,前5个月,个体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2.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下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13.1 %,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2、外部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有力促进了各类企业向工业园区的聚集;同时,各级政府扶持民营、个私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落实到位,职能部门机关作风明显改变,办事效率有所提高,也使我市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趋优良。调查显示,有45.9%的企业主认为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6个百分点; 48.6%的企业主认为“一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2个百分点;5.5%的企业主认为发展环境“有所恶化”,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5个百分点。 3、企业管理日趋规范。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市每年都有部分小规模企业升格为规模以上企业,但同时,也有近10%的小规模企业关闭和停产。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小规模企业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内部管理。如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有70%的企业设有专(兼)职会计,21%的企业委托专业会计代理,仅有9%的企业由业主或家人自己记帐。 4、企业扩张信心较强。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环境的优化,增强了企业的扩张信心。调查显示,对扩大生产能力表示较强意愿的企业占37.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4个百分点;扩张意愿“一般”的企业占46.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个百分点;暂时没有扩张企业规模意向的企业占15.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存在问题 本次调查中,我们也感到,技术落后、竞争过度、信用等级低等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仍是困扰我市规模以下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产业层次较低。目前,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主要涉及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服装鞋帽业、印刷业等一些传统产业,其中,各种设备制造企业占40%,塑料制品企业占8.7%,化工企业占7.9%,纺织企业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企业均占5.6%,金属制品企业占4%,其他行业占28.2%。由于这些企业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比较少,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不高,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由于过多企业进入这些低层次产业,一方面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调查显示,有39%的被调查企业反映“行业内部存在过度竞争”。 2、“老、少、弱”现象严重。“老、少、弱”现象是指设备老、新特产品少、市场辐射能力弱。从我市被调查企业的设备状况看,目前有50%的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是九十年代以前的,其中30%还是七、八十年代的;46%的企业设备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只有4%的企业设备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有的企业还仍然是原始的纯手工操作,劳动生产率低下,并且难以保证质量。从新产品开发情况看,受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绝大多数规模以下企业还不具备独立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在被调查企业中,无新产品的占66%;在有新产品的企业中,75%的企业新产品销售占企业全部销售的比重在20%以下,其中有16.9%的企业新产品销售比重在5%以下;另外,有32%的企业感到自己的“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弱”。从产品市场辐射范围看,53%的企业产品主要在本市范围内销售,在省内销售的占32%,销往外省的还不到10%,销往境外的只有5%。 3、盈利水平有所下降。电力、煤炭等生产能源的供应紧张,以及原材料及运输价格的上涨,是当前规模以下工业遇到的新问题。电力供应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原材料及运输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些不利因素客观上削弱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利润率有所下降。1-5月,规模以下工业的利润增幅比产值增幅低了29.7个百分点,产值利润率也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2个百分点。 4、资信等级有待提高。调查反映,我市规模以下企业信用观念还不够强,信用等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表明,我市规模以下企业中,有86%的企业未参与资信的评级;在参与评级的企业中,只有6%的企业达到AA 级及以上,7%的企业达到了A级水平,1%的企业达到了B级及以下的水平。由于规模以下企业不重视资信评级,客观上也造成了企业的融资困难,有51%的规模以下企业感到获得银行贷款较为困难,其中有37%的企业感到十分困难。 三、对发展规模以下工业的建议 规模以下工业尽管单个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往往容易被忽视,但由于其数量众多,聚少成多,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企业发展的好坏、快慢,对全市经济整体格局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1、搞好服务,促进规模以下工业加快发展。调查反映,规模以下企业最迫切的要求,还是希望政府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协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其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更为宽松有利的条件。调查显示,有36.2%的企业要求有关职能部门执法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31.2%的企业认为需要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13.5%的企业要求增加融资渠道;8.5%的企业需要提供信息服务;4.3%的企业认为机关还要改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2、加快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集聚效应。近年来,尽管我市各级工业园区发展较快,但能进入工业园区的小企业还是不到四分之一。调查中,许多企业有进入工业园区的愿望,但由于附近没有工业园区而不能实现,这种情况占未进园区企业的一半左右。因此,要进一步探索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适时调整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使工业园区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园区辐射带动和促进规模以下工业的联动发展。 3、重视管理,提高规模以下企业整体素质。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使小企业逐步从家族式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大胆吸纳和启用一批会经营、懂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并有计划地做好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部分规模以下工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树立依法经营、依法保护的观念,为规模以下工业的健康、快速、高效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加强引导,鼓励兼并联合形成规模效益。规模以下工业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科研及广告经费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资金筹集困难等弱点。在我们调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时,42.5%的企业首选“行业内部过度竞争”,32.9%的企业选择“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弱”,13.0%的企业选择“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因此,应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避免产生各自为政、互相拆台的无序竞争,引导他们走强强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道路,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促进生产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5、科技为先,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市规模以下工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发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产品;要从打造品牌入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要把重点放在科技引进和嫁接改造上,促进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努力降低成本,广泛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走小而精、小而专的发展道路。 (撰稿人:周志华 核稿人:吴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