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指数逐步走高 上升动力依然存在
——1-3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分析
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在去年下半年出现恢复性上涨的基础上继续上扬,且呈现逐月攀升趋势,物价调控的压力明显加大。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4.1%,创出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5.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微升0.3%。
一、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基本运行态势
1、月度价格指数逐上台阶。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在100以上的正增长区间运行,并呈现逐月向上、频创新高的运行轨迹。从月度指数看(当月与去年同月相比),元月份为102.8,3月份上升到103.0,5月份继续上升到104.2,6月份涨幅达5.5%,9月份则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指数达106.1;累计指数(本年累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以每月0.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率逐波上扬,由一季度的102.5上升为上半年的103.4、1-9月份的104.1。
2、结构性特点比较明显。虽然今年我市消费价格出现较高幅度的上扬,但这种上涨不是各类商品全面的、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而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在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的同时,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等消费品价格持续处于下降通道。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服务)看,表现出上涨品种少但升幅高、下降品种多但降幅小的特征,1-9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升13.5%、居住类价格同比上升3.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升0.2%,而医疗保健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4%、2.3%、1.7%和1.2%。
3、新涨价因素影响逐渐加大。拉动今年价格指数上升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去年下半年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翘尾因素),一是今年以来所出现的新涨价因素。从两种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看,上半年价格指数的上升主要受到翘尾因素的影响,而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翘尾因素影响的逐步减弱,新涨价因素开始逐步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据测算,7、8、9三个月,翘尾因素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别为3.0、1.8和1.2个百分点,呈逐月回落势头,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分别为2.2、3.3和4.9个百分点,呈逐月上升的势头。
二、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特点及原因
1、食品价格普遍上涨,上升幅度创出新高。1-9月份,我市食品类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13.5%,直接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5个百分点。在构成食品类价格指数的16个小类商品中,有15类商品价格呈上升趋势,其中7类商品价格升幅在两位数以上,这种情况是近年来所少有的。食品类价格变动的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价格高位运行,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已经连续6年持续下跌。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去年10月份,粮食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攀升,此后虽然稳定了几个月,但今年2月下旬,粮食价格再度上扬,两轮上涨导致粮食类商品价格升幅达46.2%,较大幅度地拉动了消费品物价指数的扬升。二是肉禽蛋、水产品价格纷纷走高。受粮价回升的影响,饲料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导致养殖成本相应增加,加上“禽流感”、货运提价等多种因素影响,从4月份开始,肉禽蛋及水产品价格呈现逐月上升趋势,以猪肉为例,4至9月份各月环比指数(当月与上月相比)分别为102.6、102.7、103.5、105.2、102.4和103.4。1-9月份,我市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升23.5%、蛋类价格上升27.0%、水产品价格上升18.4%,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三是鲜菜价格稳中有降。由于“天公作美”,今年鲜菜的上市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鲜菜价格也相对较低,除5、6月份价格比去年同期略高外,其他月份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9月份,我市鲜菜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6.3%,影响总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
2、建材价格先扬后抑。一段时期以来,全国范围内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张,诱发了投资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木材、水泥、玻璃等基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3月份达到了最高点,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9%。4 月以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投资类商品价格逐渐走稳,到9月份为止,上升幅度下降为4.4%,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先扬后抑趋势。
3、油气价格涨势明显。能源紧缺和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上涨,带动了油气价格的节节攀升。今年以来,我市已两次调高成品油价格,90号汽油从年初的每升2.99元提高到目前的3.42元/升,涨幅达14.4%; 0号柴油从年初的3.26元提高到目前的3.55,涨幅达8.9%。在此带动下,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也一路走高,15Kg液化气由年初的60元/瓶提高到9月末的72元/瓶,涨幅达20.0%。
4、服务项目基本持平。为了控制物价的全面、过快上扬,从今年4月份开始,国家出台了“两条控制线”措施,即当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月环比超过1%或者同比累计连续三个月超过4%时,该地区在以后3个月内应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因此,尽管公交、自来水、煤气等服务性项目营运成本明显提升,但全市新出台的提价项目并不多。1-9月份,我市服务项目价格微升0.3%,基本稳定在去年同期的水平。
5、日用消费品价格降幅收窄。由于工业消费品供求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绝大部分商品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今年以来,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仍呈现下降态势,但价格降幅已明显缩小。1-9月份,我市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较去年同期减少7.9个百分点;交通工具价格同比下降6.7%、降幅较去年同期减少1.5个百分点;服装价格同比下降0.4%,降幅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个百分点。
从全年的价格走势看,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在逐步减小,但肉禽蛋水产品价格上涨等新涨价因素会继续影响未来的价格走势。因此,虽然进入四季度以后,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指数将比目前有所下调,但回落幅度不会太大,而累计指数则还将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抬升,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达104.8左右。
(撰稿人:范晓青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