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在投资环境明显趋紧的形势下,我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以宏观调控为契机,精心组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积极扶持和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项目,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固定投资保持平稳快速增长。1-9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8.2亿元,同比增长27.8%,增幅比上半年略有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加大。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1.5亿元,同比增长16.7%,对全市工业投资的贡献份额为4.8%。截止9月底,全市在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达222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达189个,项目总投资为41.8亿元,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1880万元。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前三季度,两行业分别完成投资9.2亿元、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3%和11.0%。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主体来看,民间投资占据了较大份额,前三季度完成投资12.6亿元,在全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中所占比重为58.6%;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完成投资5.3亿元和3.1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24.5%和14.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5600万,仅占2.6%。
2、基础设施投资难中有进。由于国家从严控制金融信贷规模,使得建设领域资金紧缺矛盾日益加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难度明显加大。针对这一情况,我市千方百计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程,前三季度,全市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4.7亿元,同比增长49.0%,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1.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76.2%,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21.3%,增幅高于去年同期51.6 个百分点。列入我市交通重点工程之一的312国道常州段、京杭运河常州段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前三季度完成投资7.3亿元,已完成年度计划的68.9%;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扩建工程、录安州夹江大桥工程完成投资4.5亿元、0.5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89.1%和87.3%;总投资达13.8亿元的宁杭高速公路常州段日前已全面竣工通车。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月份,全市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完成投资25.8亿元,同比增长58.6%,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15.7%。
3、工业投资增速回落明显。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集中实施,企业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明显加剧,资金筹集难度日益上升,全市工业投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特别是乡镇工业投资增幅大幅下降。1-9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40.0亿元,同比增长36.1%,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60.1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下降96.5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工业完成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2.4%,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95.5个百分点。相当数量的工业项目由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者土地、环保手续不完备,而成为本轮宏观调控清理、整顿的对象,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陆续取消投资立项的工业项目为28个、停建项目为21个、暂停建设项目为62个,对今年工业投资的推进构成了直接的制约。而钢铁、水泥两大行业投资增幅的大幅回调,也对全市工业投资增幅的回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前三季度,全市钢铁行业完成投资35.6亿元,增幅由一季度的15倍下降为123.4%,水泥行业完成投资15.5亿元,增幅由一季度的37.1%下降为11.6%。
4、民间投资领域相对狭窄。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共完成投资240.1亿元,同比增长22.7%,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60.3%。民间投资的投向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前三季度分别完成投资153.8亿元和52.1亿元,分别占全部民资的64.1%和21.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完成投资9.7亿元、7.9亿元,分别占民间投资的4.0%和3.3%。在制造业投资中,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竞争较为充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前三季度分别完成投资26.3亿元、22.6亿元和14.3亿元,分别占制造业投资总量的17.1%、14.7%和9.3%,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民间投资所占份额仍然较低,前三季度完成5.8亿元和0.7亿元,仅占制造业投资总量的3.8%和0.5%,表明某些行业对民间投资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民间投资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条件。从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看,“供血不足”依然困扰着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大部分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在民营企业本年全部到位资金中,自筹资金比重高达65.2%,比国有投资自筹资金比例高出6.8个百分点。
5、房地产投资增势良好。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完成投资56.4亿元,同比增长61.1%,增速比全社会投资高出33.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2.9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全市在建项目施工面积达72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1%,其中新开工面积34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1%。新开工项目中,住宅面积增长明显快于办公楼及商业营业用房,前三季度住宅新开工面积为26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5%;办公楼新开工面积为2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8%;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为4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住房空置面积继续下降,9月末,全市空置面积为15.4万平方米,比年初减少了2.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9万平方米。
(撰稿人:居淑萍 核稿人:恽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