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利用外资进展良好 ——五月份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监测报告
进入5月份以来,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财政金融运行健康有序,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双双大幅提升,为上半年主要指标顺利实现“双过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私营企业支撑明显。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产销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25%以上。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7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1%,其中5月份当月完成产值215.7亿元,增长28.6%。按省统一口径计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4.1亿元,同比增长23.4%。工业生产领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重点企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引擎”。截止5月底,全市已有158家企业产值规模超过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2.1亿元,同比增长31.0%,比全市水平高出4.9个百分点,占全市总产值比重为49.7%,对全市总产值的贡献率为56.8%,拉动全市总产值增长14.8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9家企业前5个月产值增量达32.6亿元,拉动全市产值增长4.2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截止5月底,全市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达1679家,比去年末净增26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6.8%;私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67.2亿元,同比增长32.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4.7%,拉动产值增长11.7个百分点。常州中天钢铁有限公司以39.8亿元的产值、20.3亿元的产值增量稳居全市榜首,成为全市工业企业的“领航”者。 ——重型化特征更趋明显。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市轻工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而重工业发展则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轻重工业发展差距有所扩大。1-5月份,重工业产值增长32.1%,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轻工业产值增长14.6%,比一季度回落3.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速度落差比一季度扩大了7.5个百分点。九大行业中,冶金、化工、机械行业累计增长速度分别为41.1%、33.6%和28.4%,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纺织行业同比增长21.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则已连续3月呈现负增长趋势。 2、投资结构趋向合理,高新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投资结构趋向合理。1-5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3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59.4亿元,同比增长37.8%。 ——基础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我市过热行业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钢铁、水泥行业投资出现明显回落,而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能源工业投资额则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1-5月,全市钢铁、水泥行业分别完成投资9.5亿元、4.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1.1%、17.8%,在工业投资中所占份额由去年同期的 25.4%下降到8.6%;电力工业完成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79.6%,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6.5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我市以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优化和升级。1-5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7.9亿元,同比增长83.7%。 ——民间投资日趋活跃。随着宏观环境及调控政策逐步趋向稳定,我市民营企业家投资信心有所恢复,民间投资呈现总量攀升、增速加快、份额提高的良好态势。1-5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52.6亿元,同比增长41.5%,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达62.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7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完成投资55.8亿元,同比增长66.6%,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8.1%提高到了22.7%。 3、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旅游经济繁荣兴旺。今年以来,我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在经历了多个“黄金周”之后,居民节日消费心理趋于理性成熟,“五一”期间未形成明显的消费高潮。1-5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0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比1-4月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当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亿元,同比增长18.1%。城市消费市场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农村市场,但城乡市场差距有所缩小,今年前5个月,城市市场零售额增长16.8%,高出农村市场2.6个百分点,增速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了5.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零售额所占比重达12.5%,比一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对全市零售市场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前5个月实现零售额58.1亿元,同比增长18.8%,在全市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达37.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在消费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市旅游经济又掀起新的热潮,并呈现旅游方式日趋多样、旅游产品日益丰富、聚合效应日臻强大的特点,1-5月份,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5亿元,旅游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3%、30.1%、30.3%,其中“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市接待游客106.9万人次,同比增长33.6%;实现旅游总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2.7%。 4、利用外资大幅回升,外经外贸运行平稳。针对日益严峻的招商引资环境和形势,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打响了利用外资攻坚战,迅速扭转了年初利用外资的低迷局势,全市协议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逐月提升,对外贸易及外经合作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招商引资进展良好。5月份,全市新签协议外资项目50个,协议注册外资3.7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8788万美元,均创出今年以来的月度最好水平。截止5月底,全市协议注册外资金额达11.4亿美元,同比增长47.8%,比1-4月份提高37.5个百分点;有验资报告的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8%,比1-4月份提高19.8个百分点。大项目支撑作用更趋明显,全市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1个,协议利用外资9.9亿美元,同比增长77.9%,较1-4月份提高49个百分点;大项目平均协议利用外资162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4万美元。 ——对外贸易增势平稳。1-5月份,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8.5亿美元,同比负增长21.2%;出口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一般贸易出口方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全市一般贸易完成出口16.2亿美元,同比增长39.7%,加工贸易完成出口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3%。从出口国家及地区看,对俄罗斯、欧盟出口形势较为乐观,1-5月份,对俄罗斯市场出口额达0.4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对欧盟市场实现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74.4%。 ——外经合作快速推进。1-5月份,全市新签外经合同额10660万美元,同比增长90.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完成外经营业额9526万美元,同比增长65.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9.5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当月全市新签外经合同额1449万美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156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2855万美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621万美元。 5、物价涨势有所趋缓,居民收支稳步增长。进入5月份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平稳回落,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比上月下降0.8个点;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0,比上月回落0.5个点。食品价格走势是导致本月价格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5月份,我市食品类价格涨幅较上月回落了2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下降7.2%,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4.9%,水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4%,而蛋价则由于端午节前居民购买量的增加而明显上扬,平均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6.6%。在市场物价趋于平稳的同时,城镇居民收支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抽样调查显示,1-5月份,我市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49元,同比增长10.6%,增幅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4537元,增长12.8%,增幅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支出中,交通和通讯类、衣着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同比增幅超过50%;杂项商品与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食品消费支出稳中有升,同比分别增长26.6%、21.7%和9.9%;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有所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1.4%、30.0%和2.9%,影响总消费支出下降7个百分点。 6、财政收支情况良好,金融存贷运行正常。截止5月末,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7.3%。主体税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完成10.1亿元、6.8亿元,同比增长47.0%、44.0%。在财政收入稳步上升的同时,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继续保持合理有序的增长,前5个月累计完成27.6亿元,同比增长11.1%。金融运行较为正常,截止5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522.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16.4%;贷款余额1041.6亿元,同比增长17.9%。在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为694.2亿元,同比增长13.5%;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69.8亿元,同比增长22.3%。中长期贷款的投向相对集中于基本建设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两者在中长期贷款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0.5%和44.4%。(撰稿人:杨珏 核稿人:恽东玉)
|