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销售百强企业运行状况分析
发布日期:2007-05-2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销售百强企业运行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壮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素质,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优势企业通过重组改制、技术改造和资本扩张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成长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和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现根据工业统计汇总资料,对我市产品销售收入前100位企业(以下简称百强企业)前三季度运行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规模经济效应和优势进一步显现,百强企业在规模、效益、速度以及增长潜力方面,都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对我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支撑和驱动作用。
——支撑作用更趋明显。今年以来,百强企业产销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骨干地位日益突出。前三季度,百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22.0亿元,同比增长35.6%,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4.0亿元,同比增长37.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单位数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2%的百强企业,创造了4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45%以上的经济增量,1-9月份,百强企业的产值及销售收入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中所占比重分别达42.0%、43.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个、1个百分点;其产值、销售增量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总量中分别占45.6%、46.0%,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14.5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增长15.6个百分点。百强企业中,销售增幅在50%以上的企业达32家,其中增幅在100%以上的企业有7家,明显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产出规模不断壮大。前三季度,我市百强企业户均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7亿元;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达2.5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0.9亿元。到9月份为止,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1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 5家;销售规模超过30亿元的企业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新科电子集团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50亿元,继续稳居百强企业榜首,武进中天钢铁有限公司、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超40亿元和近30亿元,列百强企业第2、第3位,3家企业前三季度总销售规模达120.7亿元,比去年的前3位企业增加了31.1亿元。
——企业资产迅速扩张。在产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百强企业的资产总量也呈现迅速扩张趋势,各类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集聚的效应越发明显。至9月底,我市百强企业的资产总额达649.5亿元,同比增长33%,高出规模以上工业资产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0.5%提高到42.6%;百强企业户均资产规模为6.5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其中资产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武进中天钢铁有限公司的资产规模位居百强企业榜首,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分列2、3位,三家企业资产总量占全市百强企业总资产的21.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的9.1%。
——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从我市百强企业的行业分布看,近70%的企业分布在钢铁、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具体来看,纺织业有16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14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12家,通用设备制造业有10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7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各有5家。从行业销售总量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名列前3位,前三季度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1.4亿元、83.8亿元和73.6亿元,三大行业销售总额在百强企业所占比重达到43.1%。
(二)
尽管今年以来我市百强企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与周边城市相比,百强企业影响力、带动力偏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些结构性矛盾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改进和解决。
——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我市百强企业的地域分布看,有81家集中在市区,其中武进占了32家,占全市百强企业的32%,纺织、机电、化轻、塑料等市属工业占了30家,新北、天宁、钟楼分别占了9家、6家和4家,而金坛、溧阳两市合计只有19家,戚墅堰区则属于空白。武进不但拥有百强企业的数量最多,而且企业规模也高于平均水平,32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在百强企业中所占比重高达42.2%,尤其是列前三位的新科电子、中天钢铁和江苏铁本均在武进。相对而言,钟楼、戚区等地区,不仅百强企业数量较少,百强企业经济总量所占比重也明显低于其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比重,表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仍主要依靠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拉动,大企业对其经济发展尚未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
——经济规模偏小。虽然近年来我市百强企业经营规模得到了较快的扩张,但与横向城市比较,特别是与苏州、无锡相比,我市百强企业规模明显偏小。到目前为止,我市尚无一家企业产销规模突破100亿元,2003年,全市仅有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在全省百强企业中,我市仅占据5个席位,而苏州、无锡分别占了37家、21家,这与我市应有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
——三资企业贡献份额偏低。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明显取得进展,有2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落户,三资企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经济总量,都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但在全市百强企业中,三资企业比例明显偏低,贡献份额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销售收入前100位企业中,三资企业仅占23家,比全省百强企业少了18家;经济总量所占比重为22.4%,比全省百强企业低了14.2个百分点。2003年全省百强企业中,苏州有26户三资企业入围,而我市仅有2家三资企业上榜,差距十分明显。
(三)
一个地区拥有多少数量产销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辐射面广的大型工业企业,往往是地方工业经济实力的象征,百强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立足沿海“第一集团军”的来定位常州的发展,确保常州在苏南板块中应有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工业是重点,而工业百强企业更是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既要想方设法扩大现有百强企业的产销规模,又要千方百计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要促进“铺天盖地”式中小企业的加快发展,又要培植“顶天立地”式的大企业、大集团。唯有如此,才能逐步缩小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使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人:张全梅  核稿人:吴煜)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