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食品价格上涨以及政策性调价因素的拉动,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延续去年的上涨走势高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年初就呈现出较高的涨升幅度。预计随着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的走稳和去年涨价翘尾因素的逐步消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在目前的高位上小幅回落。 一、一季度消费价格运行的主要情况 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累计价格指数为104.8,物价涨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上升0.5个百分点。从分月情况看,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2月份,由于受春节期间鲜菜价格大幅上涨和学杂费、托幼费调整的共同影响,当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8%,达到了近两年物价回升以来的最高涨幅。相比而言,1月份和3月份的物价涨势相对平缓,当月同比涨幅分别为3.3%和4.4%。从八大类构成看,呈现“六升二降”的态势。食品类涨势最为明显,一季度同比上涨10.6%,列各类价格涨幅之首,其他依次是居住类(涨4.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涨3.6%)、烟酒及用品类(涨3.5%)、交通和通讯类(涨0.6%)、衣着类(涨0.1%);价格下降的有两类,分别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1%)和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5%)。 二、影响一季度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与去年相同,推动一季度消费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食品,特别是鲜菜、荤食品涨升幅度较大,对物价指数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去年物价上涨所产生的翘尾因素影响依然存在,政策性调价因素也有逐步走强的迹象。 1、食品价格上涨仍是推动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一季度,我市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约3.5个百分点,尤其是2月份受气候和节日因素的双重影响,部分食品价格出现了较高涨幅,当月食品总体价格同比上涨15.1%,而1月和3月的食品价格涨幅分别为7.5%和9.3%。从一季度各类食品价格变动特点看,今年粮食价格没有出现去年同期大幅上涨的情况,但副食品和鲜菜价格涨势则较为明显。粮食价格逐步趋于稳定。去年秋粮的丰收,使一直居于高位的粮价涨幅逐步稳定下来,对物价指数的影响作用也明显减弱。一季度,我市粮食类价格上涨4.6%,仅影响总指数上升0.1个百分点。荤副食品价格全面上升。一季度,我市肉禽蛋、水产品等荤副食品价格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高位运行态势,同比涨幅均超过10%,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6.1%,蛋价格上涨15.9%,水产品价格上涨16.6%,共影响总指数上升1.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出现大幅上扬。今年以来,受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我市鲜菜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扬,尤其是春节期间涨势更为显著,大部分蔬菜价格涨幅超过三成,青菜、菠菜等价格上涨1倍以上。一季度,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6.8%,影响总指数上升0.5个百分点。 2、政策性调价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作用逐渐增强。去年,为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国家对政策性定价项目采取了“两条控制线”办法,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月环比超过1%或同比累计连续三个月超过4%时,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3个月,一些已经通过听证的服务项目提价措施因此而延缓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今年的政策性调价压力。今年以来,我市政策性调价项目有所增多,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一费制”收费改革后,中、小学收费标准有所提高,其中小学杂费上涨18.4%,初中杂费上涨20.3%,共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26个百分点;托幼费平均上涨51.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0.54个百分点。房屋贷款利率和汽油价格的上调,也对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房屋贷款利率平均上升4.4%,汽油价格上涨7%。据测算,政策性调价因素拉动我市价格总水平上升了0.6个百分点。 3、去年价格上涨产生的翘尾因素影响仍较明显。由于去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特别是粮食、肉、水产品等食品价格节节攀升,并一直延续到目前,使大多数农副产品的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有所抬升,这对于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走势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据测算,去年涨价的翘尾因素大致拉动我市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1个百分点,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所占比重超过40%。 三、对未来消费价格走势的分析判断 从影响我市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价格的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政策性调价、翘尾影响三大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而这三大因素的未来变化,还将直接影响和决定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的总体走势。 1、食品价格影响将有所减弱。一季度,我市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天气和节日两大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短期性。从历史数据看,食品价格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粮食价格,从去年以来粮食政策的调整以及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看,粮价再次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部分品种还出现了小幅下降的迹象。因此,预计下一阶段食品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作用也将有所减弱。 2、服务价格影响将稳步上升。由于前一段时间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得与之相关的水、电、油、气等都出现较大的涨价压力,虽然目前汽油价格已作调整,但其他政策性定价项目涨价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同时,去年一些被冻结和暂缓出台的政策性调价项目可能将逐步实施,服务项目价格将因此出现一定的上涨。因此,政策性调价因素对今年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将不断增大。 3、翘尾因素影响将逐步消退。由于去年价格的上涨大多集中在上半年,因此,翘尾因素对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较大,到下半年程度将逐步减弱,预计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大致在0.6个百分点左右。
综上所述,我们感觉到,如果不出现新的涨价因素,那么随着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的走稳以及去年涨价翘尾因素的消除,两季度以后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势会有所减弱。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政策性调价因素目前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水电气等公共服务项目,如果提价范围和幅度过大,不仅可能引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大幅上涨,而且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根据居民消费价格运行的总体情况,适时合理地出台公共服务价格上调措施,是下一阶段物价调控的关键所在。(撰稿人:范晓青 核稿人:吴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