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难中求进 对外贸易增速提升
今年上半年,土地资源紧缺、信贷规模紧缩、电力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对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明显的影响。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拓展外贸出口空间,积极推进外经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总体保持了难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全市实际到帐注册外资4.7亿美元,同比46%;完成外贸出口2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完成外经营业额7201万美元,同比增长31.9%。
利用外资方面
——招商引资困难加大,增长速度高开低走。上半年,我市协议利用外资呈现明显的“高开低走”格局。一季度,全市新签协议外资项目126个,协议利用外资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4%,增幅创近年来的同期最好水平,但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明显加大,特别是“铁本”钢铁项目的严厉查处,使得我市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协议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出现逐月迅速回落的趋势。1-6月份,全市协议利用外资9.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增幅比一季度下降75.8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40.8个百分点;实际到帐注册外资4.7亿美元,同比增长46.0%,虽然增幅比一季度略有提高,但在先导性指标协议利用外资走势的影响下,后期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外资质量有所提高,优势产业增势良好。针对今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各地区认真分析和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产业,重点推出有针对性的特色招商项目,着力提升新签外资项目的质量和档次,全市大项目利用外资增势良好,纺织、机电等优势产业利用外资份额有所加大。上半年,全市新签总投资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大项目65个,协议注册外资65588万美元,同比增长43.6%,高出全市协议注册外资增幅16个百分点;大项目协议注册外资在全市协议外资中所占比重达70%,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利用外资取得新的进展,上半年,纺织业新签项目25个,协议注册外资15915万美元,同比增长67%,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个,协议注册外资14479万美元,同比增长145.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新签项目30个,协议注册外资1547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倍多。
——独资项目比重上升,追加投资热情提高。近年来,我市着力营造亲商、安商的投资软环境,健全和完善外商居住、子女教育、文化娱乐、医疗服务等生活配套设施,增强外商在常投资和发展的信心,有效地激发了一批已经取得良好业绩的外资企业追加投资的愿望。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68家外资企业实施增资扩股计划,协议注册外资达16602万美元,同比增长66.5%,高出协议外资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其中溧阳福安木业有限公司、洛察纳工业园(常州)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增资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与此同时,外商独资项目利用外资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新签外商独资项目119个,协议注册外资71334万美元,同比增长58.9%,在全市协议注册外资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1%上升为76.3%。
在外贸出口方面
——三大主体全面增长,三资企业优势明显。今年以来,我市外贸出口克服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争端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类外贸经营主体全面增长、增长速度逐月走高的良好格局,1-6月份,全市完成外贸出口2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7%,比一季度上升了10.6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公司完成出口3.9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比一季度上升了5.7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完成9.1亿美元,同比增长41.6%,比一季度上升了8.3个百分点;自营生产企业完成出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38.5%,比一季度上升了16.3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出口额及增幅在各类出口主体中继续稳居首位,在全市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达到43.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个百分点。
——自营出口势头良好,重点企业支撑明显。我市制造业基础良好,产业门类齐全,在多年的竞争和发展中,培育和造就了一批有相当实力的、逐步走出国门的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份额不断拓展。据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自营生产企业出口额前10位企业中,我市新科电子集团外贸出口继续稳居榜首,出口额达到28833万美元,同比增长121.4%,出口额比排位在第2位的企业整整高出20000多万美元。截止6月份,新科集团出口额在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13.6%,比去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外贸出口增长10个百分点,特别是该集团独立研制开发的享有完全知识产权、具有国际水准的液晶电视,已经率先打入美国市场,为新科集团下一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华源蕾迪斯公司凭借企业实力和优势,赢得了应对国际反倾销案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其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高新产品增势良好,机电产品比重提升。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鼓励和支持电子、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出口,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今年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态势良好,机电、化工、塑料等大类产品出口均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1-6月份,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出口30699万美元,同比增长58.5%,高于全市出口增幅22.8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完成出口10.6亿美元,同比增长50.9%,在全市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达到50.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化工产品、塑料制品分别完成出口额20318万美元、3429万美元,同比增长39.8%、30.0%。但是,服装出口形势仍比较低迷,今年上半年完成出口64558万美元,同比增长14%,在全市出口额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6%下降为30%。主要出口市场中,美、日、欧盟仍占据了前三位,出口额分别为64077万美元、37510万美元和35077万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出口额同比增长63.6%,在全市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达到30.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个百分点。
在招商引资难中有进、对外贸易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市一批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实力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市16家有外经经营权的企业共新签外经合同额7994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外经营业额7201万美元,同比增长31.9%。各类外经业务中,承包工程项目形势良好,上半年新签合同额5860万美元,同比增长5.2%,完成营业额5150万美元,同比增长58%,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占全市外经合同额、营业额的73%和71%,从而带动了相关设备、材料、产品和劳务的输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常州同大气雾剂公司、红梅色母料公司等一批企业还在国外设立了分公司,从事产品的开发、加工和销售,不仅带动了产品的出口,还推动了国内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综合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趋势及我市外向型经济实际状况分析,下一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上半年,我市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均没有达到计划进度的要求,一些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工作遇到较大困难,特别是重点项目偏少、引资规模偏小、后续项目偏少以及宏观环境变化所引发的投资环境变化,都对招商引资工作构成了明显的制约。今年上半年,我市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4.5%、4.4%,明显低于经济总量所占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我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量在省内的排位已经落后于镇江,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在省内排位已经落后于扬州,与苏州、无锡、南通等市的差距则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外贸出口增速虽然由年初的0.9%逐步上升到35.7%、由一季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上升到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但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7.6个百分点,形势并不乐观。(撰稿人:倪立宪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