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格局 ——1-7月份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监测报告
7月份,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要求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努力克服持续高温和电力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总体保持稳定运行格局,工业经济、市场消费、外贸出口、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在较快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 从生产层面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整体态势良好,但增长速度略有下滑。 ——产值规模有所缩小。7月份,我市出现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使得原本就较为吃紧的电力供求越发显得紧张,企业拉闸限电次数明显增多,对全市工业生产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统计显示,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5.3亿元,同比增长19.6%,产值规模比上月缩小了20多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43.1亿元,同比增长33.6%,增速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但仍高出去年同期4.2个百分点。按省统一计算口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77.6亿元,同比增长23.6%,超过全省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在13个省辖市中继续列第4位。 ——民营工业份额提升。1-7月份,我市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43.9亿元,同比增长35.5%,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产值在全市规模以上产值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65.1%,对全市规模以上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67.9%,其中私营企业实现产值398.4亿元,同比增长39.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34.9%,贡献份额达到39.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势明显。今年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7月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1.2亿元,同比增长36.5%,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7.8%,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3.5亿元,实现利税14.3亿元,实现利润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1%、54.4%、71.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个、27.3个、43.3个百分点。前7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接近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全市工业新增利润的四成以上由高新技术产业所创造。 ——调控影响趋于明显。进入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冶金、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产值增速明显回落。7月份,冶金行业完成产值15.7亿元,比上半年月均水平下降了3成左右,当月增幅仅为5.2%,达到了近两年来的最低点。1-7月份,冶金行业累计增速较上半年回落了4.3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累计增速较上半年回落了5.1个百分点。主要效益指标增长速度继续减缓,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11.7亿元,实现利税69.6亿元,实现利润39.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由上半年的37.1%、28.8%、31.5%回落至35.7%、27.1%和28.6%。 从需求层面分析,消费和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消费市场淡季不淡。7月份属于消费市场的淡季,但今年在空调、电扇、饮料等夏令用品热销的带动下,我市消费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的可喜现象,当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1亿元,比上月增加1亿元;累计完成零售额184.4亿元,同比增长16.3%,虽然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3.8个百分点。盛夏酷暑没能阻挡餐饮市场的火爆行情,1-7月份,餐饮行业完成零售额22.1亿元,同比增长40.0%,仅比增幅最高的5月份低0.3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当月完成零售额3.3亿元,创出了3月份以来的新高。 ——外贸出口较快增长。1-7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9.0亿美元,同比增长38.8%,其中出口25.1亿美元,进口13.9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1%和50.4%。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出口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前7个月,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出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54.6%,高于全市出口增幅21.5个百分点,在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2.4%上升为14.4%,对全市外贸出口的贡献份额达到20.4%。美欧市场出口形势明显好于香港、日本等传统市场,1-7月份,对美国、欧盟出口额分别为7.5亿美元、3.4亿美元,同比增长53.2%、27.5%,对香港、日本出口额分别为1.5亿美元、4.5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5.4%、8.5%。 ——投资增速小幅回落。进入下半年,我市继续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投资项目,努力挖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源,投资增速在经历大幅回调后开始走稳,投资结构也逐步趋于优化。1-7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2亿元,同比增长26.6%,较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及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7个月分别完成投资182.3亿元、41.4亿元、124.0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6%、50.0%和43.2%。 ——利用外资难中有进。7月份,全市新签外资项目21个,协议注册外资金额1.1亿美元,同比下降4.4%;累计新签外资项目250个,协议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增幅比上半年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71个,累计协议注册外资7.2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占协议外资总额比重达到69.3%,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1-7月份,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为5.4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从资金角度分析,地方财力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但信贷投放继续减少。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7月份,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35.2%。主要税种中,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完成9.7亿元、7.0亿元,同比增长36.8%、19.5%;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完成6.1亿元、2.4亿元,同比增长44.9%、29.7%。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继续保持合理有序的增长,前7个月,全市地方一般财政支出为34.8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信贷规模继续收缩。截止7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293.8亿元,同比增长16.7%,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97.7亿元,比上月末增加3.2亿元;企业存款为420.5亿元,比上月末减少2.4亿元。信贷规模压缩力度进一步加大,贷款余额在上月缩减1.2亿元的基础上,再次减少了4.3亿元,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882.9亿元,同比增长19.1%,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短期贷款成为信贷压缩的主要对象,本月中长期贷款余额比上月增加了3.4亿元,而短期贷款余额却比上月减少了5.3亿元。 ——居民收支较快增长。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加快。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当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0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0.9%;1-7月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71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消费支出也保持了平稳的增长。1-7月份,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97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家庭设备用品类、居住类消费支出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撰稿人:吴煜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